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代理记账 >

上海普通住宅距离红线的标准(上海二手房环线规定普通住宅标准)

最近上海要建设五大新城,从常规来看很可能引起人口的增加,尤其是本次提出的是“城”的概念,那就意味着宜居,会吸引很多人,很可能是上海市内的流动同时伴随着人口增量;但同时上海2035年规划人口红线为2500万人口,这个就有点奇怪了,既控制人口又引进人口,如何解读这一人口战略呢?



五大新城建设对人口的影响!


本次五大新城建设区别于以往板块的建设,突出的特点是城市规模比较大,因为以往通常是一个板块,而本次是城的概念;还有以往主要是针对工业区的规划,而本次会配套生活相关设施,比如教育、医疗、商业等等,当然这是长期的规划,软实力需要积累,但规划上确实有这方面;另外本次是一次性五个新城,新城的概念在很多城市都有,相信大家都懂得,新城就意味着大量的房子要建起来,要卖出去,最终要住上人。


总之,,五大新城的建设从结果上看会增加这几个地方的人口,而且是增量很多,那人口从哪里来呢?



基本上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外来人口增量,基本上每个城市每年都会有外来人口,那接下来伴随着产业和政策的支持,未来上海的人口增加会更多地流入这几个新城,这个比较合理,相对来说这些地方的房价也更容易让人接受;另一方面就是上海市内人口的流动,人口总是伴随着产业的流动,如果这些地方的产业起来了,肯定会有很多人过来,同时市区的房子陈旧,新房会更多像这些地方倾斜,也会有一些改善型人群过来。


当然,事情总是互相影响的,新城的建设本身也会对整个上海的人口增量有影响,主要是积极的影响,但这主要还要看产业,房子混凝土没有什么意义了已经。



2500万人口红线,会和人口战略矛盾吗?


说完上面这些,大家应该会理解上海的人口增量会同比增长,这个结论应该会实现的,因为伴随着有产业增量,那问题就来了,目前上海距离2500万人口红线只有几十万的空间,正常情况下2035年之前这个数都很可能会突破,那新城的建设岂不是会加快人口红线的突破?这不是和政策背道而驰吗?


个人认为不会出现那样的结果,主要基于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是“腾笼换鸟”,这个是当年珠三角的实际情况,以上海为代表的长三角区域相对协同配合合理,所以这方面以往的体现没有那么明显,但实际上未来的上海会出现这方面的问题,这是和中国经济有关的,因为中国从过去追赶到现在引领创新,追赶是有迹可循的,我们可以参照规划,相对准确,而引领是摸着石头过河,肯定会有问题,人才结构就会出现不合理情况,因此这次建设也可以理解为整顿和震荡,把一部分人疏离出去,一部分人引进来。



另一方面是隐形的,大家理解的人口增量主要依据为以往数据,但是这个推理在未来是站不住脚的,由于官方没有给出明确的数据,所以新生儿数量没有准确的,但据估计在1000万左右,而这还是由于放开二胎的福利,正常情况下新生儿数量会急剧下降,几年之后人口会负增长。



总的来说吧,个人认为尽管上海提出了建设五个新城的概念,但仍不会突破2500万人口红线,人口数量下降会是一个大的趋势,这是主要的原因,所以,未来还是要看对于房价如何控制,对于城市生活体验的改善,社会性的问题怎么做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