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代理记账 >

国有资本(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区别)

文·贺程


国资报告》杂志2021年第12期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上联国资改革,下接国企改革,是一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综合性改革。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在2021年2月的国企改革新闻发布会上强调,国资委的监管重点要放在管好资本布局、规范资本运作、提高资本回报、维护资本安全上来,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运营公司、产业集团“一企一策”实施授权放权,并将进一步深化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运营公司改革。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国务院国资委的指导下,三批19家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试点企业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2020年,19家试点企业经营业绩稳中向好,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6%、净利润同比增长14.3%,大幅超过央企平均水平。在此基础上,2021年上半年试点企业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增长34.3%和72.2%。


提质量、增效益


聚焦主责主业迸发新活力


近年来,试点企业不断提升效益质量、聚焦主业实业、强化资本运作、推进市场化改革、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迸发出新活力和新动能。一是落实国家战略,发挥产业引领作用。比如通用技术集团立足战略布局,主责主业更加突出,已成为机床装备、医疗健康两个领域的领军企业;招商局聚焦主责主业,加快内部业务整合,增强港口板块和航运板块的整体竞争力。二是推进并购重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比如中国宝武落实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市场化方式重组重钢、马钢和太钢,并先后托管中钢昆钢,历史性实现“亿吨宝武”目标;中建材开展股权运作,加快上市公司同质业务整合,促进国有资本合理流转。三是发展高新技术,培育新兴产业。比如国投助力科技自立自强,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直接投资力度,重点投向先进制造、新材料、智能科技等产业,建立直接投资与基金投资“双轮联动”机制;保利集团以科技创新为导向,积极孵化培育新兴产业,布局科技创新、智慧城市、健康养老等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通过大投入形成大产业,培育新的增长点。


可以看到,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在推动国有资本的优化配置、加快资本流动、适应产融结合趋势、完善央企市场化机制方面意义重大。在当前全球经贸摩擦不断、供应链危机凸显的情况下,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在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当中可以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不断提升相关产业的竞争力。


调结构、优布局


服务国家战略更加主动作为


不同于产业集团原则上坚持一业为主或围绕产业链布局,也不同于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没有主业限制,投资方向和行业领域更加灵活,国有资本投资公司需要其主业范围内兼顾战略目标和财务效益,既要积极探索和发展战略性前瞻性产业,又要着力提升资本投资运营能力。在这种背景下,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尤其需要解决好资本进退的问题,毕竟国有资本也有机会成本,若不能集中资金优势投入前瞻性战略性行业,就很难破解当前一些行业的“卡脖子”问题,在未来发展中更加受制于人。从当下来看,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依然任重道远、大有可为,需要在资本进退、科技创新和管控模式等方面不断强化自身能力与优势。


第一,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应当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积极推进资源整合。近年来,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试点企业加快了对低效、无效资产的处置,从非主业、非优势领域的退出,成效明显。下一步,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可以继续加强专项治理,聚焦主责主业,发挥资本运作和产业运营的综合优势,不断增强主动调整的意识,避免重进轻退、买多卖少,导致资本沉淀、低效运营。


第二,国有资本投资公司需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当前在国有资本进退流转的过程中,投资公司尚有很大的实践空间,要根据国家和产业发展需要,更多探索前瞻性战略性的问题,在企业运营过程中适当调整,加大科技研发,掌握核心技术,在新业态孵化、新产业培育、新技术攻关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实现高质量发展


第三,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要突出战略型管控模式。战略型管控模式是投资公司区别于产业集团的重要特征,投资公司要更加明晰集团与各级子企业的功能定位和权责界面,通过授权放权,推动具体生产经营事项下沉、资本投资运营功能上移,进而提升企业整体决策效率、市场反应能力。


总的来说,在资本进退、科技创新和管控模式上,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可以做更多的探索,为众多中央企业、国有企业作出引领和示范。近期,国资委正在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有关事项的通知》。这正是推动投资公司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目标任务,提高改革的精准性和实效性,形成有特色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改革示范作用。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有必要在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中扮演更为积极主动的角色,发挥产业调整、产业引领、产业整合、产业培育的功能,在资本有序进退的过程中,力争做到科技创新成果突出、业务结构更加合理、资产结构更加优良、产业布局更加高效,不断聚焦核心主业,提高服务国家战略能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作者单位: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end


欢迎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