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公司注册 >

社会保障税多少钱(社会保险费税率是多少)

有人建议将个税起征点提高到一万元,以增加普通劳动者的收入。要提高劳动者收入,与其提高个税起征点,不如对工资性收入全面征收社会保障税。


对每个劳动者的工资性收入都征收社会保障税,以充实社保基金,以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样将能全面提高中低收入劳动者的收入。



工资具有一定“刚性”,特别是向下的“刚性”,也就是说工资很难向下调整。当经济衰退时,人们通常只见失业增加,而很少见工资下降。平常人们总是感觉工资难以增长,但当发生通货膨胀时,名义工资总是能随通胀向上增长。导致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都是因工资具有“刚性”。


由于工资具有“刚性”,对工资进行征税并不一定会使劳动者的实际工资水平下降。将对工资所征的税收用于提高劳动者的社会保障水平,还将有利于提高实际工资水平。


工资为何具有刚性?这是由劳动力市场的特殊性质所决定的。


劳动者出卖劳动力是为了获得工资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在劳动者出卖劳动力的过程中,工资会给劳动者带来效用(需求的满足),劳动则会给劳动者带来负效用(辛苦和受累)。当且仅当工资的效用大于劳动的负效用时,劳动者才会愿意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对于低工资层级的劳动者来说,由于缺乏特别的劳动技能,其所面临的劳动力市场通常是供大于求的。由于劳动者之间的竞争,工资水平往往会被限定在一个工资的效用稍稍大于劳动的负效用的水平。也就是说,低工资层级劳动者的劳动供给极富弹性。


工资的效用增加,劳动者的劳动供给增加,工资的效用减少,劳动者的劳动供给也会减少。对工资进行加税,实际工资水平下降,工资的效用减少,劳动者就会减少劳动供给,迫使名义工资上涨。这样劳动的税负就转嫁到了资本头上。


当然,这只是对于低工资层级的劳动者来说是如此。如果劳动者所面临的劳动力市场是需求大于供给的,对工资进行加税,税负将很难转嫁资本。


为何说缺乏特别劳动技能的普通劳动者所面临劳动力市场通常都是供大于求的?下面再作解释。



提高劳动者的社会保障水平,可以提高劳动者基本生活需求的保障满足程度,从而可以降低工资的边际效用,因为边际效用递减。工资的边际效用减少,劳动者出卖一定劳动力所能获得的实际工资将能增加。


如果劳动者的社会保障水平普遍性能够得到提高,工资的边际效用对于所有劳动者来说都能得到降低,那么在劳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整体的实际工资水平将会能得到提高。这样,资本所能剥削的剩余价值将会减少,劳动与资本间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将会减少,社会贫富差距将能得到缩小。


下面解释一下,为何普通劳动者所面临的劳动力市场通常是供大于求的。


无论何种情况下,社会上总是会存在大量的自愿失业者。这些自愿失业者之所以不愿意进入到劳动力市场,是因其基本生活需求保障满足程度较高,工资的边际效用较低,一定实际工资给他带来的效用过小,不足以抵消劳动带给他们的负效用,所以他们不愿意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当实际工资水平一提高时,工资的效用增加,就总会有自愿失业者源源不断地涌入到劳动力市场,这就阻止了工资水平的提高。



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虽然在制度上已经实现了“全民覆盖”,但是广大的低收入群体,如农民、农民工等群体在某些方面,譬如说在养老方面的实际保障水平是很低的。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最基本的功能是预防贫困。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一功能的发挥需要依靠社会保障的普遍性覆盖才能实现。对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水平过低,不利于社会保障体系功能的发挥。


拉美国家的社会保障水平并不低,一些拉美国家的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比OECD成员国的平均水平还要高,但是拉美地区却是全球贫富差距最大的地区之一。因为他们的社会保险制度将大多数的社会底层劳动者排斥在外,导致社会保障体系的功能无法得到发挥。


当前我国正在着力打造国内大循环。打造内循环的关键点在于扩大内需,扩大内需的关键点在于促进消费。“全面促进消费”已经写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高劳动收入将有利于“全面促进消费”,毕竟依靠劳动收入生活的人口占社会人口的绝大多数,也只有提高社会绝大多数人口的收入才能全面促进消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