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代理记账 >

电力工程设计咨询资质取消了(电力工程总承包一级资质)



吴佐民


吴佐民 北京广惠创研科技中心主任;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住建部高等教育工程管理专业评估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高等教育工程管理与工程造价专业分指导委员会委员;住建部标准定额司工程计价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注册造价工程师、咨询工程师;北京、深圳、武汉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一带一路中国仲裁院副院长;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协会资深会员(FRICS)


现在工程造价专业正面临内外两个方面的巨大压力,内部是定额的弱化和资质的取消;外部是技术的变革,即建筑的工业化和数字化。


建筑的工业化主要是改变以后建筑业的建造形式。原来都说设计、采购、施工,未来是整个建筑产业的供应链的新型运行模式,设计和制造必须紧密结合起来,然后再进行建造。


再来说数字化,产业的数字化是涉及到所有产业的,工程造价咨询也离不开数字化的变革。如何用信息这个生产要素来指导工作,这也是下一步所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依靠现有的清单 政府定额的做法会越来越不可取了,必须靠大数据,用大数据的思维指导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原来师傅带徒弟的做法也不可取了,必须建立数字化的组织,让组织适应整个行业面临着技术变革。


目前的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可能大多在研究和基础建设的投入上不足1%,还是都在按照政府定额和信息在工作,内涵和智力储备越来越少。因此,在这样的改革和技术变更的背景下,我们的困惑也越来越多,我们的专业自信程度越来越少。


今天就工程造价资质制度发展的脉络做一些回顾和前瞻。


1、资质、资格管理制度的发展脉络



市场经济体制催生了资质、资格管理制度。1985年以后《关于改革建筑业基本建设管理体制的若干意见》出台,变革之下,1990年出现了概预算人员,1996年设立了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市场经济体制到来之前,我们以人发77号文建立了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又以建标133号文设立了造价咨询企业资质管理制度。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可以说市场化的发展,促使工程造价咨询行业越来越成熟。工程造价资质是与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相伴而生的配套制度,相互促进,催生了工程造价咨询行业。


工程造价咨询类的资质大多是在我国入世之前设立的,它的目的一是培育国内的相关产业,培育国内的现有专业人员,二是在一定程度上对外部形成壁垒。如果没有相应的行业保护,国内的产业可能都会被国外的设计企业、施工企业、咨询企业占领。所以说,随着国内建筑业的成熟,工程咨询类资质取消在预料之中、情理之中,也标志着工程咨询市场的基本成熟。


市场经济已经发展了20多年,在这个时间点上取消资质,证明我们在咨询市场、设计市场、建筑市场上已经基本成熟,已经不在乎和国外企业的同台竞争。国内不同类型企业的竞争从整个行业管理来讲,其实是无所谓的,当有了这样的思考,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和看待资质取消的事情了。


2、资质、资格制度的研究回顾


以往针对于资质、资格的主要研究结论:


第一,资质管理对造价咨询业是利大于弊。换句话说,在造价咨询行业自身需要行业保护的时候,其利是大于弊的,所以我们希望国家要尽可能的保护行政许可,希望力争与其它同类资质同步取消;


第二,资格管理符合国际惯例和市场经济发展原则,不宜分散管理和下放到地方,取消后应转移和让渡给行业协会,这也符合国际惯例和发展要求;


第三,资质管理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最终将消亡。可通过信用体系建设供委托方选择优秀企业。



针对于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制度,以往我们做了一些前瞻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制度一共有九项,一是造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二是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管理制度,该制度会进一步弱化,基本上不会再有新动作;三是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制度;四是最高投标限价制度,该制度在做调整,但是仍然会有;五是建设工程结算审核制度,只要有合同存在,结算审核必然要进行下去;六是建设工程审计制度,只要有政府和国有投资,依据审计法22条,政府和国有投资项目的审计仍是要继续进行的;七是建设工程造价鉴定制度;八是建设工程造价纠纷调解制度;九是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咨询制度。针对这几个制度,除资质制度、鉴定制度外大多不会有影响,这个大家要有所认识。



最后是我针对资质资格改革取消以后做的一些前瞻。


1. 工程咨询类资质已经基本取消,监理将来可能也会取消,但还要看建筑法的修订情况,可能还会有一段时间。这样将有利于咨询类的企业向规模化、综合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各类企业一定会进一步融合,边界会越来越模糊;


2. 社会资本和一些优秀的企业有内生动力要面对新形势,面对取消政府发布定额和工业化、数字化发展的未来,这些资本或内生动力将助力优秀的咨询企业向数字化、平台化方向发展,同时进行高质量业务建设,特别是定额取消之后,就要开始进行高质量的数据建设;


3. 工程咨询类(工程造价)业务将会分层、分类,助力产业链的良性发展。什么是分层?我早就提出优秀企业一定要按照前、中、后台的布置来适应未来。所谓前台主要是接受任务,交付任务,主要的工作是业务开发,业务交付。但是这里的业务开发不是应酬,而是说对业务有高度理解的人员,要理解业主的需求,交付符合业主心理要求的产品。中台需按照前台的交付要求快速生产一个产品,后台就是技术中心,要把所有的数据平台作为重要的内容来建设起来,这就是分层;分类就是做电力的就做电力,这样将会助力产业链良性发展;


4. 造价工程师与工程咨询类的其他资格一样转为水平评价类将是大概率事件,这个是不可回避的;


5. 将催生个人执业和自由职业者,个人执业和自由职业将不受限制。只做一个工作室没有问题,跟大公司合作承接业务也没有问题。优秀咨询企业可以考虑探索新的工作机制,可以请一些外聘的专家,也可以考虑任务工作制;


6. 个人执业能力将会得到强化,经济鉴证类的业务或由个人执业来完成。目前看,司法鉴定的业务很多造价咨询企业做的不是很好。以后要特别强调个人能力,一些特定的展现个人能力的业务可以由个人来尝试完成;


7. 行业自律、信用评价新的壁垒会出现。行业监管不会停止,但多头评价会加重企业负担;



以上是我结合以往的课题研究做的解析,不一定对,但是供大家借鉴!


本文综合自:广联达造价圈、造价数字化视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