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公司注册 >

于洪食品流通许可证代办(景洪市食品经营许可证在哪里办理)


于洪区 先锋目标


东北城乡协调发展先行区


沈阳振兴发展西部增长极



刚刚跨越2022年的新年元旦,抚今追昔,总结展望。一切奋斗指向的原点,归根结底只有一个目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因为这些,关乎你,关乎我,关乎振兴沈阳,实干兴邦的家国梦想。


过去的一年,在巨变涌动的尖峰时刻,于洪区上下一心,努力奋斗,兑现了一个又一个庄严承诺——


阳春三月,于洪区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全力打造“品质于洪”新形象。聘请专家团队,围绕街路绿化景观、道路有机更新、老旧小区改造、“口袋公园”建设等进行科学规划设计。聘请“人民设计师”参与老旧小区改造、“口袋公园”设计,全力绘就“宜居、宜业、宜乐、宜游”城市新画卷。


盛夏七月,于洪区后辛台村,王大妈笑中含泪地说:“我在这里生活大半辈子了,挑水、抬水,打井水,从来也没想过这辈子能喝上自来水,感谢党和政府,这是对我们老百姓最大的恩情……”这一年,于洪区全力打造实施供水、污水、燃气农村公用基础设施建设系列重点工程,惠及一方十万百姓。


金秋十月,于洪区开全市之先河推出了“交房即交证”的创新举措,保利和光屿湖项目业主在收到房子钥匙的当日直接领到了不动产权证书,“老百姓买房子最于洪担心的就是房产证办理难、办理慢。没想到领钥匙当天就能领到房产证,政府的便民服务值得双手点赞……”


新时期迅猛精进的图景,依然让人怦然心动。在大潮奔涌的时间之海,汗水比泪水更有营养,站着比坐着更有力量。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在沈阳一路奔向国家中心城市的进程中。于洪区借势而为,因时而动,重新锁定发展定位——全力打造东北城乡协调发展先行区、沈阳振兴发展西部增长极。以争创一流的奋发进取精神,推动于洪区高流通质量发展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当好先锋。不负梦想,不负时代。







回顾奋斗路


优化营商环境>>


全面推行“一网通办”,939项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101个主题实现“一件事一次办”,2871个事项“最多跑一次”,建立全市首在哪里家“惠企政策”服务窗口,率先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模式,服务事项覆盖度、办事指南准确度、服务方式完备度、在线办理成熟度、在线服务成效度在全市名列前茅。


工程建设审批改革成效显著,审批时限压缩至40个工作日,大力推行“清单制 告知承诺制”“容缺受理”举措,“区域评估”取得显著成效,“带方案出让”在全市先行先试,“交房即交证”在市内城区首个试水破冰。营商环境评价获历史性突破,2021年“政务效能与企业服务”单项指标位列全市第一。


引入市场化运营模式,服务专员全程“帮办代办”,企业和群众办经营事环境更加清新舒适。“万人进万企”“一联三帮”活动深入开展,404名干部帮扶重点项目和企业1712家。落实减税降费105.67亿元,发放助企贷款和补贴6.4亿元。建立涉企案件快审快判“绿色通道”,侦结侵企案件139起。深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区市场主体注册突破10万户,年均增长15%。


激活发展动能>>


永安经开区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深化,实行“管委会 平台公司”模式,市场化、专业化推进招商引资和园区建设。建立以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为核心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引导设立农业股权投资基金,投资建设永安智能制造产业园,国有资本布局得到优化。


瞪羚、雏鹰企业增至90家,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保持年均15%以上增长。永安机床小镇汇聚企业920家,建成运行8个公共服务平台,获评全省唯一的国家精品特色小镇。



电商物流产业快速发展,已经投运的重点物流园区达到26个,京东、唯品会等重点电商企业年销售额突破60亿元。


现代农业质效同步提升,设施农业发展到1.1万亩,农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到652家,重点农业企业发展到31家。


领航乡村振兴>>


高标准农田新增11.7万亩,划定16万亩水稻生产核心区,获评为全国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建成2个省市级休闲农业特色村、4个“一村一品”专业村,发展休闲农业采摘园11家,电商村6个、农村电商70家,于洪北虫草被评为全国乡村特色产品。


因地制宜推进“厕所革命”,同步推进环境和生活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实现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新增农村污许可证水处理设施16处、日处理能力1万吨,新增乡村燃气管网256公里、覆盖1.3万户。



“美丽庭院、美丽村屯、美丽田园”建设扎实推进,修建文化活动广场29处,创建16个省级美丽示范村代办,81个行政村全部达到整洁村标准,前辛台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


完成31.46万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经营权证应颁尽颁,流转土地18.6万亩,宅基地改革试点初步形成有偿退出、农房建设审批等经验。边台村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17年增长40%以上。城乡居民收入比下降到1.85,较2017年收窄16%。


提升城市品质>>


坚持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治理,建立以“路长制”为核心的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体系,在全市率先组建“市容协管员”特色路队,创经营新“小事不出街路、大事部门报到”问题处置机制。机械化保洁作业率达到95%以上。新建、改造停车泊位5000个。


新建丁香东湖公园,新增绿化214万平方米,向街巷路布局口袋公园、文化小品等亲民街景。渤海路、汀江街成为精品示范街路。完成2万户老旧小区、91条背街小巷改造提升。


完成小浑河、北分干渠及24处重点积水区改造,防洪排涝能力得到增强。实施3条城市出口路改造提升。区内重点街路路面完好率98%。


厚植民生福祉>>


实施散煤替代、VOCs治理、锅炉超低排放改造,2021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预计可突破300天;完成小浑河氟化物污染整治、细河清淤等生态工程,主要地表水国考断面全面达标,荣获全国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示范试点和全国全面推流通行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先进集体。在哪里



城镇新增实名制就业3.2万人,培育省市级创业孵化基地3个,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000万元。组建东北英才教育集团,新建、改扩建中小学14所,新增学位2.1万个,率先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全面清零,杨士小学被评为奥林匹克冰雪示范校,56中学和170中学被评为国家级校园足球、篮球特色校。


区医院新门诊楼投入使用,建成体检中心、康复中心、窥镜中心、血透中心,组建ICU病房,建成全市品质最高的妇幼保健所、城东湖儿童预防接种门诊和3家高标准村卫生室,“智医助理”成功试点,获评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新建丁香湖游客服务中心,新增城市书屋10处。养老机构床位数达到每千人50张,社区养老服务站全覆盖,五彩阳光城养老服务中心入选国家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


新增廉租房、公租房1346户,改造棚户区住房和农村危房2766户,解决回迁安置3906套。通过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创建省级复核验收,荣获省市双拥模范区称号。







振兴新突破 我要当先锋


“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启动后,于洪区第一时间发出动员令,号召全区广大党员干部代办群众迅速行动起来,以昂扬向上的敢打必胜斗志、饱满火热的干事创业情怀、争创一流的奋发进取精神,围绕打造“东北城乡协调发展先行区、沈阳振兴发展西部增长极”的目标定位,推动于洪区高质量发展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当好先锋,助力沈阳重塑辉煌、重振雄风、重现“英雄城市”的气魄。


为贯彻好市委会议精神,落实好专项行动,于洪区将聚焦五个方面寻求新突破——


1-聚焦“三个一”目标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求突破、当先锋。强化招办理商引资。坚持项目为王、招商为要、落地为大,开展全员招商、全域招商、全年招商,形成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浓厚氛围;强化为企服务。于洪拥有5000余户的中小企业,永安机床小镇又是全省唯一的国家级产业特色小镇,千方百计破解制办理约企业发展的实际问题,扶持企业做大做强,打造全市最有潜力的中小企业集聚区。



2-聚焦企业需求


在营商环境建设上求突破、当先锋。树立企业导向。只要是企业、项目的合理需要,政府无条件全力办到,树立地区的口碑;推进政策创新,不管是招商引资还是企业服务,敢于投入,在政策、资金上予以倾斜,提高吸引力和竞争力。



3-聚焦品质提升


在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上求突破、当先锋。全面构建现代化城市治理体系,以3个城市核心板块为重点,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服务品质、生态品质、文化品质,抓实“五工程一管理”等重点任务,打造宜居宜业新城区,服务沈阳现代化、生态化、国际化大都市建设。



4-聚焦乡村振兴


在城乡融合发展上求突破、当先锋。目标是打造东北城乡协调发展先行区,重点要通过三个方面来体现,三次产业融合要有新进展,综合环境改造要有新形象,农业农村改革要有新成果。2022年重中之重就是三网全覆盖按时完成,这是于洪的1号工程。


5-聚焦“五个品牌”


在民生福祉增进上求突破、当先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扎实推动“两邻”工作提质扩面,全力打造舒心就业、幸福教育、健康沈阳、品质养老、平安沈阳景洪市五个民生品牌,提升优质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加大历史遗留问题化解力度,推动改革发展成果城乡群众共享,让人民的美好生活更有成色。




十二个方面


全力实现新突破


●在推动思想解放上实现新突破


聚焦加快形成与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相适应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模式,全员参与,认真在思想深处查摆,着力推动思想真解放、深解放、大解放,全力争做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敢于斗争、担当作为,善作善成的表率。


●在产业转型上实现新突破


围绕数字赋能,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抓“老字号”改造升级,培育海德力诺等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抓“原字号”深度开发,支持大成农牧新型饲料车间完成产能扩充。抓“新字号”培育壮大,引导中小企业专注于细分领域深耕细作。发展开放型经济,建设国家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发展服务型经济,加快城市化重点地区品牌服务业布局,打造夜经济街区品牌。发展流量型经济,培育引进垂直电商、直播电商项目,加快苏宁、格力等电商项目建设。


●在全面深化改食品革上实现新突破


全面推动“一网通办”能力提升,通过数字化改革倒逼治理变革。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为切入点,持续推行“拿地即开工”“交房即交证”等创新举措,全力打造更多可复制推广的于洪模式。


●在加快创新驱动上实现新突破


推进蒲河湾人工智能产业基地、永安机床小镇智能装备产业园等重点园区建设,加快工业实现“数字蝶变”。开展“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加快以永安机床小镇为载体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


●在提升城市品质及现代化都市圈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全力服务沈阳现代化、生态化、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推进3个城市核心板块建设,实施“五工程一管理”,整体提升城市品质。


●在食品推进乡村振兴上实现新突破


聚焦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做实做好农业现代化大文章。推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实现农村“三网全覆盖”。稳慎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完善宅基地有偿流转、有偿使用、自愿退出机制,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于洪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在文明创建与文化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围绕深挖御路文化、重现永安秋水,打造永安桥历史文化名村,建设永济桥下沉式广场公园,做好于洪记忆传承。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沈阳“英雄城市”精神注入于洪力量。


●在绿色低碳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落实中央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打好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扩大太阳能、地热能、储能设施等应用范围,探索零碳低碳建筑建设运营模式,严格生态环境准入机制。


●在扩大对外开放上实现新突破


密切跟踪上级稳投资、扩内需系列利好政策,锚定五大安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内需等领域,瞄准人工智能、先进制造、智能电器等方向,按照“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和“全域、全员、全年”理念,开展专题招商、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力争引进一批高质量产业项目助力振兴发展。


●在民生保障及改善上实现新突破


聚焦兜住民生底线,打造“舒心就业、幸福教育、健康沈阳、品质养老、平安沈阳”等民生品牌。科学精准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推进安全生产“四责”联动许可证落实,坚决防景洪市范和遏制重特于洪大安全事故发生。


●在加强基层治理上实现新突破


推进“两邻”理念全域覆盖,把治理和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基层的每一个角落,持续提高城乡居民知晓率和社会力量参与度,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引领性、标杆性、示范性的典范社区。


●在新时代党的先进性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聚焦提升政治能力、涵养斗争精神,教育引导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切实把拥护“两个确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摄影:王雁 赵嵩崴


制图:袁野


通讯员:李伟/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