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代理记账 >

毛竹资源及其综合利用途径(农村如何利用毛竹资源)

产业兴则村民富,产业发展好则村民致富快。我所驻的村下泡村,位于都庞岭腹地,毛竹资源丰富,据统计,全村共有竹林面积2500余亩,占全村林地面积70%以上,房前屋后都是毛竹。自我驻村以来,我积极带动村民发展毛竹加工,最大限度利用毛竹自身价值。一是制作日常用品。比如:簸箕、米筛、箩筐、筷子等;二是制作工艺品。比如:竹葫芦、竹动物、笔筒等;三是制作脚手架等。



毛竹,也叫楠竹、茅竹、南竹、江南竹、猫竹、猫头竹、唐竹等。是中国栽培悠久、面积最广、经济价值也最高的竹种。其竿型粗大,宜供建筑用,如梁柱、棚架、脚手架等,篾性优良,供编织各种粗细的用具及工艺品,枝梢作扫帚,嫩竹及竿箨作造纸原料,笋味美,鲜食或加工制成玉兰片、笋干、笋衣等。毛竹叶翠,四季常青,秀丽挺拔,经霜不凋,雅俗共赏。自古以来常置于庭园曲径、池畔、溪涧、山坡、石迹、天井、景门,以及室内盆栽观赏。常与松、梅共植,被誉为“岁寒三友”。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下泡村有这么多的毛竹资源,如果不加以利用,真是一种浪费。要想村民早日富裕起来,就必须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发挥它们的自身价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