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代理记账 >

国家农业政策改革分析(中国历年农业政策及改革)


任继周院士:到了第三次农业结构变革的时候了。


十八大以来, 党和政府的许多文件已经多次宣示, 第三次全国规模的农业结构改革, 正在以调结构、去库存、去杠杆、补短板等多项措施拉开序幕。我们一向依赖的政策杠杆, 在棉花产业已经全然失效, 粮食杠杆的断裂之声也已清晰可闻, 至于油料作物, 正在寻寻觅觅不见端倪。



重大改革一:土地改革,是农业农村改革成败的关键!


农村改革的关键就是土地。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可以看到,每一次重大的改革都是先从土地开始。因为土地是农业农村安身立命的根本,一切农业产业的根源都能追溯到土地上来。那么,现在中国要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也要从土地入手,并且这将是一场翻天覆地式的大变革!


那么,土地要怎么变?离不开两个核心:


1. 土地确权。2. 三权分置。


为什么要确权?因为只有确权才能保证集体的所有权和农户的承包权,才能防止土地私有化,从而才能保证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农村土地藏着惊人的财富,这财富在哪儿?就在土地上,即基本农田、建设用地、宅基地、尤其是后两块用地。


确权以后,下一步就是三权分置,这是前不久刚刚又明确的文件。三权分置的目的就是要搞活农村土地,现在的农村土地为什么活不起来?因为既缺人又缺钱。缺钱好理解,缺人指的是能整合农村资源,会经营的人。三权分置带来了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即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然后会带来了钱。


重大改革二:补贴改革,大力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作用


在近两年的政策发布规律中可以看到,国家对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即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政策很多,但都围绕着一个核心,那就是带动性。无论从扶持资金上,还是从优惠政策上,都非常明显的突出这一特点。


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农业是一个关于衣食住行的产业,大到一个政策的实施,小到一个项目的运行,都要有具体的人去落实。那么,经营主体的带动性就十分重要。通过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带动周边的人去共同发展。共同走上现代化农业的致富道路。因此,2017年补贴扶持资金也将会是一个重大改革。


那么,将要怎么改?两个字,一个是增,一个是调。


增的是总量。惠农补贴年年都在增,并且增幅很大。而明年国家加大农业改革力度,补贴方面仍会呈上涨趋势。


调的是结构。例如今年推行的“三补合一”,不是谁发的多发的少了的问题,而是进行了调整。随着改革的发展,未来还会有一个政策的相应调整,这里的调整指的是发放方式,发放时间等,这就是跟咱息息相关的了。



重大改革三、农业金融开始发力,撬动亿万农村市场


农业产业化、农民职业化、农村社会化成为新趋势,对于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来说,如何发挥最大效用,发展模式至关重要,例如“基地 农户”取得了不错的效果。2017年国家将会对这一主体功能更加明确分工,亦会出台相应的政策支持。


要发展农业,改变农村面貌,光有人,有产业是不够的。所以农村金融一定要快速发展起来,很多人不明白农村金融到底是什么?说直接就是信贷,贴息,贷给你钱;你项目好,给你贴息。也包括咱们常说的“精准扶贫”其实也算是金融的一种。


重大农业改革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


国家定好基调:“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说到底,关键在人。要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


“谁来种地”和“怎样种地”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用“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九个字勾勒出新型职业农民的鲜明特征,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农业是一项技术活儿,农业也是一个可以赚钱的行当。


新型职业农民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不仅能促进当地产业的发展,更激发了当地贫困户的脱贫积极性,很好地实现了“帮贫带富”。


重大农业改革五:土地污染迫在眉睫 农业环保成农业现代化前提


土地资源污染严重、农产品质量告急,已是不争的事实;局部地区近五成大米、米制品镉超标,更是让人们直接遭受土壤污染之“痛”。


中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强化水、土壤污染防治。今年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要分别下降2%。抓好重点流域区域水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土壤污染详查,分类制定实施治理措施。启动森林质量提升、长江经济带重大生态修复、第二批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工程试点,完成退耕还林还草1200万亩以上,积累更多生态财富,构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长城。


这段时间,农业部纷纷出台农药增长零目标和农药管理新条例等文件。在源头上防治农产品安全、农业污染等问题。


重大农业改革六:一二三产业融合 推进新业态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另外一个方向:一二三产业融合。休闲农业、农业电商、农村电商、农村物流等农业新业态成为破解农业现代的主要途径。


农业改革是农业必由之路!当前的农业改革不仅仅决定农业生余死,更是影响未来农业30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