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公司注册 >

长春光华学院工商银行开户行(长春市工商银行开户行查询)

近期,电池级碳酸锂的市场价格暴涨,报价已高达43万元/吨,而在去年年初,这个数字仅为5.3万元/吨。


某电池回收企业进行相关设备的调试与安装


第三批动力电池回收企业白名单


在这个行业中不乏手工作坊式的公司和一些非正规渠道。


2020年初,中国汽车报曾有一篇报道指出,大量退役动力电池其实是靠一些非正规回收企业消化的。上文中提到的2018年五家动力电池回收白名单企业,合计拥有60万吨动力电池回收能力,但实际数据是,2018年我国退役动力电池7.4万吨,五家白名单企业当年一共才回收了0.5万吨。


也就是说超过当年90%的退役动力电池流向了“渠道商”和非正规回收企业,而且这种情况现在仍十分普遍。


例如在购物平台中搜索关键词“拆机动力电池”,就可以看到大量的、种类丰富的电池组和电芯,品牌包括宁德时代、松下、力神等等。商家不仅会标注电池的剩余容量和放电电压,甚至还能“一颗起售”、“批量优惠”。


对于没有取得电池回收资质的商家来说,这种销售行为并不合规,但其利润要比将电池拆解,然后提炼贵重金属化合物再出售的模式要高得多,也容易的多。


从获取退役动力电池的渠道来看,大多数动力电池回收点都是通过拍卖来获得电池,但是拍卖流程并不严格,一些没有资质的企业想要获得竞拍资格是比较容易的。在取得竞拍资格后,由于这些企业不会在环保、设备上进行过多投入,其利润非常可观,也往往能给出更高的竞拍价格拿到电池。


为此2021年9月初,浙江杭州储能行业协会还组织了合众汽车、吉利、威马汽车、零跑、万向一二三、瑞浦能源、天能、超威、南都电源等9家新能源汽车及电池生产重点企业共同发起了声明,要在交易拍卖废旧动力蓄电池环节增加限制性条件,竞买企业须为经工信部公告的规范性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企业,确保电池流向规范性企业。


但这种协会和企业搞出来的联合声明能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


体量不足的同时渠道也无法保证,这让具备自动化拆解和贵重金属回收能力的企业无法大规模获利,回收规模也就无法扩大。


当然从业者也可以另辟蹊径,在拥有相关拆解回收技术的前提下,将自己变成技术提供商。某动力电池回收解决方案供应商就表示:“我们第三方企业不用担心渠道问题,不用考虑怎么拿到退役动力电池,也不用考虑把回收回来的贵重金属卖给谁。我们提供的是技术和服务。”



价格回落和市场竞争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锂矿资源主要集中在南美洲等地,由于疫情原因,很多大型锂矿不能够按计划扩产,已经被开采出来的原来也因疫情不能按时交付到中国市场。


而中国市场恰恰是近几年新能源汽车最大的增量市场,这种严重的市场供需失衡是这场电池原材料持续大涨价的最主要原因。


所以,近期出现的退役动力电池与新电池“系数倒挂”(旧电池价格高于新电池)现象,会随着疫情结束、国内电池制造产能释放逐渐消失。当原材料价格趋于平稳时,企业依然要靠自动化设备、先进的回收技术以及回收规模来保证盈利。


我国现阶段动力电池回收产业的问题有很多,电池类型、退役数量、配对重组及拆解回收的技术成本都是影响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发展的因素。


甚至环评也影响了电池回收。某从业人员告诉36氪:“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的回收手段还是高温热解法,这种方法对环境有一定污染,所以回收工厂只能建在环评要求不高的四五线城市,但这会增加电池的运输成本。”


而这些问题基本不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根本性解决。所以对于回收企业来说,目前的市场竞争情况是:残酷又不清晰。


根据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的《中国锂离子电池回收拆解与梯次利用行业发展白皮书(2021年)》来看,格林美和邦普是2020年锂电子电池回收的两家头部企业,在实际处理量方面,两家企业合计占据的市场份额在50%以上。


但即使是格林美这样的头部厂商,电池回收也并是不其主要业务。根据格林美2020年年报来看,来自“动力电池综合利用”的营收依然极少,该业务全年收入9300多万元,占总营收比重仅为0.75%。


而且从回收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将车企或电池制造商作为电池回收责任主体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这么做一方面能减轻回收过程中由于电池型号、数据混杂造成了技术压力,另一方面车企天然拥有销售网点,能从更好地掌握电池渠道。


但车企或电池制造商往往会和第三方回收企业进行深度绑定,当这种高粘度的合作关系达成后,会极大挤压中小型回收厂商的市场空间。比如蔚来与华友能源就达成了战略合作,宁德时代早在2015年就收购了广东邦普。


这意味着对于中小型回收厂商来说,其在目前退役动力电池市场体量明显不足的情况下,还要面临行业“巨头”和“非正规军”对电池分流的压力,这种情况下,盈利困难似乎已经成为现阶段的行业共识。


长远来看,动力电池的类型和电池成分也在快速发展,氢燃料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型电池已经开始在市场上应用。


尤其是钠离子电池,包括宁德时代、中科海纳、三峡能源在内的多个厂家,已经宣布将量产钠离子电池,用于低速电动车、智能路灯、基站等场景。而这也会直接影响动力电池回收产业,毕竟钠化合物太不值钱了。


我国是世界上发展新能源汽车最积极的国家,不出意外的话,在未来我国将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动力电池回收市场。但即使是世界最大,这个行业目前仍然面临着很多不确定性,即需要政策、技术的持续推动和发展,同时也容易收到全球资源市场波动的影响。


即使大量的研究报告都显示,未来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市场有着超千亿的规模,但总的来看,这个新能源时代的“炼金”产业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并不友好,“诱惑”可能要大于“回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