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公司注册 >

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功能定位(非银行金融机构体系及其主要业务领域和功能是什么)

1、项目简介


公司通过本项目,将在银行IT领域已经积累的技术和行业经验进行产品化,在安全可靠的软硬件支撑平台基础上,进行证券、保险、资管和财务公司IT解决方案研发及产业化。本项目的实施,将有利于推动非银金融机构的信息化建设,拓宽公司产品服务领域,是公司保持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发力点。


2、项目实施背景及必要性


(1)项目实施背景


(2)项目实施必要性


1)积极顺应金融体制改革和非银金融业务发展提出新需求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非银金融业务快速发展。首先,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等改革,以及金融服务不断国际化,非银金融机构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国际合作更加频繁。其次,金融市场建设不断加强,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市场体系不断健全,非银金融市场和服务更加多元化。再次,高收益债券、股贷联动、资产证券化等新金融产品不断涌现,投资、证券、保险、金融衍生品互相交织,非银金融机构业务日益呈现综合化经营特征。


面对上述创新与发展,非银金融机构的信息技术也面临国际化、市场化和综合化业务发展,以及金融服务标准化、金融信息基础设施完善化的发展变化,技术架构更新升级对支撑其业务发展至关重要。


2)紧抓金融科技发展与非银金融变革带来的新机遇


当前,我国非银金融业发展与创新加速,新业务、新产品、新服务、新渠道、新模式不断出现,互联网保险、互联网证券、智能投顾等不断涌现并成长壮大,成为推动传统非银金融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金融科技与非银金融深度融合已成为必然趋势,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物联网、生物识别、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在非银金融领域的探索与应用,也为非银金融的创新变革与持续发展创造了重要机遇。


3)持续创新金融产品服务,落实公司发展战略的需要


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公司高度重视自主研发创新,通过多年持续创新,实现了为银行为主的金融行业企业提供IT咨询、规划、建设、营运、产品创新以及市场营销等一揽子解决方案,并成长为国内领先的银行IT解决方案供应商。


目前,公司在对已有科技金融产品进行更新、优化、升级之外,根据金融业市场预判,启动了多项新产品的研发创新。其中,快速发展的非银金融业,对IT服务需求不断增长,成为公司未来发展布局的重要领域。因此,公司拟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实现非银金融IT解决方案的研发与产业化,积极拓展保险、证券、资管、财务公司等非银金融机构,促进公司业务领域的多元化发展。


3、项目市场前景


近年来,我国非银金融机构持续成长,与金融科技的融合不断深化,各领域、各业务的发展与创新对信息系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保险、证券、资产管理、财务公司等下游发展潜力巨大,IT 系统建设需求强劲 。


(1)保险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以及人口老龄化趋势的逐渐明显,人们对保险保障和风险管理的需求日益增加。同时,国家将保险行业定位为社会发展的稳定器和经济的助推器,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政策,大力支持保险业的发展。2013-2018 年,我国保险业资产总额由 8.29 万亿增长至 18.33 万亿,原保险保费收入由 1.72 万亿增长至 3.80万亿,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 17.20%和 17.16%。


数据来源:中国银保监会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保险业发展水平仍然偏低,未来发展空间巨大。2017年,我国保险密度为 384 美元/人,保险深度为 4.6%,远低于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甚至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数据来源:Swiss Re Institute


未来,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现代保险服务业将持续发展,我国也将由保险大国向保险强国转变。保险将成为政府、企业、居民风险管理和财富管理的基本手段,成为提高保障水平和保障质量的重要渠道,成为政府改进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的有效工具。根据德国安联集团的预测,2018-2027 年我国保险市场的保费增长率将达到平均每年 14%左右,在全球居于领先地位,而且大约有 1/3 的全球新增保费来自我国。10 年以后,我国有望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保险市场,保险规模将远远超过整个欧洲保险市场。1


近年来,“互联网 ”和金融科技应用日益广泛,互联网保险业务快速发展。金融科技投入力度加大,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广泛运用于产品创新、保险营销和公司内部管理等方面。依托于互联网保险对部分传统保险的快速替代及场景创新型产品带来的增量市场,互联网保险业务保持高速增长。2017 年,互联网保险保单数量达 124.91 亿件,同比增长102.61%;保费收入因理财型保险监管收紧、商业车险费率费改等原因较 2016年虽有所下降,但 2013-2017 年的复合增长率仍高达 58.45%。2同时,互联网保险市场参与主体类别和数量不断增加。截至目前,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官网中参与互联网保险信息披露的各类主体已达 570 余家,其中保险公司与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等非中介类机构达 150 余家。


综上所述,我国保险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金融科技的持续创新与应用,互联网保险的快速成长与壮大,以及保险业朝着业务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等方向的发展,将对相应系统解决方案形成强劲市场需求。根据IDC预计,2022年中国保险行业IT解决方案的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178.02亿元,2018-2022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2.0%。


(2)证券


伴随着我国经济改革开放和资本市场快速发展,我国证券行业规模迅速扩大,资本实力显著提升,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2013-2018年,我国证券公司数量由115家增加至131家,净资本由0.52万亿增长至1.57万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4.71%


数据来源:中国证券业协会


尤其是近年来,证券公司在智能投顾、数据体系建设、投资策略开发、APP优化等方面均取得了实质性成果。但整体而言,我国证券公司的科技渗透率与国际知名企业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高盛、摩根大通等已纷纷开启科技改革,通过整合交易、市场和投研的信息数据用以训练机器学习算法,并以此为基础打造出多款极具竞争力的金融科技产品;摩根大通提出了“数字化无处不在”的发展策略,以技术手段革新现有业务,不断加大在IT方面的投入。


对于我国证券业而言,加大在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投入力度,通过科技渗透和赋能,对证券业生态及业务流程进行改造,提升管理效率和精细化程度,将有助于我国证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未来,证券公司传统业务的智慧化管理,创新业务的深化发展,以及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稳步建设与国际化改革的有序推进,均将有力促进证券公司对IT系统建设投入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3)资产管理


近五年来,资产管理业务作为一种典型的跨行业、跨市场业务,在我国发展迅速,各行业金融机构均参与其中,不考虑交叉持有因素,总规模已达百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40%。截至2017年末,银行表外理财产品资金余额为22.2万亿;信托公司受托管理的资金信托余额为21.9万亿;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证券公司资产管理计划、基金及其子公司资产管理计划、保险资产管理计划余额分别为11.6万亿、11.5万亿、16.8万亿、13.9万亿、2.5万亿。3此外,互联网企业、各类投资顾问公司等非金融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也十分活跃。资产管理业务对于满足我国居民财富管理需求、优化社会融资结构、支持实体经济融资等发挥了积极作用。


展望未来,居民、企业多元化资产配置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社保基金、养老基金、保险资金等投资规模的增长,都将为资产管理业务发展继续提供强劲动力。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和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有利于调整业务结构、减少资本占用、培育竞争新优势的资产管理业务也仍将成为金融机构的重要战略选择。我国的资产管理市场既有充足的外部推动力,也有金融机构自身发展转型的内部驱动力。未来,资产管理将逐渐趋于复杂化、多元化,资金渠道、销售渠道、大数据分析、风险控制、实施决策以及第三方服务等各业务将迎来重要变革,对IT系统安全性、可扩展性、交易及时性等方面的要求也将不断提高,IT系统升级建设需求有望持续强劲。


(4)财务公司


近年来,我国财务公司保持较快发展,机构数量、资产规模、净利润等指标均有明显增长,行业整体保持“高备付、低不良”,风险管理能力不断提升,不良资产率维持在较低水平。2014-2018年,财务公司资产合计由3.17万亿增长至6.15万亿,净利润由536.15亿元增长至758.7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8.01%和9.07%。截至2018年年末,我国财务公司法人机构数量已达到253家,不良资产率仅为0.46%。


数据来源:中国财务公司协会


长远来看,全面深化改革,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有序开展金融创新是未来财务公司行业的发展方向之一,产品创新、理念创新、模式创新、系统创新协同发展,缺一不可。因此,随着财务公司的持续较快发展与各方面创新,对IT系统的建设需求也有望进一步释放。


4、项目实施可行性


(1)政策可行性


2015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工信部、财政部等十部委联合印发《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按照“鼓励创新、防范风险、趋利避害、健康发展”的总体要求,促进包括互联网保险、基金、信托等在内的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与发展。


2016年8月,原中国保监会发布了《中国保险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与《中国保险业标准化“十三五”规划》。其中,《中国保险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积极落实‘互联网 ’行动,鼓励围绕互联网开展商业模式、销售渠道、产品服务等领域的创新,促进互联网保险健康发展”,并明确指出“加快行业风险数据库、数据灾备中心、信息共享平台、保单登记管理信息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国保险业标准化“十三五”规划》提出对保险标准体系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并明确指出“加大信息化及基础设施标准建设”。


2016年12月,原中国银监会发布《关于加强非银行金融机构信息科技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以促进非银金融机构信息科技建设,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有效防范信息科技风险,保障非银机构稳健经营和持续发展。


2017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金融业信息技术“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加强理财、信托、基金、保险市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范互联网属性金融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促进金融创新发展。综上所述,国家相关政策鼓励保险、证券、基金等非银金融的创新发展,以及相关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因此,本项目建设具备政策可行性。


(2)市场可行性


非银金融与金融科技不断融合,在渠道拓展、客户服务、业务流程、经营管理等各方面均有所创新与突破,对非金金融机构的信息系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与此同时,非银金融的创新业务发展迅猛,对金融机构的整体 IT 架构、软件应用、流程管理等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未来,我国非银金融机构 IT 解决方案将迎来难得发展机遇。仅以保险为例,根据 IDC 预测,2022 年我国保险行业 IT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将达到 178.02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22.0%。随着我国非银金融的创新与发展,相应的 IT 解决方案市场需求也将快速增长,本项目实施具备广阔市场空间。具体情况见本节“3、项目市场前景”。


(3)技术可行性


凭借丰富的 IT 解决方案经验、稳定可靠的技术框架、优秀的技术业务人才,公司可为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客户提供 IT 咨询、规划、建设、营运、产品创新以及市场营销等一揽子解决方案服务。近年来,公司加强了非银金融领域的投入力度,通过持续有效的创新研发,已具备为非银金融机构提供 IT 战略规划、IT 基础架构设计、IT 方案规划、数据标准化规划、应用系统选型指导、项目实施计划和产品及营销运营支持服务的能力。此外,经过长期不断发展,公司已拥有 3,000 余名熟悉 IT 技术和金融业务的老、中、青结合的复合型的人才队伍,研发和技术人员占员工总数比例超过 90%,能够有效保障本项目的顺利实施。


5、项目投资估算


本项目投资总额为 13,184 万元,拟使用募集资金 9,765 万元,投资估算情况如下:



6、项目经济效益


经测算,本项目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为 6.32 年,内部收益率(税后)为 12.68%,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