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代理记账 >

股票开户银行卡错误(股票开户时银行卡密码输错了)



《熊市—价值投资的春天》第一篇


文/陈嘉伟





2013年对茅台来说,是在劫难逃的一年,因为前一年开始了浩浩荡荡的反腐运动,限制三公消费,这一年的旅游景点,高档餐饮,高档酒水,奢侈品价格暴跌,茅台是其中一员。


媒体的报道铺天盖地,市场认为茅台成了腐败酒,更重要的是市场认为,在反腐重压下,官场没有人喝茅台了,民间老百姓不可能自己掏钱喝上千元一瓶的白酒,所以茅台失去了成长性。


在这种看法下,投资者产生了恐慌情绪,整个市场都在抛售茅台,股价一路下跌,到2013年第二季度跌了30%。




董宝珍在2010年6月成立了一个私募基金,买入了三个股票,分别是茅台,泸州老窖,大秦铁路,到2012年三季度年投资回报率10%,并不出彩。


到2013年,他持有的二个白酒同时大跌,而大秦铁路还是上涨的。当茅台跌了30%的时候,这时茅台的市盈率从25倍跌到了15倍,他的第一个决定是卖掉泸州老窖,继续买入茅台,因为同样是白酒,同样是下跌,而茅台的品牌更好,确定性更高。


茅台继续下跌,他又把当时市盈率八倍多的大秦铁路卖了,继续买入茅台,这时候,他的基金只有茅台一个股票了。


但茅台还在下跌,一直跌到了8倍市盈率,这时候董宝珍已经没有资金补仓了,于是他开通了融资,通过融资继续买入茅台,变成了一个加杠杆的公司。




在茅台股价下跌的过程中,董宝珍遭遇了巨大的压力,一方面来自出资人对董宝珍的怀疑,另一方面来自媒体对其能力的质疑,对其业绩的负面报道,在2013年其基金成为全国最差的基金,收益率为-70%,媒体的报道让大众无情的嘲笑董宝珍。


当他的持仓只剩下茅台之后,出资人坐不住了,首先对其集中持仓抱有怀疑态度,出资人说到:


布鲁诺因为坚持日心说而被烧死,现在看来这个理论虽然不正确,但对当时是巨大进步,但这种以身殉道是我们出资人应该承受的吗?我们真的应该为了价值投资理念更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吗?还是说活着更加重要?先出来,到时候再杀回去,你的仓位没有任何分散,在中国股市从来没有见过,你犯了没有分散的错误。



董宝珍回了一封长信,表达了以下意思:


他说他并不是盲目的,而是基于自己的投资思想,基于他对茅台非常熟悉,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他长期地跟踪茅台形成了深度的认知,几年以来,他写过大量的有关茅台的投资分析,调研笔记,而且很多获得了行业专家的认可,在白酒大幅度下跌的时候,白酒行业内部会议都会请他去分享。


他做的事情,符合巴菲特说的能力圈原则,因为他对白酒的认知已经让他成为行业前一百名,过去他把大量的时间集中研究白酒行业,所以他比绝大多数普遍投资者更懂白酒。




而巴菲特的能力圈原则,其实本质和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说的一样,《国富论》最具有创造性的思想有二个:


一个是劳动分工提高社会效率,可以创造更多的财富,比如一个小伙子在农村一个月可能只能赚1500元,但到城市里送外卖一个月可以赚8000元,因为他加入了城市的分工体系,专业分工后他的效率比一般人更高,而在农村他要种水稻,种菜,养鱼养猪,几乎什么都干,结果效率低下,是一种典型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根本无法创造剩余的财富。


一个人长期在某个领域专研,他的能力,效率,工作质量肯定会比一般人更高,这是分工增加社会财富的根本原因。


《国富论》另外一个伟大的思想就是自由贸易可以增加社会总财富。


这二个思想奠定了人类市场经济的基础,推动了人类的进步,而能力圈原则和亚当斯密的分工论本质是一样,因为能力圈就是要求在一个很小的领域集中研究,这样他的能力,研究深度,认知,会超过一般人。


然后他又举了一个反面例子,为什么乐视网会失败?就是因为违反了社会分工的理论,乐视几年之内把事业扩张到电视,手机,汽车,房地产等领域,这些领域需要的能力,资源,背后的逻辑,完全不一样,最后乐视哪个行业都没有做好,失败是必然的。




董宝珍的意思很明显,他对白酒的认知是超过了普通老百姓的,所以才敢重仓茅台。


出资人真正的担心是风险,认为集中持仓风险太大,尤其在股价持续的下跌中,心态崩溃了,就给了董宝珍巨大的压力。但董宝珍认为集中持仓并不是风险,他说真正的风险是你不知道,一切不知道,不清楚的都是风险,反之,你知道,了解的情况,就不是风险。比如有个人掉到一个井里,这个井并不是风险,不知道这个井在那里才是风险。



分散投资并没有主动化解风险,广泛分散投资在一知半解的公司上,最后的投资成绩一定不好,因为他没有主动把未知变为已知,无法主导化解风险。




投资是关于企业未来的预测比赛,是关于企业未来的认知博弈,你投资的公司破产了,导致你亏损,但这个并不是企业的责任,而是投资者自己的责任,因为你没有提前预判到这一点。


分散投资到十家公司还不如集中投资到一家公司,因为同样的时间,精力集中研究一家公司,获得的深度远远大于十家公司,所以集中投资可以提高预判企业未来的准确度,分散投资反而会增加风险,因为分散后预判未来的能力下降了。




风险管理的核心手段是形成超越大众的认知,而集中投资是超越大众认知的前提。


投资大师们都是集中投资的,比如到1987年,巴菲特管理的资产已经有些一百亿美元了,但是他只投资了三支股票。


索罗斯也集中投资,他说,如果一个机会被你发现,而且你很有把握,那么你应该大手笔下注,有多少投多少。




所以,真正的风险管理和分散没有关系,而是和判断正确与否有关系,如判断失误,再小的下注都是错误。


那万一判断失误了呢 ?如何避免损失?出资人问道,董宝珍举了二战时期德国闪电战的例子。


他说当时法国修筑了绵延上千公里的防御工事,但结果却一点用都没有,因为德国采用了闪电战,闪电战就是集中所有的战争资源,集中兵力在50公里的边境上,瞬间释放,以最快的速度突击,而不管后勤,然后长驱直入法国1000公里,把法国切成二半,效果显著。




但闪电战也有明显的弱点,就是一旦突破不力,形成僵持,容易被敌人从二面包抄,一旦突破不成功就会陷入孤军奋战的局面。


这和集中投资,一旦错误就会全军覆没是一个道理,那如何应对?


答案是以更快的速度冲击对方,更加集中力量,在更短的时间打垮对方,让对方没有机会反攻,而不是一般大众认为的应该加强后勤,因为加强后勤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反而会消弱闪电战的效果,还不如把保障后勤的力量加强到闪电战中,更加强化突击的力量。


在投资中也是如此,以更加专注的态度把能力圈进一步缩小,集中在一个极小的范围内,集中力量研究几个公司,就能做到提前判断未来,化解风险。


董宝珍接着说,我之所以敢全仓茅台一支股票,是因为我长期的研究让我很自信,我对茅台的了解超过了普通大众,在2013年普通投资者对白酒和茅台形成恐慌的时候,我非常淡定,因为我知道大众的看法是错误的。




股票的波动不是风险,真正的风险只有二个:永久损失本金的风险,回报不足的风险。


虽然现在股价跌跌不休,但我现在集中持仓的风险其实非常小,未来的回报只是需要时间证明。




关于到底是集中持仓还是分散,黑马补充一点,就是必须要考虑时间维度,只有从3-5年的中长期角度看才能像董宝珍一样集中持仓,主要原因有几点


第一,时间维度


股价和企业价值在短期很可能会错配,股价虚高,泡沫巨大,或者股价明显低于内在价值,这二种情况在股市是常态,而只有把时间拉长到好几年才能让市场发现这种错误,股价也会反应出来,说白了就是相信均值回归,但这种回归可能在一年半载是看不出来的,所以没有时间维度谈集中持仓,谈价值投资是耍流氓。




第二,是关于市场风格




价值投资的集中持仓,是不考虑市场风格,不考虑行业,只考虑个股的基本面,而股价被错杀,基本面好的股票要市场修正错误,没有几年的时间是很难做到的,比如2019年被错杀的分众传媒,到2020年才开始上涨,需要等一年半。




2021年10月25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