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代理记账 >

个人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个人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评估问卷)

每一个A股市场的底部都不一样,但也有一些相似的地方,比如市场情绪低迷,比如估值便宜,比如优质资产也会引人怀疑。


01 A股历史上的底部行情


初步盘点,A股市场上为投资者“公认”,且有很好盈利前景的历史底部启动的行情,大致有以下几个:


1992年5月启动的初代牛市;


1994年7月启动的“333”行情;


1996年1月启动的“512”行情;


1999年5月启动的“519”行情;


2005年6月启动的“世纪最大牛市”;


2008年10月启动的“四万亿”行情;


2014年5月启动的“成长股杠杆牛市”;


2018年10月启动的“蓝筹股牛市”;


但这些底部并不具备严格的统计上的一致性。


比如,行情持续时间从2个月到2年半不等;前期指数回调幅度(以上证指数计)从35%到73%不等;主流板块平均涨幅从5倍到20倍不等。


它们最值得重视的规律是哪些方面呢?


02 韵脚一:政策相向而行


A股早年有“政策市”美誉,比如,1992年、1994年和1999年的底部均是在政策发布次日探明,并直接启动行情的。


近十多年,随着经济体量的增大,政策的刺激意义逐步趋向于信号,但依然几乎是所有市场底部都必备的特征,尤其是重大政策或重要领导讲话发布两个月内,市场探明底部的概率较大。


进入21世纪后,几轮重大行情底部与政策关系分别是:


2005年4月29日,股权分置改革启动,5年内力度最大的制度改革出台。2005年6月6日,A股下探至上证指数998点启动跨年度大行情。


2008年11月,我国推出“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此前的10月28日,A股探明1664点底部,启动行情。


2018年11月,民营经济企业座谈会召开,国内系列扶持纾解措施陆续推出,A股近三年最低点出现。


所以,用这个规律去衡量,2022年3月,国家金融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问题,提出“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的政策,慎重出台收缩性政策”。


这表明政策对资本市场的态度是正面的。


03 韵脚二:龙头板块必须景气快速向上


如果展望历次底部后的行情,各行业板块的涨幅差异巨大,有时候甚至有几倍之多。


而这其中关注度大、公认度高的龙头板块,涨幅尤其惊人,参与价值也会更高。


那么历史上各段行情的龙头板块有什么“韵脚”呢?


首先,通常是政策鲜明扶持的板块,其次是当时成长空间较大、业绩增速最好的景气板块之一。


1996年“512”行情中,沪深两市的本地国有企业表现突出,体现了当时两地企业受业绩和政策双向激励的时代特点。


1999年“519”行情中,初代互联网股的表现最好,体现了当时海内外对互联网产业的热情和高增长预期。


2005年启动的“世纪最大牛市”是全面牛市。但其中,金融和地产产业链的龙头股表现极为突出,动辄涨幅以十倍计,这体现了当年快速城市化阶段的经济发展特征和政策导向。


2018年启动的“蓝筹股”行情,各行业的龙头企业(茅指数成分股)表现突出,体现了这一阶段,各行业市场份额快速集中,龙头企业竞争能力尤其突出的经济特征。


那么从现在看,什么样的行业空间最受政策扶持、可预见空间更大呢?


还会是新能源和新能车领域吗?


在全球气候变暖及化石能源资源受限的背景下,实现碳中和已经是全球形成共识的目标,中国也已庄严承诺“双碳”的时间目标,更进一步促发了能源变革的大趋势。


在这种大趋势下,光伏、风能、锂电、核电、新能源车等子领域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业绩预期的空间也很大。


在过去的2021年里,新能源板块的整体表现非常强势,被一些研究人士认为是相关行业的增长元年。


而在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技术的迭代有望带来成本压降,全球市场拓展等进展,并与产业自身不断形成正反馈,刺激行业进一步发展。


04 韵脚三:指数化更能把握机遇


那么明确所属的领域,一定能相关赛道的好处吗?


通常来说,大概率是的。


但是不可回避的,还是会有一些考验在。


比如投资的个股可能出现“偏差”情况。


历史上,有些时候主流板块中表现最突出的是龙头股,有些时候是增速较快的中小盘股,有些时候则是某个地域或某个经济成分的企业更加受益。


甚至历史上会出现个别公司由于重组长期停牌而错过部分行情的先例。


因此,海内外都有一个共识,即在大行情中要果断使用指数化产品来投资。


如果未来确实在酝酿一轮大行情的话,那么指数化产品的重视是必要的。


而具体到新能源领域,前期表现突出的中证新能源指数(399808.SZ)或许值得重点关注。


一方面,中证新能源指数(399808.SZ)足够“宽”,是目前少数既包含上游光伏、风电、核电产业,又包括下游电动车企及充电桩公司的指数,全面覆盖新能源产业链的各关键子行业。中证新能源指数共覆盖了10个中信一级行业,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是其第一权重行业,占比超60%。


另一方面,该指数囊括了新能源细分行业巨头。从前十大重仓股来看,有9只股票总市值超过1000亿。


其三,成分股市盈率较为适中,介于光伏和新能源汽车之间,投资安全边际适中。


最后,2022年以来,中证新能源指数的下跌消化了一定的估值。作为一条景气度中长期向好的赛道,短期如此大的回撤幅度提供了一定的安全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