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公司注册 >

组长倒卖转让土地使用权判决(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无罪判决)


检察官是如何办案的?



案情回放


2010年1月,嫌疑人林某某作为武夷山市B镇水秀村村民小组组长,召集村民会议,经村民大会通过将本村的一块沙洲地以65万元价格卖给本组村民甲及甲的朋友乙、丙等六人,并在合同中约定该地块卖给甲乙等人后,地块上的所有权利由甲乙等人享有,期限为永久。



2016年4月,甲乙等六人又将该地块以325万元的价格转卖给商人郭某(化名),郭某在该地块上挖掘了游泳池、种植果树、制作园林景观等。后武夷山市国土资源局在办案中发现该地块被非法处置的情况,并于2017年2月将该案线索移送武夷山市市公安局。武夷山市公安局于2017年3月立案侦查,后以非法转让、倒卖土地罪将林某某及甲、乙等六人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


经鉴定,这块被非法转让、倒卖的地块面积为31.66亩,其中设施农用地21.61亩、内陆滩涂9.06亩、公路用地0.38亩、其他草地0.38亩、河流水面0.1亩、其他林地0.14亩。



承办检察官 郑悦


土地类案件有一定的隐蔽性,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由于涉案土地的位置偏远,一些土地被非法处置后很长一段时间不能为外人所得知,于是,在审查此类案件时,首先,要先审查该类案件的诉讼时效。


审查要点一:诉讼时效如何确定?


以本案为例:涉案人员林某某非法转让土地的时间为2010年1月,公安机关立案时间为2017年2月,参考非法转让土地所有权罪的刑罚,65万元的非法收益对应的量刑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土地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三、第四款,属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罪中的第一档量刑,即其法定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其犯罪追诉期限为5年。


本起案发时间为2010年1月19日,公安机关立案时间为2017年3月3日,已过诉讼时效,依据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不追究刑事责任。


审查要点二:是否违反土地管理法?



《土地管理法》规定:


第二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


第十一条 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县级人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使用权..


第十四条 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本经济组织的成员承包经营,从事种植业….土地承包经营期限为三十年…


第十五条 由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承包经营,从事种植…


由本集体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承包经营的,必须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并报乡或镇人民政府批准。


承办检察官认为在办理此类案件时,首先要分清涉案土地是国有土地还是集体土地,并找到《土地管理法》中的相应法条进行审查。


以本案为例,本案涉及的是农村集体土地,《土地管理法》中对集体土地的规定如上所述,林某某及甲乙等六人转让土地使用权的期限为永久且均未获得乡镇人民政府批准,均违反了《土地管理法》。





审查要点三:违法所得如何认定?


承办检察官认为,非法转让土地所有权的违法所得认定可以参照《国土资源局违法行为查处工作规程》实施: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违法转让的,违法所得为当事人转让全部所得扣除当事人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成本和对土地的合法投入;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违法转让的,违法所得为当事人转让全部所得。


本案中,甲乙等六人系以非法的方式获得该土地,与郭某签订的合同转卖后获得了325万元的价款。因此,325万元应当全部作为其六人犯罪的所有违法所得,而不得扣除其六人在购买该土地时花费的65万元。



多次到国土局调阅资料


由于没有太多的经验可借鉴,承办检察官郑悦也是首次办理此类案件,秉着严谨办案的态度,她与武夷山市公安局经侦干警多次前往武夷山市国土资源局就“国有土地与集体土地权属证明”等问题咨询国土资源局专业人员。通过到国土资源局查找相关稽查方面的资料,了解了国土局发现案源的情况以及稽查的过程,并列席国土资源局会议,就此案与多方展开探讨,


实地勘察涉案土地


办案期间,检察官郑悦在该村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涉案土地,实地了解了该地块被破坏的情况及使用现状。




检委会汇报


8月30日,承办检察官将此案上报检委会,对超过诉讼时效和不得认定为非法转让地类进行排除。经过我院检委会研究决定,对犯罪嫌疑人林某某作法定不起诉处理。


目前,我院已将其中六名达到起诉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起诉至武夷山市人民法院,等待进一步审判。




■ ■■■■检察官


提醒


我国《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土地属于国家或集体所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国家允许在相关土地管理法规的规范下依法转让土地使用权,对违反规定非法出让、倒卖者也绝不姑息。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为了牟取暴利,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既侵犯了国家土地管理秩序,又损害了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