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公司注册 >

工商改革(工商合并)

工商人员现场为消费者提供咨询服务受理投诉举报。


过去的一年,市工商局商事制度改革迈出新步伐,市场监管执法推出新机制,消费维权挽回经济损失1043万元。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


营造宽松准入环境


市工商局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实现了“两个率先”、“两个突破”。在全省率先落实“先照后证”改革,将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由原来的208项压缩到39项,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在全省率先实施“三证合一”“一证一码”改革。去年5月在全省率先实现市级层面“三证合一”,9月被确定为全省首个“一照一码”改革试点市,颁发了全省首张“一照一码”营业执照,目前全市已核发“一照一码”营业执照6000余份。突破不适应经济发展形势的法律法规禁止性规定,制定出台了《加快市场主体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进一步放宽企业名称登记条件促进名称登记便利化的实施意见》,对《淄博市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管理暂行规定》进行了修订完善,最大限度释放名称资源,全面实行企业住所登记申报制,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优化营商环境,打造了“三最”营商环境。市工商局以打造审批事项最少、行政效能最高、行政成本最低“三最”城市为目标,最大限度下放登记管辖权限,将法律规定必须由市局登记以外的市场主体登记管辖权全部下放到区县局。大力优化审批流程,提升网上办事效能和比率。对无前置审批的登记事项,实行一审核准、当场办结;对涉及前置审批的登记事项,实行一次性告知、一站式服务。目前,全市名称核准网上办理率达70%,90%以上业务实现了当场办结。大幅压缩审批时限,将设立登记、变更注销、名称核准审批时限分别由法定的15个、10个工作日压缩到3个、2个工作日,其他简易登记及备案事项当场办理。


加大服务力度,实现了市场主体加快发展。市工商局支持企业争创驰(著)名商标、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全市新增驰名商标8件、地理标志商标1件,总量分别达83件、34件,均居全省前列。出台《淄博市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公示办法》,全市公示省级以上“守重”企业312家,市级478家。开展动产抵押登记工作,有效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全市办理动产抵押登记1095件,助企融资185.62亿元。截至目前,全市市场主体总量达29.1万户,同比增长30.9%。


加强市场监管力度


营造安全消费环境


市工商局构建以信用信息为核心的监管新机制,以“宽进严管”为目标,实施了企业信息公示、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企业名单等制度。全市共有41539家企业、118243户个体工商户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申报并公示了2013年度年报,年报率分别为91.87%和82.82%;50053家企业、135414户个体工商户和2700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了2014年度年报,年报率分别为90.54%、83.17%和92.56%。将未按期申报年报的5230家企业、21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将27403户个体工商户标记为经营异常状态。抽查各类企业2270家,个体工商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4147户,下达《责任限期履行公示义务通知书》120份,将387家企业、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738户个体工商户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标记经营异常状态。以推进市场主体发展为契机,以市政府名义出台了《全市集中治理规范无证无照经营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突出协同共治原则,明确细化了各职能部门的监管责任和工作流程,实现了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的转变。


工商部门强化市场监管执法,开展“强执法、惠民生、促公平”专项行动,重点对公用企业限制竞争、强制交易等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执法检查和重点查处。按照“以监管促规范、以规范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强化网络市场监管,推动网络市场规范发展。组织举办了新《广告法》专题培训,集中开展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责令停播(发)各类违法广告200余个,全市违法广告率明显下降。大力开展“红盾护农”行动,支持三农发展,组织抽检化肥样品33个,查处各类违法违章农资案件628起。


另外,市工商局提振消费,保障民生,营造了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一是加强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组织开展纺织品类、儿童用品、日化用品、成品油、燃气、消防器材、小家电等九大类344个批次的商品质量抽查检验,对销售不合格商品违法行为及时查处。二是加强消费宣传引导工作。举办了“2015年3?15消费维权高峰论坛”,开展新《消法》进商场、进校园等宣传教育活动40余次。发布各类消费维权信息、案例、消费提示等180余条次,指导了民众科学、合理消费。三是着力提升12315综合效能。加强12315规范管理,严格工作标准和纪律,提高12315运转效率,全市12315申诉举报中心共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咨询39300余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043万元。


释放经济发展潜能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据了解,2016年,市工商局将以提速增量、提质增效为目标,全面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各项政策落地,完善创业政策措施,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动,做多做大做强市场主体。全面落实“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有序做好新旧执照换发工作;进一步优化信息系统、强化信息共享。加快推进登记注册制度便利化,落实《关于进一步放宽企业名称登记条件促进名称登记便利化的实施意见》和修订的《淄博市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管理暂行规定》,优化政策环境。运用“互联网 ”思维,改革创新登记注册服务,推行电子营业执照。开展“重点项目企业大走访”活动,及时反映企业呼声,针对性地制定扶持措施。


另外,市工商局将适应新常态下品牌效应替代传统低成本优势的新形势,深入实施商标广告战略,提升竞争力。加大对商标注册的指导力度,确保我市注册商标总量稳步提升。加强对注册商标特别是驰、著名商标企业的指导,引导规范使用注册商标、正确合法使用驰著名商标,使驰著名商标品牌最大限度的为企业创造效益。完善、提高“山东齐赛广告产业园区”规划建设,突出园区特色,提高园区集约化、专业化和国际化水平,充分发挥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力推动非公党建党的组织和工作“两个全覆盖”,认真抓好指导员和联络员“两支队伍”建设,坚持系统管理和属地管理相结合,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先锋作用,增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动力。


市工商局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先照后证”改革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意见》,提高市场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完善企业信息公示、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企业名单等制度,组织开展好年报公示信息的抽查检查,依法做好市场主体移入或移出经营异常名录工作。落实“全国一张网”建设,按照统一规范、统一标准、统一运行的原则,建立跨部门归集公示信息交换机制,实现互联互动、开放共享,建立统一的企业信用监管体系,真正实现“失信者寸步难行、守信者一路畅通”严管目标。


同时,市工商局将强化重点领域专项整治。重点抓好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垄断行业监管执法,开展重点行业领域侵权假冒和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行为、商业贿赂行为和公用企业限制竞争行为专项整治,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加大对传销的打击和防控力度,全面推进创建“无传销区(县)”工作。积极推进以网管网、以法管网,深入推进红盾网剑专项行动,加大网络市场整治力度,促进网络市场在创新中发展、在规范中完善。加强广告市场监测,全力整治广告市场秩序。


2016年市工商局将围绕养老健康、信息、旅游、教育文化等新的消费热点和重点领域,加大维权力度,切实保障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加强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组织开展农资、成品油、家用电器、日用洗化、服装鞋帽、消防产品等涉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专项行动,集中力量查处一批大要案件。继续加强电信、旅游、银行领域合同格式条款整治力度,适时发布一批合同示范文本。关注热点领域和维权难点问题,适时发布消费警示。巩固市局、区(县)工商局、工商所三级纵向联动维权执法体系,力争12315专线的接通率达到100%,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均达到98%以上。


责任编辑 宋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