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公司注册 >

他切断保险中间商赚差价(悵玸笢潔妀岆祥岆珩蚻船歎)

◆小雨伞创始人徐瀚有过多次买保险的经历。


导语


“你不知道怎么去理赔”,虽然最后获得赔偿,但他感到保险行业“理赔体验非常糟糕”。


回国后,他创立了小雨伞保险。小雨伞保险是一个互联网人身保险特卖平台,通过和保险公司合作来定制保险,保险种类主要是人身健康险,涉及住院、体育、医疗、重疾、人寿等。


目前,小雨伞已有50多个保险种类,注册用户数150万。



注:徐瀚承诺文中数据无误,为其真实性负责,铅笔道已备份录音速记,为内容客观性背书。


互联网保险


2013年年初,徐瀚在美国杜克大学商学院交换期间,曾研修美国医疗健康课程,“从那时开始关注到互联网保险”。回到香港后,他发现“很多人来香港买保险,需求很大”。


回想起之前多次购买保险的经历,徐瀚发现,由于保险条款晦涩难懂,以及代理人销售过程中的一些误导,“买保险时业务员描述的情况,和若干年后看到的完全是两样的”。


同时,徐瀚坚信“随着消费升级,整个社会的销售会从线下向移动互联网端转移”


于是,徐瀚思考能否在互联网上卖保险:“互联网是否能作为一种交付方式,把好的保障产品交付给使用人,并且通过简单透明的平台,没有业务员参与,而是让消费者自己选择。”


徐瀚打算做互联网保险交付平台,为了“让团队互联网的短板丰富起来”,2014年8月,经腾讯校友介绍,徐瀚在一个咖啡厅见到了时任腾讯产品经理的光耀,经过2个小时的交流后,他们确定对方是彼此寻找的创业伙伴。


“光耀是互联网出身,少有接触线下行业,而保险是非常线下的,正好我本人有过几次创业经历,对线下比较熟悉。”


一开始,他们没想好该从哪方面入手。“从核保、核赔、理赔、服务哪个链条切入?是在现有保险的产品基础上做比价模式,还是做保险产品的内容运营?”


两人定好要做互联网保险特卖平台,筛选传统保险产品,将之搬到线上。


“第一,直切交易,保险交易要在平台完成;第二,我们为客户在选好某一品类的产品,减少用户的选择成本。”


2015年1月,两人成立了小雨伞保险。


小雨伞1.0上线


有钱以后,团队招兵买马,大家的讨论很快锁定一个方向:保险交易。


“建立简单透明的互联网保险平台,客户在线购买产品和后续服务,而且产品设计、核赔核保、理赔等环节全部线上完成。”


“我们得自己设计保险产品。”徐瀚认为,将现有的保险产品拿到线上卖,目前已有公司在做,而且通过传统的代理员引保渠道销售,消费者真实需求不能很好地被反馈到保险公司。


然后,团队考虑从哪类保险产品切入,“车险还是财险?”


车险作为一种刚需保险产品,利益很诱人,“但很难切入”。因为既有的销售渠道,如4S店,已经把其中的利益分得比较透彻,“在互联网上销售存在短板”。而财险主要涉及线下,“不是互联网的玩法”。


光耀在腾讯有过电商经验,认为自己对人的把握有一定心得,而人最旺盛的保险需求在于人身健康。


最终,团队将方向确认为人身健康方向的保险,涉及住院、医疗、重疾、人寿等。


小雨伞保险最初对接的是平安保险的一款老年人骨折险,“受保年龄被提高到85岁”。


“年龄提高至85岁后,风险就更难控制,保险公司不愿买账”。但小雨伞团队利用数据论证理赔的可能性——通过互联网分析人群特性,描述人物画像,和该保险产品的受众人群进行对比,从而排除理赔可能性大的用户。


“我们制定了大量的数据报告,用来说服保险公司 ”,最后平安保险认可了小雨伞团队的方案。2015年6月,小雨伞保险1.0——保障至85岁老人的意外骨折险上线。


2C2B


小雨伞1.0上线后,团队针对小孩、父母、朋友的父母三个维度不断设计产品,合作对象是国内知名的几家保险公司,如平安、中国人寿,平均每周推出一款,“迅速把产品线丰富起来”。


随即,徐瀚发现了一个问题,用户购买保险的频次太低,“可能买完一个保险,一年都不跟你互动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小雨伞联合平安保险、腾讯运动,推出了“动力保”。


◆小雨伞团队


“动力保”记录用户的运动步数,根据当天的运动计数返还红包,如果用户受伤了,会得到一部分的医疗补偿。“动力保”的保费是1元钱,每日一买,改变了保险低频的困境。


“通过高频买保险,用户开始和我们互动”,部分用户接受了这种保险理念后,也会到小雨伞平台去购买其它保险。现有50多万用户购买“动力保”。


除了微信运动,小雨伞还联合妈咪知道等场景平台设计新产品。徐翰认为,这些B端场景平台本身有保险需求,而需求是差异化的,小雨伞会根据需求定制保险产品。


而相比于传统的保险公司,小雨伞除了能运用互联网技术,加快响应速度,还有集中采购、降低成本的优势。


目前,小雨伞和100个B端平台合作,定制出400个保险产品。


下一种保险模式?


大数据保险和“保险 ”,是小雨伞互联网保险两个重要战略。


运作“动力保”的同时,徐瀚团队尝试用大数据方式做保险,“我们会通过搜集大量的人群运动数据、体能特征,再通过这些数据定义每个人的保险”。


例如,小雨伞和“发烧总监”联合推出的“少儿发烧保”,小雨伞团队通过分析购买“少儿发烧保”用户的数据去捕捉这些用户的发烧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记录整合,去制定出更多好的保险产品。


“保险 ”的制定基于徐翰对于保险行业深刻认识:“保险一开始是双输的,用户因为生病拿到赔偿不开心,保险公司因为赔钱也不开心,我们想做的是让双输的局面变少一点。”


小雨伞于今年3月推出保险 疫苗服务,其中一款是和卓正医疗合作推出的女性防癌险 女性HPV疫苗。


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注射疫苗后,投保人患疾病的可能性减少,赔付率降低,“保险公司自然会给我们优惠”;而对于消费者来说,保费价钱优惠,还能同时享受到注射疫苗的服务。“是双赢的局面。”


4月,小雨伞还据此推出了家庭联合保险、团险 体检服务。


接下来,徐瀚将扩容团队,切深现有保险种类。比如团队会利用大数据,让小雨伞今年5月推出的“敢保险”在体育保险领域切得更深。


/The End/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