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代理记账 >

富民银行贷款逾期一天后果是什么怎么补救(民丰银行贷款逾期一天,然后就不管贷款了)


享车App官网显示,享车App背后是深圳联合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合能源”),战略定位于为车主群体提供“先加油·月结款·免预存”的信用消费服务(信用加油)。


这也就意味着,银行在业务开始时,已全款付给了第三方平台,后者拿到钱后,本应每月替车主充值购买加油卡,但却把银行贷款卷走了,车主没加到油,还要偿还银行贷款。


针对银行方目前对此事如何处理,有何最新说明和调查结果,整个贷款过程是否合法合规等问题,富民银行相关负责人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目前享车项目相关部门正在调查中,暂无可披露的信息发布。


“行政上有违规和合同是否合法有效是两码事,通过网络方式点击签订的合同,同样会产生和签字一样的法律效力。主管部门调查只是说银行有违规行为,并没有说这个交易是无效的。消费者如果认为相关协议存在欺诈,可以在一年除斥期间内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谈及如何判断银行在“享车事件”中是否存在违法违规,北京寻真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德怡对北京商报记者如是说,他进一步指出,消费者在签订网络合同时,需要认真阅读合同条款,应该为自己点击确认过的合同负责。银行方面也要通过有效的技术手段,确保识别客户的身份,并且对于上述签约记录有效地存储,确保相关网络协议不被修改。


民营银行合作场景金融之殇


梳理上述事件,对于银行而言,瞄准有车一族加油刚需这一场景,通过第三方平台切入,能够快速获取优质客源,看似是一个好场景。根据享车平台宣传资料介绍,“信用加油”服务对象为23-55周岁的私家车车主。而据受访者介绍,他们多是通过当地二手车平台、保险公司“地推”,作为车辆交易、交车险的“优惠”购买“享车信用加油”服务,有了上述公司背书,银行针对客群又多了一层风控筛选。然而,从上述纠纷来看,这未必是一个好生意。


首先,贷款是否是用户“真实意思表示”的问题,这直接关系到银行是否违法违规。投诉平台以及受访者多数表示,在相关宣传资料以及交易过程中,银行“没有存在感”,未注意到贷款合同、未收到银行电话、短信关于贷款和放款提醒,不知这是一笔银行贷款。


另外,在银行一次性受托支付后,信用加油场景本身就会蕴藏资金池风险,第三方平台拿着原本属于消费者一年的钱,月付油款,这一期限错配下就产生了巨大的资金池。如果银行对平台准入等管理粗放,一旦第三方平台资金链受影响,月付给消费者的钱自然无法保证,在没有收到油款后,消费者即便有偿还能力但也可能会因为权益受损拒绝支付剩余贷款,在各方压力下,银行收回贷款难度陡升。


目光投向以重庆富民银行为代表的民营银行群体,作为中国银行业的“新面貌”,自监管2014年设立民营银行试点以来,19家民营银行“跑步入场”。但因起步晚,又有着“一行一店”的管理要求,缺乏场景、流量受限一直是部分民营银行贷款业务的痛点,与外部场景、流量方合作能帮助其迅速获客、做大业务规模。然而,现实情况是,富民银行“享车事件”只是民营银行与第三方平台合作切入场景失利的一个缩影。近期,蛋壳公寓“爆雷”后,作为租房消费贷款资金方的微众银行同样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


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表示,银行业机构与第三方场景平台合作,通过场景来提升风控有效性,场景金融借款需求明确,资金流向了真实消费,但任何模式都有利弊,都有风险。在场景金融中,除了借款人的还款风险外,第三方场景平台的经营和道德风险更加凸显。在医美、租房、教育等场景方都出现过骗贷、过分营销、倒闭和卷款跑路事件,因为场景方往往规模比较大,出现风险后对于金融机构的影响比较集中。


第三方准入及持续管理是关键


经历过粗放式线上贷款业务扩张,对于银行而言,应该如何更好地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后续与第三方场景平台合作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成为银行的必修课题。


今年7月正式落地的《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明确规定了银行与第三方机构业务合作的种种情况。


其中,就保证借款人借款是“真实意思表示”方面,《办法》要求商业银行应当在相关页面醒目位置向借款人充分披露自身与合作机构信息,按照适当性原则充分揭示合作业务风险,避免客户产生品牌混同。商业银行应在借款合同和产品要素说明界面等相关页面中,以醒目方式向借款人充分披露合作类产品的贷款主体、实际年利率、违约责任等信息。商业银行需要向借款人获取风险数据授权时,应在线上相关页面醒目位置提示借款人详细阅读授权书内容,并在授权书醒目位置披露授权风险数据内容和期限,确保借款人完成授权书阅读后签署同意。


在准入和后续管理上,《办法》要求商业银行应当建立覆盖各类合作机构的全行统一的准入机制,同时应当持续对合作机构进行管理,及时识别、评估和缓释因合作机构违约或经营失败等导致的风险。对合作机构应当至少每年全面评估一次,发现合作机构无法继续满足准入条件的,应当及时终止合作关系。


于百程指出,银行业机构需要对于场景金融中的风险,特别是对场景方风险做好风控。包括加强对场景合作方的准入管理,对企业实力、经营状况、营销过程等做持续有效评估,及早发现并规避风险,此外还可采取增加担保机构等风控手段,避免扯皮。


苏宁金融研究院金融科技中心主任孙扬进一步表示,银行在准入管理之上,要立即部署对于平台的风控措施和节制手段,也要通过金融科技对于平台进行风险监控,比如做舆情风险预警等。尤其对于纯粹助贷形式的平台在资金方面要加以一定手段控制,比如保证金、准备金等,防止平台跑路。


在孙扬看来,未来民营银行和互联网平台合作的趋势将会收紧,平台审核会非常严谨,民营银行也会对于助贷机构采取一些严格的控制措施,防止跑路风险。未来优质平台将会成为互联网贷款合作的首选,商业银行也会开始自建场景的步伐,自建互联网平台,摆脱对于第三方互联网平台的依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