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代理记账 >

对税收宣传月的认识(税收宣传月宣传属于什么宣传)


图为1996年夏河县国税局成立“草原税收宣传队”


起初,我们吃得最多的就是闭门羹。1979年参加税务工作的卓尼局老税干李效勇回忆起80年代税收宣传:刚工作那会儿,正儿八经的税收宣传很难搞起来,一来是因为物资匮乏、条件有限,二来也是因为百姓的思想水平普遍较低,对税收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认知。百姓一看我们穿着制服,还没等税务干部开口呢,就直接甩过来一句“你走吧,我不感兴趣”。直到1992年4月,全国第一个税收宣传月活动开展,那年的活动主题是“税收与发展”,宣传的主要内容是“人民税收为人民”、“税收带来祖国美”。为了开展好税收宣传月,我和同事手绘了10余张宣传海报;从供销社买了五米长的大红布,先将税收宣传标语逐字写到裁好的正方形红纸上,然后女同志用糨糊和针线将写好的标语固定在红布上做成宣传横幅,一两条长桌子、一台收音机,一个高音喇叭,在大街上找一块人流量较大较为平整的地方“摆摊设点”开始宣传。


图为1983年舟曲县税务局开展“依法纳税”宣传


“那时候啊,税收宣传全靠一张嘴,两条腿,走街串巷搞宣传是常态。为了取得好效果,我们特地挑了赶集的时间去,在熙熙攘攘人群里,在密密麻麻摊位前,发传单、讲税法,与群众交谈,藏语和汉语交织、宣讲声与叫卖声混杂,像过节一样,既喧嚣又喜悦,令我至今难忘。” 夏河局已退休老税干刘春有深情地回忆到。


图为1998年税收宣传月留影


图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甘南地区税务人员为农牧民讲解税法知识


“记忆深处一帧帧清晰浮现的还是当年我们步行、骑马翻山越岭,挨家挨户地讲政策开展税收工作,这些影像太深刻了,一辈子都忘不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很长一段时间,马匹是甘南州税务系统开展税收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交通工具,当时一辆自行车的精贵不亚于一袋小麦面。晨走夜宿,翻山越岭,沟沟壑壑,我们不光要防着大雪封路,还要赶在夜幕降临前找到落脚的牧户,防着草原上饿红了眼的狼群。”退休干部文新民同志说起他年轻时骑马征税的故事还是那样津津有味


后来,不理解变成了懂税收政策。先是有了“永久牌”自行车,当时的税务干部骑着自行车上山下乡收税,都是带着满腔自豪的,遇到河流或者泥泞路的时候,还舍不得骑,直接把自行车扛在肩上走;再后来,相继有了摩托车和汽车,税收宣传的路是越来越好走了,但征税的难度也随着百姓对税收的认识日益增大。2014年荣获全国税务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的华桑回忆道:当年刚参加工作时乡下的道路十分艰险,夏天不时会遇到泥石流、冬天走着走着就找不着路了,有时还会遇到群众的刁难。尤其是90年代,随着税收宣传的不断开展,群众对税收政策有了一定的了解,群众们是支持我们工作的,“纳税光荣,为国家做贡献”是大多数群众的认识,但也有个别群众不理解我们的工作,尤其是“集贸市场牲畜交易税”征管难度在当时很大,牧区的群众因为语言不通不理解我们的工作,后来我们局税管员基本人人都学会了藏语,沟通多了,这部分不理解我们工作的群众也由刚开始的不理解慢慢转变为理解支持。


图为1992年临潭县税务局宣传《税收征收管理法》


图为1999年税法宣传月,玛曲国地税联合税法宣传队在街道进行宣传


图为借助信息科技化力量,甘南地区纳税人足不出户“指”享纳税服务


三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间,但对于一代人来说,正是宝贵的青春年华,是人生最辉煌的时期。他们从血气方刚变成两鬓霜白,把自己最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高原的税收事业!三十而立从头越,忆往昔,看今朝,站在“十四五”新的起点上,甘南州税务系统将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继续以实干践行落实之道,在奋进十四五新征程中持续发扬“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的甘南精神,同心协力为推进甘南税收现代化做出新的贡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