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公司注册 >

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长春(长春市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管理暂行办法)

近年来,随着长春市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停车位供不应求,停车难已然成为城市“成长的烦恼”。尤其是商圈停车难,已经成为困扰市民的难题。


蓝色收费公示牌上显示,管理单位是长春城投智慧城建科技有限公司, 收费路段为桂林路(同志街至牡丹街),收费标准为8:00—18:00按时收费,30分钟内免费,1小时收费6元,1小时后每30分钟加收3元,每日最高收费40元。晚8:00至次日早8:00免费。


公示期从7月26日开始至8月13日结束。


“商圈停车收费为了规范停车,能够理解。那么,在非重要的商圈位置停车收费,目的是什么呢?”中国吉林网注意到,此次,路内泊位收费的路段还包括湖西路,从湖西路到红旗街商圈中心有1公里左右的距离。


此次批复的收费区域为,红旗街区域4个路段418个停车泊位、桂林路区域8个路段360个停车泊位。其中,包括红旗街和湖西路四个路段,分别为工农大路-同德路、同德路-湖西路、红旗街-开运街、延安大街-红旗街;桂林路、立信街、隆礼路、牡丹街八个路段,分别为人民大街-同志街、同志街-牡丹街、新民大街-工农大路、自由大路-隆礼路、百汇街-人民大街、立信街-百汇街、长庆街-同志街、隆礼路-桂林路 。


目前,公示期已过,还没有收费的迹象。到底收费一事能不能执行?


中国吉林网从相关部门获悉,正式收费预计将从9月底开始。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在政策出台前不便透露相关内容。而在公示期间,接受社会监督。在正式文件出台前,任何单位和个人收费行为都属于违法行为,可以向政府部门举报。


这事 听听评论员怎么说?


观察评论员:收费是趋势,要考虑公平合理性


“商圈停车收费是大势所趋,但是,在收费过程中要让市民真正感受到必要性、合理性和公平性。”针对商圈停车收费的问题,观察评论员徐源鸿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徐源鸿认为,商圈停车位作为城市公共资源本身具备一定的稀缺性,城市公共资源的公益性和共享性决定着,商圈停车位必然不能成为少数商圈商户占有公共资源的理由,因此,需要城市管理者及主管单位能开拓出更多的停车位资源来满足需求。避免长期侵占商圈停车位公共资源的现象,也需要更多合理的方式方法,比如限时收费,峰谷收费等收费方式,也能引导市民规范停车。


商圈停车收费这个话题的本质是城市公共资源配置及有效管理的方式方法问题,更会直接影响到城市社会福利的水平,也是有效提高城市福利的手段,因此,商圈停车收费在这一层面是大势所趋,而且国内主要省会城市早已实施商圈停车收费,长春已是滞后状态。


另外,停车位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多方协同的生态系统,必须有效避免社会性组织承包从而影响百姓福祉的利益,一定是公开透明,对商圈商户的优惠条件是可以探讨的。


这样,能让市民真正感受到必要性、合理性和公平性,能引导长春作为省会及文明城市的示范作用。


解决停车难 都做了啥?


停车难的问题到底怎么破解,仅仅靠收费能解决么?其实,近年来,为改善城市停车问题,长春市一直在尝试多种努力。


中国吉林网梳理发现,自2015年长春市政府停止中心城区部分街路停车收费以来,长春市商圈恢复停车收费的消息不断。


2018年,长春市发改委就曾就《二环内试点区域停车泊位及“两横三纵”快速路桥下停车场运营管理方案》公开征求建议(以下简称《方案》),再次引起社会各界对停车收费的关注,但并未公布征求方案的最终结果。


近年来,长春市兴建了数十个公共立体停车场项目,缓解了城区重点路段的停车压力。仅今年就有南部新城5个立体停车场要投入建设,经开区的会展中心附近的一个立体停车场已经开工建设。


另外,今年5月、8月,长春市发改委分别批复了关于长春市快速路桥下70个停车场泊位停车收费标准和关于长春市快速路桥下36个停车场泊位停车收费标准。


“白皮书”释放怎样的停车布局信号?


中国吉林网注意到,自从快速路桥下停车收费以来,在快速路下面停泊的车辆明显减少,那么,这些车又停哪去了?占用了哪里的停车资源呢?除了靠停车收费,还有什么能解决停车难“病根”的方法么?


中国吉林网从长春市城市交通发展白皮书2020版获悉,在城市停车规划上,未来几年,将结合机动车停用的特征和停车资源分布特性,制定差别化停车管理政策,完善停车泊位规划配置标准,加强停车设施的社会共享。


科学划定三类停车调控分区,实行不同的泊位供应政策。其中,1类区域是公共设施供应相对充足的重点商圈,实施泊位严格控制。根据“区域、时段、路内外”等不同类别,深化差别化停车收费管理机制;2类区域是公交设施相对较好的二环以内区域,实施泊位一般管控政策;3类区域是公交设施配套一般的外围地区,实施泊位宽松政策。


同时,根据城市发展要求交通管理状况,根据对路内停车泊位实行动态评估,及时撤销或调整路内停车泊位;鼓励居住区周边公建设施停车错时共享;加大公共停车场、结合轨道交通同步完善停车换乘(P R)设施。


也就是说,对于桂林路、重庆路、红旗街等1类区域,停车收费在所难免,而且,还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撤销路内停车位。


未来,城市停车向差异化、精细化停车管理,同时,鼓励停车资源共享,兴建产业化停车场等发展信号,共同营造良好的停车环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