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公司注册 >

重庆市潼南县地方税务局(国家税务总局梓潼县税务局)


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税务部门坚持扶贫先扶志,帮助贫困地区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让帮扶村有了种养殖产业基地,旧貌换新颜;帮助贫困户办小店、做生意,燃起他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热情。这些税务扶贫的小故事,每一个都充满暖意。


潼南区税务局驻村第一书记陈又麟(左二)入户为村民讲解产业发展规划及土地入股优势,号召村民加入柠檬产业发展。唐浩/摄


潼南区税务局驻宝盖村第一书记陈又麟(左一)到重庆市潼南区壹圣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柠檬种植基地察看柠檬种植及挂果情况。唐浩/摄


2016年,国家税务总局宁陕县税务局驻村扶贫工作队来到油房村,税务干部屈昭雪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在摸底工作中,李志林的情况被驻村工作队记在了心里。得知李志林想扩大袋料香菇种植规模,但是苦于没有资金,驻村工作队帮他申请了脱贫贷款5万元,并多次邀请县农技站的专家指导李志林种植技术。


合作达成后,李志林成立了合作社,拿出全部积蓄建设鹿场。宁陕县税务局捐赠了2万元资金,油房村将村集体资金22万元入股作为启动资金。2019年5月,占地1875平方米的鹿场建成,首批领养梅花鹿15只。鹿场建成后,宁陕县税务局及驻村工作队第一时间收集资料、完善手续,及时向县农水科技局申请标准化鹿场建设补助,先后为李志林争取到补助资金16.3万元和残疾人创业就业奖补资金5000元,为李志林后期扩大领养梅花鹿规模提供了资金保障。


徐达忠夫妇原本在上海打工,2013年10月,徐达忠父亲罹患胃癌,不得已夫妇俩回到家乡——甘肃省永登县元山村。


在徐达忠注册为个体工商户时,帮扶干部陆小燕手把手教他进行税务申报,帮助清理生产场所,办理食品卫生许可证,让小作坊走向了正规化经营。从昔日的流动摊贩到如今渐渐有了稳定的客户,走街串巷的叫卖变成了按订单生产、送货上门,为满足送货需求,三轮车也换成了两辆面包车。每逢夏天的订单高峰期,日营业额可达1000元,徐达忠夫妇凌晨一点就得起床备料。


贫困渐次落幕,村庄实现蜕变。2019年,兰州新区税务局对口帮扶的史喇口村、元山村5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徐达忠不仅还清了贷款,生活条件也随之改善,住房从80多平米变成240多平米。“现在我的年收入也有十来万元了!”徐达忠笑着说。


来源:新华网、中国税务报、中国日报网


点击下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