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代理记账 >

五金厂增值税税负率(五金零售增值税税负率多少正常)


一个企业,打从一出生开始,就处于竞争的环境之中,你必须要打赢所有的竞争对手,才能够获得利润,因此,企业在成立初期就要有竞争意识,就像华为,狼性文化。



成本领先战略不是低价竞争企业战略管理体系中的成本领先战略


上图是一个企业战略管理体系,涉及的方面非常多。这看起来很大很空,但在落实过程中,落实到底是要有一定的方法的。今天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经营战略中的“成本领先战略”。


成本领先战略不是低价竞争,低价竞争的典型例子是沃尔玛,采用很低很低的价格。在这个成本领先战略里,价格依旧是市场价格,我们只是把自己内部的成本压到了极致,产品的质量做到极致,服务的品质做到极致,通过这三个极致,来给客户产生价值,继而带来企业利润的增长。



其实利润表简化之后就是:收入 - 成本 - 费用 - 税费 = 净利润。成本、费用、税费在利润的头上组成了三座大山,如果你能把三座大山缩小,缩小,再缩小,那就说明你的战略是OK的,是能够执行下去。


对于成本链的一个管理,大多数普通的企业关注的是这些点:



A公司是一家懂得成本链管理的公司,他关注的则是这些点:



人力资源成本,这一块不是越便宜的越好,A公司认为投入产出比越高越好。第一个是研发,第三个是仓储。然后另外一个跟其他企业不同的地方,就是政策优惠和税收筹划,这两块A公司一直把它作为一个重点。


接下来我们先听一个故事。



靠成本管理扭亏为盈的褚时健褚时健的成本管理



说到成本链管理,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褚时健先生。我觉得他整个成本链的管理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70年代的时候,褚时健36岁时,被调到了糖厂当副厂长。糖厂制糖的这个工艺很简单,跟今天不能比。当时是从农田里面把这个甘蔗收回来,然后去榨汁,榨完汁之后就拿到锅里面去熬,出糖。


虽然这个制糖很简单,但是这个糖厂一直是亏损的,每年亏20万,七十年代亏20万可不是一件小事,其每年需要财政补助20万才能维持运营,职工全年只发5个月的工资。


褚时健来了以后,就进行观察。他是一个非常好的成本管理专家,他首先观察到,甘蔗榨出汁以后,没榨干净,因为甘蔗还是甜的。之后他又继续把滚轴数量增加,多榨几次,这个时候出糖量就增加了,然后榨到最后的时候,还没榨干,他又继续加水,再榨,这样榨出来以后它的产量就增加了。


他观察到当时的生产很简陋,一个大锅,挑到田里面,用那个煤去烧,他发现这个锅的糖,把这个锅巴凝住了,所以它的受热不好,所以他给工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这些锅的锅巴全部刷掉,之后那个锅的受热面就高了。


还有一件事情就是褐煤,燃烧不完全,直接就掉下去了,他后来用甘蔗渣去烧,节省了很多燃料。后面继续加强工艺,就改用蒸汽机去制糖。通过以上种种方法改善了糖厂的经营状况。


仅用一年的时间,褚时健就把糖厂亏损状态变成盈利状态,还获得了8万纯利润,第二年20万,第三年将近40万,利润爆发性增长。包括他后面到了红塔集团,做香烟,做橙子等,都是用这种成本管理产生了效益,这对于做企业是相通的。


我们再来听一个故事。



不是驾校的驾校:产业链的管理魏红杰的吉源驾校



说到全产业链的管理,就得讲到一个人。右边这个人可能大家都认识,叫韩寒。左边这个人就不怎么见了,他叫魏红杰,吉源驾校的老板。


汽车消费最初源头始于学车。我们就从驾驶培训做起,打造学车 - 买车 - 修车 - 卖车 - 玩车的产业链。


人体是有206块骨头的,但是这个人却有两百一十多块骨头,为什么呢,因为他喜欢玩赛车,经常会出摔断这摔断那的情况,骨头摔得一块变两块,所以升到有二百一十多块骨头。


他有一天躺在医院的床上,看着新闻,发现又出车祸了,于是乎他就想,出车祸了,为什么会出那么多车祸呢?好像大家在驾校学车都是以注重技术为主。然后他就有了一个点子,他说能不能以注重安全为主呢?


之后他就把这个想法,告诉了他的伙伴。他的伙伴说,可以呀,我们开始干吧。后来就在贵阳市,做了一些仿真的东西,模拟各种车祸,做出各种防范措施。他有了这个技术以后,他跟别的驾校的不同点创新点就是:以防范事故为主。


随后,他的驾校一下子就火了,非常多人来学车。吉源驾校两边也做了很多广告牌,一块广告牌一年20万,有很多人去做广告,卖车的,跟车有关的用品的,就单是开广告牌,他的收益就增加了许多。


后面他觉得这么多学员,可以办一个食堂了,于是乎他就办了一个食堂,食堂建成之后呢又想了解员工的口味,于是乎拿个了大数据去分析,每个人喜欢吃什么拿去做配比。这些员工,几批下来,喜欢吃什么就买什么,然后就把食堂给做起来了。


之后他又跟很多卖车的,各个汽车品牌的人去签约,同时把教练培养成销售员。教练在教授学员的过程中,教练问:你喜欢什么车呀?学员说喜欢宝马。然后车还没学会,第一天就开个宝马给学员练车了。你喜欢什么车,你想学什么车,马上就给你配好了。


后面发现有些学员有黏性,于是乎就开展了修车服务。车坏了,没关系,打个电话,驾校马上过去找你修车,服务十分到位。后面还有就是玩车,有些人喜欢玩不同色彩的车,有些人喜欢玩不同设计的车,没问题,他都给你配。


再后面就是卖车服务。有些会员会说,这车我不想开了,我的车要卖了,驾校就说,可以呀,我帮你卖。卖车服务也就慢慢做起来了。


从学车买车到最后卖车,全部将其导入,甚至包括小额贷款的金融服务。他这样做之后,产业链做得非常的大。


他当时请了一个中央税务学校的一个专家给他在税收这方面出策划,后来专家对这个税收策划得非常好。当时西部有一个优惠政策是西部地区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西部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享受低税率优惠,按15%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而企业所得税标准税率是25%,可以说是非常优惠的。


他的财务总监其实犯了2个错误。第一个,他说驾校的营业税是5%。税务专家说,不对呀,你这个驾校是培训机构,培训机构是3%而已。后来去国家税务总局一查是3%,于是乎税收又降了2个点。


第二个就是,他说企业所得税税率是25%。税务专家又说,不对呀,你这个是可以享受西部优惠政策的。他说,没有呀,哪里来的优惠啊。税务专家说,你这个仿真的实验室为什么不拿去申请呀。所以他们这个公司就成立了贵阳第一家仿真实验室,这税率马上就降了很多。这就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故事听完了,我们来看一看成本链管理的几大方法。



成本链管理的七大方法通过七种方法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掌握更多现金流


1. 技术创新


▶ 通过采用不同的技术路线来降低成本


举个例子帮助理解:


市场上产品很多,但是很多都是抄来抄去的,所以大部分产品的结构都差不多。A公司产品的结构是不一样的,完全是其自主设计的,如果深入研究一下就知道是不一样的东西。


自从A公司采用了不同的技术线路以后,这一部分的利润就比其他同行多了10个百分点以上。


2. 材料优选


▶ 通过关键部件优化选型来降低成本


举个例子帮助理解:


A公司一直有这么一个观点:事情做不好就是因为人没找对。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特别是在企业里面,所以A公司招聘工程师一定要招很优质的。


A公司所招聘的工程师都是有10到15年经验的,这是作为一个主流的选择。另外,A公司的HR每年会去十几个大学,包括哈工大,西北工大等等,去招大学生,每次出去就是2个月,招回来就3到5个大学生。招的学生是什么类型的呢,他们不是学习最好的,但是,他们是最有创意的,他们的思维是与众不同的,有独特想法的。A公司招聘这些大学生来培养,之后这些大学生也的确能够担任要职,并且他们又有独特的想法,能够给公司带来很大利润。


因此,A公司通过关键部位优化选型就比其他同行企业多出了5%的利润。


3. 供应链


▶ 通过供应链合理布局来降低成本


举个例子帮助理解:


A公司通过分析各组件成本的占比,发现其公司产品的结构件,俗称外壳,成本占比较高。于是乎为降低成本,A公司就成立了一家五金厂,五金厂开始运营后,在这一块地方,A公司就多出了7%左右的利润。


4. 规模化


▶ 通过利用产量规模优势来降低成本


举个例子帮助理解:


规模优势,大家应该都知道,当你的量越大的时候,整个销售的价格或你的产品的价格,会降下来。A公司,在半导体行业做了十年以后,成为了行业龙头,占到了开放市场的33%,所以A公司一年的出货量是2300,而别的同行才900来。


有了这个规模优势之后,一方面,采购的价格下降,另一方面,A公司大量的设备在运作以后,不停的反馈信息给A公司,有助于A公司为下一代产品进行优化,设计出更好的方案,无形中避免了不必要的支出。


5. 投入产出


▶ 通过利用投入产出的评价来降低成本


举个例子帮助理解:


先抛出一个问题:人员越少越好吗?对于衡量一个人来说,应该是看投入产出比。就这个人而言,比如说A公司出100万把他招聘进来,他却能给A公司产生1,000万的利润,我觉得非常的值。假如A公司出10万把一个人招进来,他一年到头没有给A公司产生利润,其实这很不值,很不划算。


A公司对市场销售也是这样衡量,比如说A公司花1万元,能带来多少订单,多少回款,多少发货,就用这个投入产出比去衡量。


6. 税收筹划


▶ 通过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政府补贴政策来降低成本


举个例子帮助理解:


税收筹划是一个金矿,但是很多企业都忽略了它。中国的税法很微妙,中央出台一个大政策,各个地方又出台很多小政策,甚至一个政策出台以后,它会有不同的解释不同的答复。


首先是政策扶持。经信委(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科创委(科技创新委员会)等等这些政府部门对企业都是有扶持的,只要你自己肯去申请,这些事情都是公开的,网上是有信息公布的。


其次是税收筹划。税收筹划非常重要,A公司按传统的话是交17%的增值税,25%的企业所得税。后来A公司开始进行筹划,经调查发现公司产品里面有软件的存在,于是A公司就去申请了软件企业,因为软件产品是可以享受国家退税的,增十七退十三,只有3个点的税率。


软件产品增值税政策:
(1)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其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按17%税率征收增值税后,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政策。
(2)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将进口软件产品进行本地化改造后对外销售,其销售的软件产品可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


增值税这一块最大的问题解决了,企业后面就有现金流了。


然后是企业所得税的问题,企业所得税标准的税率是25%,之前A公司申请的高新技术企业是15%,成为了高新技术企业之后,A公司感觉还不够,继续研究,发现腾讯是重点软件企业(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可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A公司觉得重点软件企业可以呀,于是乎去研究指标,申请成为重点软件企业。


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是指业经软件企业认定机构认定,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软件企业:
(一)软件年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人民币且当年不亏损。
(二)年出口额超过100万美元,且软件出口额占本企业年营业收入50%以上。
(三)在年度重点支持软件领域内销售收入列前五位。


税收筹划的话,其实企业还是要花一点精力,花人力物力去研究。税收筹划是能够直接产生效益的,比起卖产品或服务来的更快。一个产品或服务,整一个周期下来很长,这个就直接动动脑动动手就可以实现了。


7. 企业文化的影响


▶ 通过利用企业文化的影响来降低成本


举个例子帮助理解:


企业文化这一块的影响其实是非常深远的,比如,A公司的老板很自律,从创业初期到上市,每次出差住的宾馆都是如家,不然的话就是住两三百块的商务宾馆,整个公司是艰苦奋斗的,上行下效。所以,老板的一言一行会对企业产生很大的影响。



制定好的制度要执行,不执行就是空谈,制度执行得好,就非常有秩序,没有执行到位,就说明制度太柔性了,就像非洲的十字路口一样。还有一点就是,每次工作都应做得规范,到后面会省很多事情,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 END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