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公司注册 >

中国经济年报是什么(2018中国经济年报)


1月17日,2021中国经济年报正式出炉。


202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年经济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此次发布的8.1%大幅超过此前设定的目标。


据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介绍,2021年,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分别拉动中国经济增长5.3、1.1、1.7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5.4%、13.7%、20.9%。


回溯GDP总量历史数据,我们2018可以发现,在2020和2021两年中,我国GDP总量接连跨过“100万亿”和“110万亿”两个大关,而此前,我国GDP总量从跨越“90万亿”到跨越“100万亿”,花了两年的时间。


与此同时,约1.25万美元的人均GDP,也已经接近世界银行高收入国家的门槛。就在2021年12月中旬,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韩文秀曾表示,2021年我国 GDP有望达到110万亿元,人均GDP约1.2万美元,接近世界银行高收入国家的标准。


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2021年,以美元计价,我国进出口规模达到了6.05万亿美元,在2013年首次达到4万亿美元的8年后,年内接连跨过5万亿、6万亿美元两大台阶,达到了历史高点。


从产品类型来看,2021年,与宅经济相关的商品出口在上一年高增长基础上,仍然有较强的国际市场需求。2018


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下降0.3%,衣着上涨0.3%,居住上涨0.8%,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4%,交通通信上涨4.1%,教育文化娱乐上涨1.9%,医疗保健上涨0.4%,其他用品和服务下降1.3%。


杨畅表示,PPI波动大,CPI波动小,二者之间的剪刀差缩小,主要原因是PPI有所回落。


《每日经济是什么新闻》记者注意到,2021年44万亿的社零总额规模已经创历史新高。即便在疫情暴发前的2019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1.2万亿元,与2021年相比相差约2.8万亿元。


赵萍表示,当前消费存在的矛盾点是供给端不能满足实际的消费需求。因此,未来消费增长潜力主要体现在如何让供给端更精准地匹配消费需求。与此同时,服务消费也将是极具增长的潜力领域,“比如在线医疗、在线教育、养老服务等。”


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总的看,2021年投资保持了恢复态势。下一阶段,投资增长走势看好。尽管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全球疫情影响仍在持续,对投资增长形成一定制约。但从我国发展阶段看,扩大有效投资有潜力、有空间,也有动力。


除了促发展投资潜力巨大、补短板投资空间广阔、创新投资动力充足外,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等政策也正在发力。


宁吉喆表示,随着2021年下半年以来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节奏,还有中央预算内投资加快下达进度,“十四五”规划确定的102项重点项目陆续启动,“两新一重”项目(即新型基础设是什么施、新型城镇化、重大交通水利等项目)有序建设,以及财政货币投资等政策支持力度加大,都有利于固定资产投资稳步恢复。


他介绍,从投资的先行指标看,2021年1~12月份,新开工项目287760个,比1~11月份增加36767个;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比上年增长3.3%,比1~11月份加快0.6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加快。“年初以来,各地又按规划开工了一批重点项目,可以说投资增长前景看好。”


改革激发经济活力:


集体建设用地入市交易、


注册制改革等备受期待


在投资发挥更大作用的同时,新的一年,多方面改革措施的推进,也将为经济稳步增长带来更强的推动作用。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2021年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新一年改革开放政策要激活发展动力。


具体来看,要抓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稳步推进电网、铁路等自然垄断行业改革。调动地方改革积极性,鼓励各地因地制宜、主动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制度型开放,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吸引更多跨国公司投资,推动重大外资项目加快落地。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就在新年伊始的1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的通知》,明确在2022年上半年完成试点地区布局、实施方案编制报批工作。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对记者指出,在新冠疫情发生后,我国潜在经济增速出现放缓,此时通过要素市场化改革激发经济内生的活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具体来看,在土地要素方面,有关政策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省域联动的建设用地市场;允许存量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交易;完善弹性出让年期出让制度和“标准地”出让制度;在技年报术要素方面,促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完善创投监管发展政策,推进技术和资本要素融合发展等。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相关政策明确,支持具备条件的试点地区在城市群或都市圈内开展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居住证互通互认,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地提供。通过此类改革,未来户籍资源或要素可以实现更好流通,客观上有助于城市群和都市圈户籍政策更加协调统一,对于人口或人员的自由流动有积极作用。而在劳动力资源流动的带动下,显然也对当地的人口落户和购房需求释放产生积极的作用。


而在社会高度关注的资本市场改革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中国经济制”。1月初,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接受采访时介绍,目前来看注册制试点已经达到了预期目标,全面实行注册制的条件已逐步具备。证监会正抓紧制定全市场注册制改革方案,确保这项重大改革平稳落地。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对记者分析,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将依靠土地、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传统要素驱动调整为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上来。而科技创新依赖于资本市场,2022年全面注册制有望加速推进,引导资本进一步向技术前沿突破和战略新兴产业集聚。


对于国企改革来说,2022年也是一个大年。日前召开的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暨地方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会议指出,要决战决胜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健全国资监管体制,更好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和战略支撑作用,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作贡献。


记者手记面对挑战 中国经济仍有望成为全球增长主要推动力


刚刚过去的2021年,中国经济交出了一份超预期的“成绩单”:GDP总量首次突破110万亿元人民币,人均GDP首年报超1.2万美元……


进入2022年,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都面临着多重挑战,决策层也强调“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


2021年亮眼的成绩单已成为过去,展望2022年,投资企稳、改革红利接踵中国经济而至,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新“引擎”。


应对挑战和压力,中国经济已经提前筑牢了雄厚的基础,自然也就更加从容。相信在新的一年里,中国经济依然能够保持稳中有进,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视觉:蔡沛君


排版:陈星 马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