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公司注册 >

上海国企有财务公司的有哪些(财务公司联系方式)

A股2022年的第一只“黑天鹅”出现。


曾经引爆900亿骗局的地雷,再度闪现A股。1月11日晚间,上海国企—上实发展曝出:子公司的26.15亿元应收款项存在部分不可回收风险,涉及融资性贸易。受此影响,1月12日开盘后,上实发展股价暴跌,盘中一度大跌超8%,最新总市值仅剩72亿元。



而这背后,很有可能存在着融资性贸易、贸易空转等问题,上海电气的“暴雷”背后,更是牵出了一个900亿的大骗局。


26亿应收款突然“暴雷”

临近年关,A股似乎又到了多事之秋。


1月11日深夜,上实发展突然发布一则暴雷公告:公司下属控股子公司上海上实龙创智慧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实龙创”)应收类账款事项开展自查工作,经初步自查,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上实龙创的应收款项合计约26.15亿元,其中部分业务可能涉及融资性贸易,该类业务所涉及的应收类账款可能存在不可收回的风险,具体涉及金额公司正在加紧进一步核查。



上实发展表示,将继续尽全力尽快查明上述事项,并审慎评估上述事项对公司202上海1年度经营业绩的影响。


一旦26亿的应收帐款全部暴雷,上上海实发展将面临巨额亏损,以公司目前的财务状况,几乎是不可承受之重。


据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上实发展哪些的营业收入为51.1亿元,净利润却仅有5.89亿元。一旦26亿元的应收款无法收有回,几乎将吞噬掉近3年的净利润。


截止去年三季度末,上实发展账面的货币资金为39亿元,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为10亿元,其他应收款约4.69亿元。


受应收帐款暴雷的影响,1月12日开盘后,上实发展股价暴跌,盘中一度大跌超8%,最新总市值仅剩73.6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暴雷的上实发展是一家上海老牌国企,实控人为上海市国资委,其主营业务包括房地产投资、不动产经营、物业服务和智慧城市运营。


危险的融资性贸联系方式易

上实发展披露的公告,明确指出了此次应收帐款“暴雷”的导火索是,融资性贸易。


在行业内,融资性贸易的另一种说法是:“以买卖之名,行借贷之实”。


很显然,开展融资性贸易的目的就是,融资。一般是,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联合,民企借用国企的良好银行信用,以国企的名义去签订贸易合同,取得银行融资,销售货物、收到货款后,民企再与国企进行分成。


这种模式之下,国企实际上成为了中小民企的“银行”,在贸易合同正常执行,贸易款正常收回的情况下,参与融资性贸易的国企几乎是躺着赚钱,做大资金流,赚取利润。但,如果贸易合同出现违约风险,民企无力偿还债务,国企便将承担极大的风险。



上实发展公告中的26亿应收款,很大概率便是这种情况。其实,近年来,“融资性贸易”已经出现了极大的风险,频频发生暴雷事件。


因此,多地政府国资委部门都非常重视融资性贸易带来的风险,广东省明确禁止,国有企业从事以融哪些资为目的、公司无真实货物交易的虚开发票等虚假贸易业务。


2021年1月,国务院国资委发言人曾表示,坚决禁止融资性贸易。这几年在禁止融资性贸易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发现一起通报一起、追责一起,有效夯实了中央企业债务风险防控的基础,全面提升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如此看来,上实发展的26亿元应收款无法收回的可能性较高。


频频暴雷

其实,融资性贸易最大的雷,炸在2021年,也是来自于上海的国企老牌国企。


2021年5月30日,上海电气突然发布重大风险公告,控股子公司上海电气通讯技术有联系方式限公司应收账款普遍逾期,极端情况下,最终可能对公司的归母净利润造成83的亿元的损失。


随后,上海电气董事长郑建华因涉嫌严重违有纪违法,正在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8月5日晚间,上海电气发布重大事项公告称,公司执行董事财务兼总裁黄瓯于2021年8月5日不幸逝世。


而这一系列事件的背后,很有可能存在着融资性贸易、贸易空转等问题。上海电气也是一家老牌国企,是一家大型综的合性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主导产业聚焦能源装备、工业装备、集成服务三大领域。



上海电气的“暴雷”背后,更是牵涉到一个900亿的大骗局。2021年5月以后,包括宏达新材、瑞斯康达、国瑞科技、中天科技、汇鸿集团、凯乐科技、中利集团等公司相继发布重大风险提示公告,合计的可能损失或高达240亿元,财务爆雷的原因都国企是电子通信设备业务存在部分合同执行异常。


据证券时报报道,上述多家上市公司接连“暴雷”或许与一个“专网通信业务”的融资性贸易网络密切相关,总资金规模或超过900亿元。


在融资性贸易中,上市公司与供应商签订贸易合同,事先垫付预付货款,并取得银行融资,供应商将收到的预付货款通过一层或多层下游客户,以销售回款的方式回流上市公司,短期内,上市公司业绩得到了提升。一旦资金闭环出现风险,上市公司的风险便彻底暴露。


通过梳理上述8家上市公司股权关系与公告发现公司,一连串“连环暴雷”事件背后,都与一位名为隋田力的自然人有关。


资料显示,隋田力系上海电气子公司上海通讯的第二大股东上海星地通的实控人。而国瑞科技此次“暴雷”事件中也出现上海星地通的身影,并且在上海电气、国瑞科技起诉的企业中,也出现了共同的被告富申实业、南京长江。


另外,中天科技、汇鸿集团的通信业务中,也都出现了隋田力的身影。而凯乐科技的供应商,隋田力也曾担任核财务心高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