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代理记账 >

成都市财政局与成都市直属(成都省直和市财政局有什么区别)


公司概况:立足成都的优秀城商行

历史沿革:四川省第一家城市商业银行


成都银行是四川省第一家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成立于 1996 年,成立之初名为“成都 城市合作银行”,由成都市财政局、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财政税务局、成都市技术改 造投资公司等 22 家企业以及成都市城市信用联社及下设的 7 个办事处和成都市 36 家城 市信用社的股东发起设立。成立以来,多次引入境内外资本入股,并于 2018 年 1 月在上 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是四川省首家 A 股上市银行。





股权结构:国资背景深厚,股权结构均衡


国资背景深厚,股权结构均衡。截至 2021 年三季度末,成都银行第一大股东成都交 子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 20%。第二大股东为马来西亚丰隆银行,持股比例 为 17.99%。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成都市国资委,通过都成都交子金融控股集团(20.00%)、 成都产业资本控股集团(5.80%)、成都欣天颐投资有限公司(3.72%)等国有企业合计 持有成都银行股份比例为 30.03%。


国资控股将进一步增强对成都银行发展的支持力度,为成都银行带来稳定政企客户 和对公业务,并进一步衍生出优质零售客户,增加负债端优势;境外战略投资合作伙伴 丰隆银行这样的外资入股,则为公司发展带来了海外经验,有助于提高经营管理能力, 增强市场竞争力。


管理层:管理团队经验丰富,稳定根植四川


成都银行拥有一个管理经验丰富且长期稳定根植于四川的管理团队,帮助公司不断 加强政企合作和提升业务经营,同时保证了公司长期连贯的战略执行与业务布局。 管理团队稳定,任职年限长。现任董事长自 2005 年加入成都银行以来,先后担任行 长、副董事长、董事长等职位,除行长王涛于 2020 年 5 月起加入以外,李金明、蔡兵在 内多位副行长在内的高管任职均超十年。长期任职的管理团队保证了行内战略的长期推 进与贯彻执行,增强了对本地业务的开拓深耕。


经营总览:盈利能力出色,可转债发行有望缓释资本压力


成都银行总体业务体量位于上市城商行中游。截至 2021 年三季度末,成都银行总资 产规模 7,465 亿元,位于 A 股上市城商行第八位,此外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存款总 额、贷款总额均位于上市城商行中游。





2021 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增速位居上市城商行第二位。成都银行 2021 年前三季度 实现营业收入 131.35 亿元,同比 26.01%;归母净利润 51.31 亿元,同比 22.15%。其 中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增速位居上市城商行第二位,仅次于宁波银行;盈利增速也进入上 市城商行前五位。


ROE 水平持续领先上市城商行平均水平。2015-2016 年信用风险大幅暴露的阵痛期 后,2017 年开始成都银行 ROE 水平大幅改善,持续高于上市城商行平均水平。从 2021 年上半年年化 ROE 水平看,成都银行位居上市城商行第三位,仅次于宁波银行和南京银 行。





杜邦分析来看,成都银行负债成本和信用成本优势明显。对 16 家上市城商行 2020 年业绩进行杜邦分析拆分对比,结果显示成都银行在利息支出和减值损失控制方面大幅 优于行业平均水平。此外,成都银行 A/E 水平高于可比同业均值亦对盈利水平有所贡献, 主要因为公司投资类资产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占比较高起到资本节约效果。


可转债发行有望缓释资本压力。截至 2021Q3,成都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 8.34%,小幅高于监管红线的 7.5%,在上市城商行中排名靠后,在业务高速扩张的背景 下存在一定资本压力。2022 年 3 月,成都银行 80 亿元可转债发行完成,根据我们静态 测算,可转债全部转股后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将提升 1.53 pcts,有望缓释资本压力。





分红水平稳中有升。分红水平上,成都银行 2020 年分红占归母净利润比例为 27.58%,在上市城商行中位于中游,上市以来分红水平稳中有升。


经营区位:深耕成都,奠定发展之基

成都银行主要业务和资源布局集中于成都地区,截至 2021 年半年末,成都银行共有 分支机构 215 家,包括 13 家分行、31 家直属支行和下辖的 171 家支行,其中 172 家分 支机构位于成都市,26 家位于四川省其它地区。经过在成都市的多年深耕,截至 2021 年半年末,成都银行 90.4%的营业收入与 84.3%的利润来源于成都地区。


基础坚实:区域经济发达,人口、消费双优


成都市经济总量均位于全国城市前列。2021 年,成都市实现 GDP 总额 1.99 万亿元, 同比增长 8.6%,全国城市排名第七,除直辖市外仅次于深圳、广州和苏州。动态来看, 成都市 GDP 增速均长期以来优于全国总体水平。2020-2021 年在疫情影响下,成都市实 现两年平均 GDP 增速 6.3%,远高于全国总体水平的 5.2%,经济增长动能修复优于全国, 地区经济发展优势显著。





人口持续流入提供了零售业务的规模基础。2021 年末,成都市常住人口数量为 2,119.2 万,较上年末新增 24.5 万;据不完全统计,2021 年人口增量位居全国城市第二 位,而 2010-2020 年十年间成都市常住人口增量高达 581.9 万。持续的人口净流入,为 当地区域性银行零售客群和零售业务的扩张提供了基础条件。


成都市消费能力位于全国城市前列,有望促进零售信贷业务增长。通过社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衡量各城市总体消费能力和意愿。2021 年各地统计局数据显示,成都市总体消 费能力在全国城市排名第六,除直辖市外仅次于广州和深圳,人均消费高达 4.42 万元。


动能升级:区位战略地位提升,助力新发展良机


区域战略地位提升,高质高速发展可期。2020 年 1 月,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首次 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同年 10 月中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 纲要》,2021 年 10 月纲要正式出台,并于年底发布实施方案,成渝地区经济发展上升至 国家战略地位。成都市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核心城市之一,区域战略地位提升将 为成都银行带来显著的区位优势。


产业升级、基建投资有望发力,业务扩张迎来沃土。产业规划上,成都市在十三届 九次全会上提出打造电子信息、装备制造 2 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和生物医药、绿色食品、 新型材料、节能环保、工业软件等一批细分领域的千亿级产业集群。具体项目来看,《成 都市 2022 年重点项目计划》编列 2022 年市重点项目 900 个,总投资超 2.5 万亿元,年 度计划投资 3,475 亿元。成都银行在区域发展的过程中,有望抓住政策红利,进一步发 挥本土金融优势,拓展业务规模、调整业务机构,实现经营的高质量发展。(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同业比较:成都银行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区域同业比较来看,成都银行成立时间早,经营表现优。成都地区体量较大的地方 银行包括成都银行、成都农村商业银行与四川银行。其中,成都农村商业银行网点布局 更加下沉,员工数也更为占优,截至 2020 年末拥有 630 家分支机构和 8,592 位员工,成 都银行在网点和员工数方面虽不及成都农商行,但在业务规模、业绩表现和成长性上都 更具优势;四川银行成立时间较晚,前两大股东分别是四川金控集团和四川省财政厅,预计未来业务布局更侧重四川省全省范围,相较于长期深耕成都本地的成都银行,短期 内影响有限。


成都银行近年来在成都市场份额稳步提升。成都银行在成都当地的存贷款市场占有 率一直呈现稳步提升的趋势。根据联合资信最新评级报告,截至 2020 年末,成都银行存 款余额、贷款余额在成都地区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中占比分别为 10.0%和 5.1%,较 2017 年分别提升了 1.30pcts 和 0.12pct。





资产负债:对公强行,零售转型

信贷规模高速扩张


成都银行近年来贷款规模持续高增。2018 年至今,成都银行总贷款规模持续保持超 过 20%的年化增长率,2021H 贷款总额同比 35.1%,增长迅猛。拆分来看,成都银行贷 款增长扎实,2018 年以来,公司贷款和零售贷款都分别保持 20%以上的增速,而票据融 资同比减少或微增,贴现总量维持低位。公司贷款贡献主要增量,2019 年以来公司贷款 增量占比持续提升,2021 年上半年公司贷款增量在总贷款增量中占比超 87%。


2021 年上半年基建类贷款贡献主要贷款增量。从当年增量贷款细分结构来看,基建 类贷款常年在增量贷款贡献最多,2021 年上半年基建类贷款新增超 400 亿元,在增量贷 款中占比近七成;住房按揭贷款在 2021 年之前也是重要的增量部分,因相关监管指标承 压主动进行业务调整,2021 年上半年增量大幅减小。





对公:基建类贷款占比保持高增格局


基建类贷款占比保持扩张。近年来,成都银行深度地方经济建设,加大对综合开发、 城市更新、民生等重点领域项目信贷投放力度,积极支持地方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在对 公贷款结构上,成都银行基建类贷款占比近年来保持高速扩张,截至 2021H,实现基建 类贷款规模合计 1,503.2 亿元,占对公贷款总额的 59.5%,较 2020 年末增加 4.7pcts。 积极拓展基建类贷款的同时,成都银行大幅压降制造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房地产 业等不良贷款易发行业贷款占比。


本土优势背景与区位战略助力未来增长预期。成都银行长期深耕成都本土基建贷款 业务,拥有丰富的经验与资源,稳健的政企客户关系与深厚的国资背景将不断稳固成都 银行在基建类业务的资源禀赋优势。随着区域战略指引下成都地区基建投资的扩张,预 计将给成都银行带来极为可观的基建类贷款增量规模。





零售:零售信贷结构稳步调整


成都银行零售信贷结构稳步调整。2018 年以来,成都银行零售贷款中,住房按揭贷 款占比持续压降,消费类贷款占比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实现了对零售信贷结构稳步调整。 截至 2021H,成都银行住房按揭贷款在零售贷款中占比为 88.6%,较 2018 年高点下降 了 4.8pcts;信用卡和消费贷款合计占比达 8.6%,较 2018 年提升 4.7pcts。


息差分析:负债优势明显,息差趋势稳定

成都银行净息差水平位居上市城商行中上游。截至 2021H,成都银行净息差为 2.11%,在 16 家上市城商行中排名第六,同时我们看到 2016 年以来,尽管成都银行净 息差有所承压,但仍优于上市城商行平均水平,且排名相对稳定,保持在上市城商行中 上游,主要受益于计息负债成本保持较低水平。





计息负债端,高存款占比和低存款成本率带来行业领先的计息负债成本率。截至 2021H,成都银行计息负债成本率为 2.17%,在上市城商行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宁波银 行。


1)优秀的负债成本控制受益于良好的负债结构。成都银行存款在其计息负债中占比 长期保持较高水平,截至 2021H,存款在计息负债中占比为 77.4%,在上市城商行中排 名第一。


2)除较高的存款占比外,良好的存款结构带来了行业领先的存款成本率。截至 2021H,成都银行存款成本率为 1.98%,在上市城商行中排名第三,仅次于宁波银行和 北京银行。具体存款结构来看,截至 2021H,成都银行存款活期率为 47.6%,位居上市 城商行第三位,仅次于杭州银行和长沙银行。





与大多数城商行一样,成都银行公司存款占比较高,截至 2021H,公司存款占比为 62.2%,位于上市城商行中游,但是公司存款活期率高达 62.8%,位于上市城商行第一。 行业领先的公司存款活期率说明成都银行政务金融基础牢固,在政务账户(包括社保、 医保和公积金等)营销上优势明显。


生息资产端,风险偏好较低导致生息资产收益率低于上市城商行平均水平。截至 2021H,成都银行生息资产收益率为 4.34%,在上市城商行中排名第十,低于上市城商 行平均水平的 4.49%,其中贷款占比约 51.0%。较低的贷款收益率一定程度拖累生息资 产收益率,截至 2021H,成都银行贷款收益率为 5.06%,在上市城商行中仅排名第十三 位。


具体贷款结构上,成都银行公司贷款长期占比超 70%,而零售贷款中约九成是住房 按揭贷款,相对高收益的个人消费贷款和个人经营性贷款占比较低,贷款投放风险偏好 较低一定程度影响贷款收益率。





资产质量:历史包袱出清

成都银行资产质量历史包袱主要由于 2014 年之后宏观经济增速下行、产能过剩问题 凸显叠加 P2P、民间借贷风险暴露,整个四川地区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大幅恶化。2015 年 资产质量问题最严峻时,成都银行不良/关注/逾期贷款率分别达 2.35%/3.65%/5.42%。经 过长期的信贷结构调整和历史包袱出清,目前成都银行资产质量已经大幅改善。 账面风险指标已达近年来最优值。截至 2021H,成都银行“不良 关注”贷款率为 1.74%,较 2015 年高点的 6%下降 4.26pcts;逾期贷款率为 1.19%,较 2015 年高点的 5.42%下降 4.23pcts,都达到 2013 年之后的最优值,并已处于上市城商行优秀水平。


不良生成率改善明显。为避免当年核销及转出不良贷款的扰动,引入不良生成率观 察成都银行实际不良生成情况,本报告采用计算方法为“(期末不良贷款余额-期初不良贷 款余额 当期核销及转出不良贷款)/期初非不良贷款余额”。成都银行 2021H 净不良生成 率为-0.02%,较 2015 年的高点大幅下降,说明成都银行目前资产质量与风控能力都有大 幅改善,风险预期向好。





风险抵补能力持续夯实。成都银行拨备覆盖率持续提升,截至 2021H,拨备覆盖率 已达 371.15%,通过“拨贷比-不良率-关注率”进一步衡量拨备抵补能力,可以看出成都 银行该项指标在 2015 年低点后大幅回升,风险抵补能力持续夯实。(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投资分析:禀赋优势显著,稳健增长可期

盈利预测:预计 2022/23 年净利润增速 18.4%/18.0%


我们对公司盈利的关键变量假设如下:


(1)资产规模:考虑到川渝区域战略地位提升,成都地区经济有望保持较快增长, 预计在政策红利下地区投融资需求将持续旺盛,我们预计 2021/22/23 年成都银行生息资 产同比增长 21.5%/18.0%/16.0%。其中,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发力,相关贷款投放预 计保持高增,带动整体贷款保持较快增长 28.3%/22.0%/20.0%。


(2)净息差:考虑到 2022 年行业息差下行的预期,预计 2022 年公司息差有小幅 下降,考虑后续市场利率中枢企稳的预期以及公司主动将加强资产负债端结构调整和定 价管理,预计 2021/22/23 年公司净息差分别为 2.25%/2.19%/2.18%(根据期初期末平均 法计算)。


(3)非息业务和费用。非息方面,考虑到公司零售转型和财富管理业务持续发展, 预计 2021/22/23 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长 43.15%/30.0%/25.0%。费用方面,预计成 本收入比延续平稳向好趋势,2021/22/23 年成本收入比分别为 23.0%/22.5%/22.0%。


(4)信用成本:考虑到公司资产质量持续改善,我们认为公司信用成本存在节约释 放的空间,预计 2021/22/23 年分别为 1.68%/1.50%/1.38%,三年对应计提的贷款减值准 备分别为 54.2 亿/60.5 亿/67.3 亿元。


(5)分红水平:预计未来三年公司仍将保持现有股利政策,预计 2021/22/23 年分 红占归母净利润比例均在 28%左右。


基于以上假设,我们预测公司 2021/22/23 年实现营业收入 184.0 亿/212.5 亿/244.3 亿元,同比增长 26.0%/15.5%/15.0%;预测其 2021/22/23 归母净利润为 73.7 亿/87.2 亿 /102.9 亿元,同比增长 22.3%/18.4%/18.0%,对应 EPS 预测分别为 1.96 元/2.33 元 /2.77 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