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公司注册 >

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利息(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利息收入按照债务人)

在税务实践中,股东经常向企业借款,以弥补公司资金的不足,涉及税前扣除贷款利息所得税。那么这个该如何算呢?




首先,股东向企业借款,所得税前扣除利息:一是利率限制,即贷款利率不得高于同期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二是贷款本金比例限制,即贷款本金不得超过股权投资的一定比例,金融企业为5比1,非金融企业为2比1。






我们来看看税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根据财税[2008]121号《关于企业关联方利息支出税前扣除标准税收政策的通知》:




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实际支付给关联方的利息支出,不得扣除下列规定的比例和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超过当期及以后年度不得扣除。除符合本通知第二条规定外,企业实际支付给关联方的利息支出,其接受关联方债权投资与股权投资的比例为:




(一)金融企业,为5:1;


(二)其他企业,为2:1;




第二条企业能够按照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提供有关信息,证明有关交易活动符合独立交易原则的,或者企业实际税收负担不高于国内关联方的,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实际支付给国内关联方的利息费用。




结合《财税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试行)》第九章资本弱化管理的有关规定,不难得出结论,股东首先符合独立交易原则,借款利息定价公平,反映市场真实利率,一般指借款利率不能高于同期金融机构借款利率;其次,不能削弱资本,债权占据企业资本的主导地位,防止股东利用借款利息逃避所得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