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公司注册 >

银行资产部门是做什么的(银行资产处置部门具体是干什么的)

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大家普遍关心的都是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问题。目前三大攻坚战、脱贫攻坚、环境治理都已明显好转,但金融风险防范尚未见到根本性变化,区域风险和中小金融机构风险仍不容忽视。


我认为,中小银行不应在负债端过多增加主动负债,也不应在资产端增加同业配置和资产交易。中小银行在同业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主动负债意味着高成本,而同业资产配置则意味着低收益,这种商业模式是不可持续的,甚至可能产生收益倒挂。


从交易能力看,这种路径非常考验银行的支付清算能力、托管能力、债券承销能力和金融市场交易能力,而这恰恰是小银行的弱项。即便是我国的大型银行,在这些方面也与欧美主要银行存在相当差距。


基于2021年数据,从绝对额来看,我国大行的托管业务只有欧美五大银行的40%左右,支付清算只相当于欧美五大银行的40%左右,债券承销只有欧美五大银行的1/3。从资产占比来看,西方银行托管业务是表内资产规模的4.4倍,而我国大行的托管业务占比不足50%。


大型银行在具备清算优势、系统优势、人才优势的情况下,尚没有完全做出特色,小银行可能更难以做出成效。因此,研究中小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首先要把中小银行的相对优势分析透彻。


研究中小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应该关注三个“分化”。


一是转型过程中,大小银行公司治理能力的分化。中国经济增长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过程中,一些风险也逐渐暴露,中小银行原来被掩盖的问题可能逐步凸显。在当前阶段,公司治理尤为重要,特别是委托代理、关联交易、大股东掏空小银行等问题。公司治理与资产负债管理其实是“道”与“术”的关系,“道”如果走歪,“术”做得再精巧也无法解决问题。因此,小银行的公司治理问题不容回避。


从监管角度,要明确关联交易、集中度、单一敞口要求的标准。我们曾参与托管包商银行,发现很多监管要求在包商银行形同虚设,这就是公司治理出现了问题,甚至是企业文化、公司文化有问题。针对此类现象,要从公司治理层面进行解决,仅靠资产负债管理无法奏效。


二是利率下行期,大小银行风险管理的分化。大银行不良率低、拨备覆盖率高、资本充足率高,而小银行则恰好相反。在利率下行期,特别是利率收窄的情况下,小银行的问题更加凸显。因为小银行的负债端成本更高,资产端要保证收益就必须进行信用下沉,要服务部分大银行不愿意服务的中小企业。而信用下沉对银行的风险定价和风险管理能力要求更高。如果风险管理不能同步提升,小银行的发展将面临挑战和风险,资本充足率的问题也会更大。


三是数字经济时代,大小银行科技能力的分化。大银行具备实力和规模优势,在系统开发方面投入很大,与国际银行的技术差距不大。但小银行在规模、人力、技术等方面处于弱势,与大银行的差距可能会越来越大。在数字经济时代,科技水平不足会使小银行在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进行风控和资产负债管理时面临严峻挑战,“小米加步枪”可能无法解决数字经济时代的问题。


最后,再提三点建议。


一、加强中小银行的公司治理。现在很多小银行的法人代表、董事长由地方政府派出官员担任。虽然这些官员在公务处理方面经验丰富,但银行管理的专业性非常强,需要管理者对风险、对市场保持高度敬畏。建议对地方银行高管、法人代表进行风险成本教育,通过亚洲金融危机、次贷危机、包商银行等案例,引导他们改变观念,充分认识风险,扭转中小银行激进的风险偏好。监管部门要给予强有力的指导和约束,既要有容忍,也要有硬约束。在不良率方面,监管可以提高容忍度;但在资本充足率、流动性管理、任职资格方面,建议监管设立一些硬性约束。


二、明晰中小银行的角色定位。中小银行设立的初衷是服务社区经济、服务小微企业。一家银行只有向下扎根,才能向上发展。社区经济和小微企业是中小银行最熟悉的环境,也是最佳的服务半如果舍弃自身优势去做金融市场同业业务,可能不利于中小银行的能力培养和客户群体培养。目前监管也鼓励中小银行做好小微企业的业务。央行有两项直达工具,财政也针对小微企业、普惠金融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如果中小银行能做好普惠金融,收益可能会比做其他业务更多。


三、鼓励大小银行间开展科技合作。数字经济时代,中小银行不能简单采用线下方式来服务社区、小微企业和个人,成本会相对较高。应通过大数据精准画像、精准营销、精准风控做好小微和普惠金融业务。然而,其中存在系统开发的问题——系统开发的投入大、周期长、花费高,中小银行没必要做重复建设。


至于小银行是否需要自行开发核心系统,这一问题另当别论。但至少在风控模型上,中小银行采取合作模式的成本更低。因为中小银行的样本量和时间跨度有限,即使做出模型,其准确性也无法经受住考验;而大银行的时间跨度长,样本量大,风控模型会更精准。因此,建议采用大小银行合作的方式来有效解决科技赋能的问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