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公司注册 >

农业银行开户行10 3255(农业银行付款错误码显示312062)


聚焦“衔接”,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切实强化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长治农行严格落实责任、政策、帮扶、监管“四个不摘”要求,着力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


积极拓展金融服务渠道。聚焦进一步提升贫困地区金融服务能力的要求,长治农行持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金融服务网络覆盖,2020年在壶关县新设立了集店支行和奋进大街离行自助网点,在三个国定脱贫县的金融服务网点达到16个;同时,强化金融服务渠道支撑,积极在脱贫地区设置惠农服务点,布放智能机具,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在壶关、武乡、平顺三个国定脱贫县惠农服务点覆盖率进一步提升,分别达到83.2%、80.29%、82.52%,金融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驻村扶贫工作扎实有力。长治农行先后派出15支扶贫队伍开展驻点帮扶,近年来通过慰问、捐赠、消费扶贫、新农村建设帮扶和其他帮扶等形式助力脱贫,投入帮扶资金近60万元,直接帮助1526贫困户实现脱贫,并多次收到对口帮扶贫困村送来的锦旗。今年以来,该行继续加强驻村帮扶工作,并突出做好特殊人口常态化帮扶服务,对接地方政府动态监测的脱贫人口和边缘易致贫人口名单,持续加大帮扶力度,先后为脱贫户发放扶贫小额信贷26笔、129万元。


着力“稳粮”,抓住种子、耕地两个关键,大力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落实“十四五”规划“实施粮食安全战略”要求,长治农行着力在粮食安全产业带增加金融供给,提升服务质效。


全力做好对种粮大户、粮食经纪人和重点加工企业的金融服务。长治农行坚持以国有骨干粮食企业和地方大型国有粮食企业为重点,做好粮食流通、仓储、加工、销售等全流程金融服务。今年以来,该行为相关粮品产业企业发放贷款7笔、金额642万元,全行粮食产业法人贷款余额达到5592万元。同时,该行还通过“惠农e贷”为相关企业的下游种植户发放贷款164户、金额1644万元。


积极试点农业生产托管贷款发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和现实选择,长治市自2017年推广农业生产托管试点以来,发展迅速。为更好地支持农业生产托管,长治农行选取屯留县为试点,在市区两级政府部门的支持下,积极与当地粮食行业协会和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协会开展合作,推广了“农业生产托管贷”产品。同时,积极向上级行申请了特别授权,将托管贷信用方式贷款单户额度扩大至100万元,有效破解了承贷农户“担保难”的难题。截至9月末,该行已对接农业生产托管客户403户,授信总额8132.5万元,实际用信6580万元。


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对推动农村改革发展,完善农村治理、保障农民权益、实现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长治农行始终把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作为自身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积极探索助力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融资的新路子。在2020年发放了全省农行系统内首笔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贷款60万元,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该行先后为襄垣县北底乡韩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和长治县登峰种植专业合作社两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发放贷款120万元。


立足“富村”,着力服务“三农”产业发展,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长治农行持续加大金融服务力度,积极助推乡村产业发展,建立健全现代农业全产业链金融服务体系。


积极推进产品创新。农业银行的“惠农e贷”产品是依托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专门为农户设计的一款线上化、批量化、便捷化、普惠化的贷款产品。2018年以来,长治农行先后根据县域特色创新“惠农e贷”特色产品,推出了乡村振兴能人贷、金穗农机贷、太行人家旅游贷、壶关旱地西红柿贷、长子温氏养殖贷、惠商e贷、惠农微贷等产品,服务方案覆盖了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仓储和销售全产业链。截至今年三季度末,该行累计投放“惠农e贷”4.34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农户创业致富、振兴乡村。


大力支持“特”“优”产业。长治农行重点围绕全市重点产业集群,持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多产品、多主体投放。在支持药茶、中草药、功能保健品产业集群方面,为相关医药企业发放贷款21笔、金额3.3亿元,并通过“惠农e贷”为产业下游18户中药材种植户发放贷款351万元。在支持肉制品产业集群方面,为相关食品企业发放贷款3笔、金额500万元,并通过“惠农e贷”为下游189户规模化养殖户累计发放贷款3255万元。在支持果蔬产业集群方面,为相关企业发放贷款3笔、金额1547.3万元,为相关村级合作社发放贷款230万元,并通过“惠农e贷”为下游27户水果种植户发放贷款565万元。


增加县域幸福产业贷款投放。长治市文旅资源丰富,且多分布于乡村周边,支持文旅产业发展,有助于带动周边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2020年,长治农行与长治市文化与旅游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启了“金融 文旅”的合作模式,并坚持以创新为突破口,依托“惠农e贷”推出“太行人家旅游贷”,重点支持太行山大峡谷和神龙湾景区周边农家乐提档升级;推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贷”,重点支持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和发展。截至今年三季度末,该行文旅行业贷款余额达到7958万元,文旅行业客户达93户,其中:通过“太行人家旅游贷”支持农家乐84户、金额1037万元;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贷”支持非遗传承者5户、金额577万元。


突出“融合”,强化乡村金融服务,助力城乡融合发展


长治农行持续完善农村支付体系,积极构建特色场景,全力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持续完善农村支付体系建设。长治农行大力实施“金穗惠农通”工程,与“万村千乡”农家店、供销社、农村小商店等合作,布放电子机具,设置服务点,提供小额取现、刷卡消费、转账汇款、生活缴费等金融服务,提高基础金融服务便捷性。截至今年三季度末,长治农行已在各县区、乡镇设立惠农通服务点1297个,布放电子机具2352台,上线聚合码1.4万个。


积极推广构建县域特色场景。围绕县域B端(生产端)、C端(消费端)、G端(公共服务和政务端)积极推广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三资”管理平台、智慧景区、智慧商圈等多种数字化场景,助力提升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治理信息化水平。截至今年三季度末,长治农行共建设县域有效场景15个。辖内7个支行与政府签订三资监管合作协议,5个支行上线三资监管平台,覆盖855个行政村。


全力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聚焦服务乡村治理体系建设,长治农行在全市各县区全面开展“信用村、信用户”创建工程,全力推进农户信息建档工作。同时,针对基层行人手短缺的实际,组织开展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入基层帮扶工作,由市分行机关选派部分员工深入基层支行驻点,帮助推进农户建档工作。截至今年三季度末,该行已为全市1200个行政村、6494户农户建立信息档案,授信额度13亿元;用信农户数达2950户,用信余额2.97亿元。(李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