1. 首页
  2. > 代理记账 >

阳江高管税务筹划(公司高管在税务筹划中的主要作用)


1944年秋冬期间,中共两阳党组织指导员谢鸿照,与两阳地下党领导人郑宏璋、陈国璋先后到阳春县金堡,阳江县织篢、冲口一带筹划武装起义工作。期间,根据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冲口当地党员陈历牵头及筹资在八元堂周围开办了3间樟木油厂作掩护,秘密筹组武装队伍。


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 陈宝德:他(陈历)主要以地下党秘密的身份出现的,那时候叫“白皮红心”,所谓“白皮红心”就是我们共产党地下党员打进国民党的地方基层组织竞选乡长或保长,陈历是副乡长。我们的武装筹备领导小组在这里组织成立,他从家里拿出钱、拿出物、拿出粮食,为我们党组织提供粮食和生活(用品)。在他的带动和鼓励下,这个地方的很多青年都加入了我们的党和武装组织。


1945年2月,在阳春轮水田寮村筹划的武装起义失败后,谢鸿照、郑宏璋和陈国璋及地下党骨干陈华森、罗杰先后转移和集中到八元堂。谢鸿照在八元堂召开会议,宣布成立两阳抗日武装筹备领导小组,谢鸿照任组长,郑宏璋、陈国璋任副组长。


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 陈宝德:这个地方(八元堂)在抗日战争后期和解放战争初期,它就是武装筹备活动的中心。到1949年3月,这里还召开了几百人的“反三征”征粮征税征兵的大会,周围一些(村)还成为解放战争时期的活动中心和地下交通点、指挥点,所以这个点是非常重要的革命遗址。


烈士后裔 陈德侵:这里建了一个革命联络站,晚上就回来这里商量,白天就出去访贫访苦。共产党(向群众)宣传,解放了就有田有地分,大家就维护共产党,这个来往地点就得到群众的保护。


今年88岁的陈德侵是仁和自然村人,他的家族里有四个人参加了革命工作。受当时形势所迫,他们一大家族东躲西藏,居无定所。从战乱走向和平,作为有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陈德侵坚信,日子会过得越来越好。


烈士后裔 陈德侵:以前的时候没东西吃,没衣服穿,没地方住,现在走路都有水泥地,住也有楼房住,种田不用交租,读书不用给钱,老人也有养老钱,所以今天的生活要比以前好上千倍万倍。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工作力度的加大,冲口村面貌焕然一新。八元党在新的时代中也继续散发着光芒。


文字:麦月贤 刘贻敏


摄像:董军辉 梁庆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