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代理记账 >

具名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及附表)


部分CT异常的同学在医院观察期间,已开始服用抗结核药。 图片由受访同学提供


2018级软件1班多名同学PPD皮试强阳性。


皮试强阳性的同学说,学校要求他们签一份《预防性服药知情同意书》,然后开始服用抗结核药。


多数CT异常的同学已服用抗结核药


上述多名同学及家长将该校肺结核为何快速传染扩散,归因于学校未足够重视,防控措施不得力。他们认为,筛查方法不当、排查感染学生不全面,则导致了病人的交叉感染。


对此,江苏师范大学校长周汝光表示,在此事件中,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从一开始就十分重视,一直在疾控部门的指导下“严肃认真”、“科学处置”。“(今年秋季新学期)学生返校专项体检后,发现了新情况。”周汝光说。


根据江苏师范大学的官方通报,10月10日至11日,对前期检查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及重点班级的师生进行CT筛查,又发现43名学生胸部CT异常,需进一步诊断排除。


2018级软件1班多名同学告诉澎湃新闻,实际上,10月12日,2018级软件1班和软件2班的同学被学校的大巴车拉到了徐州市传染病医院。医生看过CT后,要求软件1班近20名同学留院观察。而该班此次参加筛查的人数大约40人。也就是说,一个班”CT有问题“就有一半人。


“但是,因为无人缴纳1000元住院费,学校又把我们带回了刚建好的宿舍楼隔离,每人一间单独隔离。”CT异常的黄莺说,当天晚上,有同学向科文学院QQ“表白墙”发稿,很快“肺结核暴发”的事就在校园里发酵起来。


据多名CT异常的同学透露,两天之后,10月14日,这些CT异常的同学才被从宿舍楼送到徐州市传染病医院住院,目前他们基本没有发热、咳嗽、咳痰、盗汗等症状,但医生说从临床上看可以确定是肺结核,所以医生已给他们服用抗结核药。


上述同学说,他们每天挂一瓶叫“利福平”的点滴,吃异烟肼片、吡嗪酰胺片、盐酸乙胺丁醇片等4种药物。


“这些药物有很大的副作用,挂完水连尿液、眼泪都是红色,有的同学还会过敏起皮疹,吃的药还会关节疼、恶心等各种不舒服。”黄莺对澎湃新闻说,“我们好好的一个人来上大学,结果感染上了肺结核。吃这些药有可能变成耐药性的肺结核,就算治好出院了也还可能复发。”


现在这些同学开始为今后找工作担忧,担心自己因患有(过)肺结核而遭用人单位或者同事所歧视、疏离。从身体上的折磨,到以后的隐形受歧视,黄莺说,感觉自己遭遇了一场“无妄之灾”。


79人的班级只剩32人上课


一名非软件专业的同学告诉澎湃新闻,学校因为“肺结核病情”登上热搜之后,班里开了紧急班会。会上,辅导员要求每个同学带好口罩,不要聚集,并通知学生宿舍楼、教学楼楼道都进行了消毒工作,电梯口也有卫生纸来避免接触。


澎湃新闻记者近日在现场探访发现,10月14日以后,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潘安湖校区校处于封闭状态,校门口有多名保安把守,学生必须凭假条才能出校门,进校门则要查看证件,并查找假条销假。


“因为新冠疫情,开学后出校要求变得严格。出了这件事(在校生感染肺结核),管得更严了。”上述同学告诉记者,出校需要找班主任填写出门申请表,到学院盖章,再经过校级领导签字才行,“门卫只认章和字”。


江涟则对澎湃新闻称,她所在2018级软件班已经成为了肺结核病情的重点班级,学校严格管控他们班的同学离校。“我们都想出去,回到老家的医院自行检查治疗。但学校不准出去。”江涟说,“10月15日下午,有同学的父母已把车开到校门口,学校保安硬生生把人家拦住了。”


根据江涟的陈述,2018级软件班于10月15日停课一天。16日,2018级软件1班和2班居然还合在一起上日语课,“上课时大家面面相觑,生怕自己也被传染了肺结核”。科文学院院长费春也告诉新华社记者,目前学校教学秩序基本正常,没有停课计划。


江涟向澎湃新闻透露,2018级软件1班大一的时候共有79名同学,后来陆续有人确诊肺结核休学,今年10月这次CT筛查又有20多人被隔离观察,另外有个别同学则被父母带回去检查、治疗,“班干部告诉我,现在课堂上只剩下33人”。


“已经确诊肺结核休学的就不说了,这次疑似感染肺结核这么多人,而我和室友PPD又是强阳性,整天呆在宿舍非常焦虑,天天睡不着觉。”江涟称。


江涟和她的室友表示,他们班的同学有以下两大诉求:一是让他们回家上网课。二是现在所有的确诊肺结核、皮试阳性同学的治疗费用都是自己在垫付,希望学校进行报销。


多名受访学生也告诉新华社记者,虽然病毒消杀、科普宣讲比以前更为频繁,但他们难免还会担心被感染。


疫情如何通报“是个老问题”


新华社记者调查了解到,今年秋季入学以来,江苏师大科文学院有学生在校内论坛匿名发帖,质疑学校筛查不彻底、检测不准确、疫情不通报。


“周围同学看到这些信息开始恐慌,有的还向相关部门举报、联系媒体。”一位不愿具名的在校生称,学校曾要求出现确诊病例的班级保密,在媒体关注之前,一直没有通报确切病例数。


科文学院院长费春对新华社表示,学校虽然陆续收到了当地疾控部门的病例告知书,掌握确切病例数和病患情况,但按照相关规定,学校无权发布通报。当有学生质问,为何要接受结核菌素试验筛查和胸片检查时,只会告知他们学校出现了肺结核病例。


徐州市贾汪区疾控中心副主任吴云侠介绍,大部分传染病没有要求一定要向社会公布,甲类或乙类传染病甲类管理由政府部门发布,例如新冠肺炎。其他的如乙肝、水痘、麻疹、肺结核等传染病,未规定必须要发布,但要求及时报告登记、开展防控。


“疫情如何通报是个老问题”,江苏省疾控中心副主任陆伟对新华社记者说,基层和疫情发生单位能不能公布,什么时候公布,什么情况下公布,有时找不到依据。


陆伟介绍,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规定,目前各省卫健部门每月会按期公布各类传染病病例数字,其中也包含了肺结核的病例数。


疫情通报程序难以拿捏的背后,是个人隐私、集体恐慌、知情权利等多种影响因素难以兼顾的现实。


“大多数患者都有很强的病耻感,不愿让别人知道自己得了传染病。”中华预防医学会社会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卢祖洵表示,肺结核等传染病患者和家属,会担心遭到歧视和社交孤立。


“由于肺结核治疗时间长,对在校学生来说,患病意味着要休学隔离一两个学期,重返校园后,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也会面临压力。”卢祖洵说。


陆伟认为,肺结核虽然是可防可治的常见疾病,但毕竟是传染病,公布病例时会考虑是否合法合规,是否会引起心理恐慌,更担心出现造谣传谣。“如果学校为了疫情防控,将所有具体病例信息告诉学生,不排除其他同学会产生心理负担,甚至出现造谣传谣现象,如何把控确实两难。”他说。


作为科文学院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费春坦言:“作为院长怕引起恐慌,不能随便发布病例信息,但学生有知情权,我们也很为难。”


(文中江漪、黄莺、魏琳、邓扬均为化名)


校对:徐亦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