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公司注册 >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试题(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试题)

“党史学习教育知识竞赛”试题三


题库简介:


一、单选题:共40题


二、多选题:共25题


三、判断题:共35题


1、单选题(共40题)


(C)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民族区域自治


D.共同繁荣


(A)2.1975年,邓小平在毛泽东支持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从整顿开始,着手对许多方面的工作进行整顿。


A.铁路


B.教育科技


C.农业


D.工业


(A)3.“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针对“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中国共产党开展了。


A.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要不要改革开放的讨论


C.如何评价毛泽东的讨论


D.转移工作重心的讨论


(A)4.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题为的特约评论员文章,从根本上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揭开了真理标准讨论的序幕。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一切主观世界的东西都要接受实践的检验》


C.《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D.《唯一的标准》


(A)5.标志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重要会议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八大


C.中共九届二中全会


D.中共十二大


(A)6.1978年,中共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全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


A.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B.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纲领


C.拨乱反正


D.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7.下列关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B.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邓小平主持了会议


D.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启动了农村改革的新进程


(A)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理论联系实际


D.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A)9.我们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毅然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左”的错误方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是的拨乱反正。


A.政治路线


B.思想路线


C.组织路线


D.指导方针


(A)10.1978年12月13日,在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了题为的重要讲话,这一讲话实际上成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C.《坚持党的路线,改进工作方法》


D.《反对教条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A)1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率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是。


A.农村


B.城市


C.沿海地区


D.内地


(A)12.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委员会,并选举陈云为第一书记。


A.中央纪律检查


B.发展和改革


C.国家计划


D.国有资产监督管理


(A)13.1978年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冒着风险,在契约上按下血印,悄悄搞起了“”联产承包责任制,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突破口。改革开放后,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大包干


B.家庭


C.互助组


D.公社


(C)14.1979年4月5日至28日,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主要讨论经济调整问题。会议通过了中央提出的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即。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B.调整、改革、充实、提高


C.调整、改革、整顿、提高


D.调整、改革、整顿、发展


(B)15."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规定,香港回归祖国后。①设立特别行政区②社会经济制度50年不变③生活方式不变④英国继续参与对香港的管理"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C)16.党中央作出试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特区的重大决策(1985年把特区改为经济特区)是在年。


A.1978


B.1979


C.1980


D.1981


(D)17.1980年8月,邓小平的一文发表,实际上成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纲领。


A.《设顾问委员会是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的过渡办法》


B.《高级干部要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C.《关于高级干部生活待遇的若干规定》


D.《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B)18.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胜利完成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是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


A.《关于我党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D.《关于正确认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B)19.“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之间合作的这一方针提出的时间是。


A.第一届人民政协召开时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C.新中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D.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开展时期


(A)20.“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中最根本的标准是。


A.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生产发展,即生产力标准


B.是否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


C.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壮大


D.是否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A)21.1984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上海、宁波、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沿海港口城市。


A.14个


B.15个


C.16个


D.17个


(C)22.中共十二大的主题报告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C.《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D.《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


(A)23.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A.《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B.《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决定》


C.《关于国营工业企业进行全面整顿的决定》


D.《关于实行承包经营制的决定》


(C)24.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概括为: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


D.中共十四大


(B)2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正式提出是在上。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


D.中共十四大


(B)26.1986年3月3日,王大珩、王淦昌、陈芳允、杨嘉墀四位科学家提出“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同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此计划后被称为“”计划。


A.星火


B.八六三


C.二一一


D.九八五


(C)27.1987年4月13日,中葡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确认中国政府于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A.1997年7月1日


B.1997年12月20日


C.1999年12月20日


D.1999年7月1日


(B)28.,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江泽民同志当选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A.1988年12月


B.1989年6月


C.1989年12月


D.1990年6月


(C)29.1990年9月22日,第届亚运会在北京隆重开幕。


A.9


B.10


C.11


D.12


(A)30.1990年12月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次年7月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这两所交易所的成立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市场的建立。


A.上海 深圳


B.上海 广州


C.广州 深圳


D.上海 北京


(B)31.1992年春,邓小平先后视察武昌、、、上海等地,发表了重要谈话,这就是著名的邓小平南方谈话。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是中国社会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标志。


A.深圳 广州


B.深圳 珠海


C.深圳 福州


D.珠海 广州


(B)32.邓小平著名的南方谈话发表于年。


A.1991


B.1992


C.1993


D.1994


(A)33.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社会主义计划与市场经济体制


C.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


D.社会主义贸易经济体制


(D)34.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是在。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


B.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提出的


C.中共十四大提出的


D.中共十三大提出的


(C)35.邓小平理论开始形成和发展的标志是。


A.1956年任中共中央总书记


B.1975年主持国务院工作


C.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1987年中共十三大


(B)36.199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根据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提出了战略。


A.可持续发展


B.科教兴国


C.西部大开发


D.人才强国


(D)37.1996年4月,中国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在上海共同签署协定,建立了组织。


A.中亚经济合作


B.上海文化交流


C.中亚科技合作


D.上海合作


(D)38.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将邓小平理论明确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文件是。


A.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政治报告


B.1997年江泽民同志在邓小平追悼大会上的悼词


C.1997年5月19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的讲话


D.1997年10月中共十五大政治报告


(A)39.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A.1997年7月1日


B.1999年12月20日


C.1993年1月1日


D.1997年7月7日


(B)40.中共十五大的报告主题是:高举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A.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改革开放


二、多选题(共25题)


(A,B,C,D)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


C.消除两极分化


D.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A,B,C)2.“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关系是。


A.经济建设是中心


B.改革开放是动力


C.四项基本原则是政治保证


D.经济建设是目的


(A,B,C,D)3.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A.民主


B.文明


C.和谐


D.美丽


(A,B,C,D)4.我国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革,是。


A.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B.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C.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A,B,C)5.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重要贡献是。


A.分析了当前中国的国情,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B.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


C.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


D.制定了一部有中国特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B,D)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共十四大内容的是。


A.清算了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


B.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C.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D.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A,B,C,D)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


A.中国最大的实际


B.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C.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和中国国情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D.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和根本出发点


(A,D)8.中共十五大规定了我国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部署,提出在1997年到21世纪的前10年这个时期,必须解决好的两大课题是。


A.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C.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D.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A,B)9.中共十六大提出,我们一定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进一步解决提高这两大历史性课题。


A.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B.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C.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


D.依法行政和执政为民


(A,C,D)1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标志着我们党对“三大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这“三大规律”是指。


A.共产党执政的规律


B.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


C.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D.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


(B,C,D)11.下列阐述正确的选项是。


A.中共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B.中共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方略


C.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


D.中共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A,B,C,D)12.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指。


A.树立全面的发展观


B.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C.树立协调的发展观


D.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


(B,D)13.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的集中体现。


A.唯物论


B.世界观


C.辩证法


D.方法论


(A,B,C)14.中共十七大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出了四点根本要求,下列属于四点根本要求的是。


A.继续解放思想


B.坚持改革开放


C.落实科学发展


D.转变发展方式


(A,B,C)15.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A.民主法治


B.公平正义


C.诚信友爱


D.没有冲突


(B,C,D)16.1981年9月30日,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叶剑英,在新华社发表谈话时,阐述了党和政府对两岸和平统一与两岸往来的一系列重要的政策主张,第一次明确两岸“三通”的内容,即由1979年的“通航通邮”与“经济交流”概括为“”。


A.通话


B.通邮


C.通商


D.通航


(B,C,D)17.胡锦涛在庆祝建党九十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9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集中体现为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这“三件大事”是指。


A.完成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实现了民主共和


B.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C.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D.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B,C,D)18.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回首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得出一个坚定的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下面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阐述正确的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


D.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A,B,C,D)19.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新形势下党面临的“四大考验”是执政考验、考验、市场经济考验、考验;“四大危险”是危险、能力不足危险、危险、消极腐败危险。


A.改革开放


B.外部环境


C.精神懈怠


D.脱离群众


(A,B,C,D)20.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加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A.党内监督


B.民主监督


C.法律监督


D.舆论监督


(A,B,C,D)21.中共十八大提出了深化、生态体制改革“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A.经济体制改革


B.政治体制改革


C.文化体制改革


D.社会体制改革


(A,B,C)22.中国梦的本质是实现。


A.国家富强


B.民族振兴


C.人民幸福


D.社会和谐


(A,B,C)23.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A.实现好


B.维护好


C.发展好


D.稳定好


(A,B,C,D)24.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内容主要包括:要改进调查研究,注重实效;;要精简文件简报,能不发的尽量不发;;要改进警卫工作,走进群众;要改进新闻报道,突出基层;;。


A.要精简会议活动,少讲空话


B.要规范出访活动,压缩随行


C.要严格文稿发表,少出著作


D.要厉行勤俭节约,廉洁从政


(A,B,C,D)25.中共十八大以来,下列被授予全国“时代楷模”荣誉称号的典型中是山东省的是。


A.新时期基层党员干部的优秀代表、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的好榜样——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退伍军人朱彦夫


B.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李登海


C.沂蒙赤子,改革潮头写担当——鲁南制药集团原董事长赵志全


D.我驻索马里使馆牺牲警卫人员武警临沂支队直属大队一中队战士张楠


三、判断题(共35题)


(B)1.1958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严重缺陷是片面强调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忽视了人的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


A.对 B.错


(B)2.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了没收、限制、改造的政策。


A.对 B.错


(A)3.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主要讨论的是经济问题。


A.对 B.错


(B)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包括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


A.对 B.错


(A)5.在中共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是在中共十四大上。


A.对 B.错


(B)6.为了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土地承包期限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延长50年不变。


A.对 B.错


(B)7.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最先进阶级的政党,代表的是工人阶级的利益。


A.对 B.错


(A)8.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以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


A.对 B.错


(A)9.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主要是有了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A.对 B.错


(A)10.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证明,“左”和右都会葬送无产阶级领导权。


A.对 B.错


(A)1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A.对 B.错


(B)12.“三面红旗”指的是“大跃进”、人民公社和“文化大革命”。


A.对 B.错


(A)1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始时间是1956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A.对 B.错


(A)14.在20世纪60年代初,毛泽东在读完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后指出,在我们的国家完成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艰巨的任务,需要100年以上的时间。


A.对 B.错


(A)15.毛泽东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商品生产不会导致资本主义。


A.对 B.错


(A)16.无产阶级专政与人民民主专政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A.对 B.错


(A)17.针对执政党的特点,毛泽东始终把坚持实事求是和密切联系群众作为党风建设的重点。


A.对 B.错


(B)18.与所有其他社会的基本矛盾一样,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具有对抗性的。


A.对 B.错


(B)19.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在中共八大上提出的。


A.对 B.错


(A)20.关系到党的整个事业和党的建设的决定因素是党的政治路线正确与否。


A.对 B.错


(B)21.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中共中央政治局。


A.对 B.错


(A)22.着重从思想上建党,归根结底是由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要求所决定的。


A.对 B.错


(B)2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规定,对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签订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一律宣布废除。


A.对 B.错


(B)24.1955年4月召开的亚非会议是第一次仅由曾经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和奴役的亚洲、非洲国家发起和参加的大型国际性会议,又称日内瓦会议。


A.对 B.错


(B)2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只需要工农联盟,不再需要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A.对 B.错


(B)26.社会主义社会的人民内部矛盾不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内部的矛盾。


A.对 B.错


(A)27.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讨论重大国际问题的国际会议是日内瓦会议,1954年4月26日至7月21日苏、美、英、法、中5国在瑞士日内瓦国联大厦举行。


A.对 B.错


(B)28.毛泽东提出了社会主义可以分为不发达和发达的两个阶段的思想。


A.对 B.错


(A)29.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A.对 B.错


(B)30.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起来是在农业合作化基本完成以后。


A.对 B.错


(A)31.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反对社会主义制度、反对党的领导的右派分子确实存在。


A.对 B.错


(A)32.中国人民民主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重要标志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A.对 B.错


(A)3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A.对 B.错


(A)34.中共八大指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国内的主要矛盾已不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矛盾。


A.对 B.错


(A)35.中共九大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


A.对 B.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