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公司注册 >

航企悄然恢复与去哪儿合作 跨年分手大戏即将收官?

7日早晨,时刻新闻记者在去哪儿网上搜索从长沙至上海的机票,发现国航的去哪儿直营旗舰店已经悄然上线,代理方退改签规定也开始遵照航空公司统一标准。

红网长沙1月7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姚冶)跨年刷屏的航企联手“封杀”去哪儿大戏目前已见尾声,“相杀”的主角们又“相爱”了。

继昨晚去哪儿网公开发表声明,态度谦恭地表示已展开自查并“将积极配合航协和航司”后,时刻新闻记者于7日早晨发现,国航已经悄然恢复了在去哪儿网上的直销旗舰店。

去哪儿网向航企服软:已展开自查并规范机票销售

航空公司封杀去哪儿 OTA与线下资源方的“相爱相杀”

去哪儿妥协,国航率先“和好”

去哪儿网在出具给时刻新闻的声明中表示,已经向平台上全部代理人下发公告,要求按航空公司规范进行机票销售以及提供退改签服务,违者将采取罚款、下线等处罚,严重者永久拉入黑名单。并表态,“去哪儿网与航司目标一致,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旅客。”消费者在购票中发生问题,将继续执行先行赔付。

记者在去哪儿网上尝试查询1月12日从长沙飞往上海的航班,发现国航直营旗舰店已经上线,且代理商票价均未高过旗舰店票价,退改签手续费说明也与航空公司规定相同;低至1.5折的东航航班,票代方或明确退改签“只退基建和燃油费”,或注明“以航空公司规定为准”,此前“以代理方规定为准”字样已经清除,五花八门的套餐也变成了仅以“机票 保险”为主。

照这样看,这场跨年“大戏”是供货方胜出了。其他航空公司恢复合作或只是时间问题。

携手刷屏,皆为利往

同以往的在线旅游“手撕”大战异曲同工的是,这场携手刷屏的“闹剧”持续一周,高潮迭起,已经赚尽眼球。

不同的是,此次身为供货方宣战的是坐拥民航资源的几大航企,甫一发难便引起舆论震荡,在影响市场的同时更多了些政治色彩。被关闭旗舰店影响有限,但企业声誉受到重挫,伴随着股价暴跌、人事变动,网友“寻风者”评价,这几天日子最难过的怕就是去哪儿网了。

第三方机构“航旅IT圈”数据显示,在机票领域,去哪儿的访问率高居在线旅游网站榜首,并远高于航空公司,占全部在线旅游网站访问率的56.12%。

但实行多年的代理人制度却让航空公司如鲠在喉。民航管理局曾提出,“提直降代”是未来一段时间航空公司必须完成的目标。国资委亦设定了“2016年将直销比例提高至50%”的要求。同时,航企也确实需要减少代理支出以增加利润。今年,四大航收紧票代的返点和分成已经使机票代理行业迎来了一轮大洗牌。

旅游专家、中国旅游未来研究会副会长刘思敏博士告诉时刻新闻,除了政治因素,商业利益也是其中症结之一。据估算,航空公司直销比例每提高10%,就意味着降低10亿元的分销费用,不排除航企通过打压去哪儿推动自身直销比例上涨;而去哪儿最近实施的“穿山甲”计划和搜索比价这两种商业模式,对于消费者而言能够便捷地买到低价机票,但却触动了航空公司的利益。

“航企的举动其实影响的是市场信心,试图通过舆论打击去哪儿网以达到削弱OTA的目的,其核心就是‘引导用户去他们的官网’。”

在线预订槽点满满,旅客也需理性

2015年12月31日,也就是在南航、海航宣布暂停与去哪儿合作的当天,中航协已发布通知,要求各网络机票平台、航空运输销售代理企业严格执行航空公司规定,“严禁加价销售、严禁以捆绑销售的形式篡改机票使用条件、不得向消费者开具虚假行程单、禁止代理企业销售价格与使用条件不相符的机票。”

在此次6天时间内先后宣布与去哪儿冻结合作的航企声明中,暂停合作的原因几乎都是“收到大量旅客在去哪儿网的投诉”。

看了这些声明,有网友表示自己简直“尴尬癌要犯了”。因为从机票、酒店到线路,消费者在在线平台进行预订时,长时间联系不上客服、多收退改签费用、航班取消不及时通知、退回费用石沉大海等“槽点满满”的体验已数不胜数,更不是去哪儿一家的问题。即便消费者都在航空公司官网上订票,航企能保证给出多好的售后服务?

在一项由红网公布的旅游投诉统计中,2015年,投诉在线旅游电商的占比16%,超过线下旅行社。去哪儿、携程、阿里等在线平台和航空公司都是被投诉的重灾区。

再回到高价退改签费的问题,刘思敏提示,“甘蔗没有两头甜。所有的机票都是有使用条件的,不同价格有不同的退改签规定,这一点上航空公司官网、OTA、机票代理订票都是一样,只要有充分提示,便不算欺诈。买便宜机票就应该承担退改签费用过高的后果,消费者订票时务必要看清楚,免得给出行带来不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