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代理记账 >

双随机检查的体会(检查工作心得)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交流的题目是《双能建设 提质增效》。


双减和五项管理实质就是:减不良投入、增绿色产出。双减不是躺平,而是通过提升教师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达到减负提质增效。我们班子经过慎重思考,仔细研究,确立了XX中学五年“双能建设”构想,不妥之处敬请领导批评指正。 “双能建设”就是师能和学能建设。


师能和学能建设


一、师能建设


1.转变教师的观念


(1)由教优生向教中差生转变


以七年级为例,招生范围内271检查名小六毕业生,在我校就读前五十位的0人,前100位2人,前150位5人,前200位15人,剩下的基本上在我校就读。这些学生留守率88%,离异率41%,单亲率24%,孤儿5名,残疾2人,学生整体素质之低超出想象。


(2)由单纯教书向全面育人转变


相对于小学初中教师更关注升学率,尤其是我们这种处于低谷期的学校更加看重分数,部分教师眼中只有分数,恨不得24小时将学生关在教室里学习,并且这种观念根深蒂固,很难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提出不体会以分数高低论英雄,修订质量评价方案,核心是不看绝对分数高与低,只看是否进步了,不与别人比高低,只与自己过去比,战胜自己就是成功。最终目的是要让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正确看待学生的成绩,不以牺牲学生身心健康为前提,专心致志去激励学生,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提升教师的学习能力


教师长期不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只有解决了教师愿学,能学,会学,才能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为此学校制定了教师五年读十本教育专著计划。《课程标准》《课标案例式解读》《陶行知文集》《魏书生的教育方法100例》《做最好的老师》《给教师的建议》《多元智能教学策略》《学生的精神世界》等。目前我们正在读《课程标准》和《课标案例式解读》两本书。我们体会建有专门的读书打卡群,规定教师每天读多少页?每月写一篇读后感或案例发到群里,由专人统计期末考核,目的就是要通过读专业书,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三读两考一刷题


3随机.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能力


为此我们开展了“三读两考一刷题”活动。一读课程标准,解决教到什么程度问题?二读教育理论,解决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三读教材教学参考书,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只有读通读透这三类书,教师才能真正体会教材编者的意图,真正理解教材内涵与外延,才能实现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跨越。两考是通过期中期末师生同堂考试,既可以让教师体会试题的难度,更能促进教师调整教学与钻研学科知识。通过刷课本后的题,练习册上的题,单元测试题,期末考试题,中考题等,教师才能明白教完后学生要做哪些类型什么难度的题,在教学设计时就考虑应用问题,从而降低学生作业难度达到减轻作业负担的目的。只有教师做足了这些功课,才能避免备课就是抄教案,上课就是念课件,才能避免将脑力劳动变成纯体力劳动,才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


4.提升教师的课堂执行能力


(1)“三课两评一反思一定型”课例研究模式。一上常态课(教师自主备课,呈现个人教学经验),二上改进工作课(主要呈现个人智慧与团队教育智慧),三上提高课(形成个人教学新常态行为,个人教学智慧的创建);一评(关注教师原有教学问题,集体针对问题进行指导,授课教师寻求个人经验提升),二评(关注教师原有教学问题的改进与新问题的产生,授课教师寻求集体智慧与实际教学效果的差距);一起整体反思(反思研究过程,感悟教育智慧,实现专业提升)心得;一定型课(通过三双上两评一反思形成五项教学资源包含教案、课件、任务单、作业设计,录制教学视频,目标是五年内建立适合农村初学情的全套高效教学样板,将来集结出书,视频成体系上传网络出售) 。这一研究模式为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和教师团队的共同发展提供支撑,破除那种一个人上课,一群人听课评课,结束就散伙的低效甚至无效教学研究。


(2)扎实推进“青蓝工程”


目前我们已经为13位检查35岁以下教师选配13位教学经验丰富的师傅,要求指导教师每周不打招呼听一节课,进行一次业务指导。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能量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目前已经取得不错的效果。


(3)青年教师成长规划


大致规划为:三年成长,做合格教师;五年优秀,做教学能手;十年成才,做骨干教师;十五年前出彩,当学科带头人;二十年前成才,当名优教师;二十五年成就,当教育专家。青年教师个人要制定专业成长计划,具体到每学期教学目标是什么,每学期磨几堂成功的课,每年读哪几本书,写几篇教学文章,搞什么课题研究等。目的就是要让青年教师看得到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后的希望,变要我成长为我要成长,只有这样才能激发青年教师的内生成长动力。我们为青年教师建立个人成长档案,每年装订成册,记录教师的成长过程。


(4)开放课堂


从本学期开始,所有教师的课堂全开放,教室后面放有两张凳子,任何人可以随时走进教室听课,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开放课堂来倒逼教师去钻研教学,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凡是被听课一次就有相应积分,将此项纳入期末考核。


5.的提升教师的作业管理能力


(1)提升作业设计力


作业管理流程:自主设计、学科审核、年级统筹、班级统管、学校监控。教师作业设计总原则:预习阶段设计引导性作业力求基础性,课堂教学时设计形成性作业要具有层次性,课后设计诊断性作业具有拓展性与实践性。具体做法是教师先依据课程标准和本班学生实际自行设计课内课外作业(现有意资源的筛选和适当补充),科学划分ABC三层,提前一周将作业拿到教研组来研讨审核,交年级组汇总,再行分班实施,班主任负责统计本班作业量,对课外作业偏多的教师上报学校,学校开展提醒谈话。我们要求七年级仅语数外,八年级加物理,九年级加化学可布置课外书面作业,其余学科书面作业一律在课堂上完成,但可布置实践性课外作业,比如阅读、背诵、调查实践等。凡是学生作业一律要教师自己先做,站在学生的角度充分体会难度和作业时间,A层学生必做,BC选做。为了解决学生都不选做的问题,我们实行作业积分制。对于选做BC层次作业,每做一题加1分,还做对了就加2分,更正一题得0.5分。每周进行积分核算,达到一定分数可兑换奖励,并记入学生成长档案,并由班主任通知家长,家长再对学生进行奖励。学校通过随机抽查,每月普查和学生问卷调查随机对教师作业布置的科学性和批改的及时性进行监控,通过师生作业展评促使教师重视作业设计布置批改。


(2)提升作业批改能力


作业批改坚持分类两批原则,具体做法是优生作业实行划范围批改,即教师指出某范围内有几处错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错误并改正;中等生作业实行逐题批改;差生实行逐步批改。教师批改后学生自主更正,教师再批改才评讲。最终目的是形成作业从设计布置完成批改更正针对性评讲的闭环管理。


6.提升教师科学评价能力


对学生评价从重智力转变为重努力,从重结果转变为重过程,由重分数到重表现,由集中评价到分散评价,由一期一评价到一周一评价,重视评价的及时性、过程性和科学性,以学生成长档案为评价载体,一生一期一册,记录学生每周的在校全方位表现,并且每周与家长见面,让家长清楚孩子在学校的点滴进步。


7.提升学生管理能力


学生管理坚持分类施策、全方位推进的原则。


(1)优等生靠引领。优秀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强。对于这一类学生,教师要利用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社会阅历,对这部分学生进行目标引领和方法思维引领。一是帮助学生树立更高的目标,放眼看世界,激发自主成长的意识;另一方面在教学中注重思考问题的方法和思维能力的渗透。


(2)中等生靠管理。中等生在智力和能力上跟优秀学生差不多,甚至有些比优秀学生还聪明。这部分学生最大的问题是自主、自律能力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导致发展受到很大影响。主要从学习管理、纪律管理和生活管理三个方面着手。

工作

(3)差生靠唤醒。初中差生经过小学六年的失败,多数已经自暴自弃,对于这些学生只有走进他们的心灵,触动他们的灵魂,唤醒上进意识才可能真正转化差生,否则再多教育都只是说教,都不起任何作用。


二、学能建设


我们坚信成绩的差距就是习惯的差距,而好习惯的养成在于反复抓抓反复,所以我们要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入手,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到每天“三个一“,每天一件家务事。通食生每天回家可以扫地,洗碗,洗袜子,内衣等,有时间就长,无时间就短,风雨无阻。住校生在校期间就是每天洗自己的衣服鞋袜。每天为自己做一件事。就是个人卫生清洁。规定学生一周洗一次头,三天一次澡,每天两次刷牙洗脸,每晚洗一次脚,上床前要用毛巾擦干脚上的水,每天叠一次被子。每天为班级做一件事,简单地说就是每人在班级认领一项工作。有人包地板清洁,有人包黑板管理,有人包讲桌清洁,有人包窗子清洁,窗帘开关,垃圾桶清理,扫帚摆放,饮水机管理、有心得人管纪律、有人记课堂表现、有人记作业完成积分等。通过“三个一”培养劳动的习惯,更重要的是融洽与老师同学家长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孝心,责任心,毅力和专注力,而这些都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品质。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开展课堂常规训练。七年级入学进行两天课堂常规训练,平时不定时检查,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师生共同活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