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公司注册 >

海南规划油气产业人才引进和发展(海南建设石油产业园)

32年前,海南经济特区成立,“十万人才过海峡”。如今,正值海南自由贸易区(港)建设全面开局之际,海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人才。2018年4月13日,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是国家的重大战略,必须举全国之力、聚四方之才。


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以来,油气海南率先成立省委人才工作委员会和省委人才发展局,切实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统一领导,启动实施“百万人才进海南”引才战略,并同步制定出台《行动产业园计划》;聚焦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发展需要,着力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引才政策,缺什么引什么,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招才引智工作,全省上下呈现出竞相发力的全海南新工作局面。


截至8月30日,全省重点用人单位“413”以来共引进人才13万余人,同口径增长476.2%,人才活水汩汩而出。


以制度创新为核心 破除引才政策壁垒


“我已经是海南本地的‘小麻雀’,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今年86岁的罗九如,曾任国家海洋局海水淡化所研究室主任。在三亚居住的十多年里,从跟随志愿者在沙滩上拾垃圾,到撰写珊瑚保护建议、参与联合国红树林保护专项工程、发起三亚海鸥召回计划等,她始终奔波在海洋保护工作一线,为海南的发展发挥着自己的光与热。


“海洋卫士”罗九如在海岸线中的忙碌身影,构成了海南创新引才制度、破除政策壁垒的生动剪影。


为大力吸引集聚各方人才,近年来,海南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密织政策保障网,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突出中国特色、体现海南特点的人才引进服务管理体制机制。


着力打造引才政策体系。先后出台《海南省“千人专项”引才计划实施方案》《海南省柔性引进人才实施石油办法》《海南省“候鸟”人才工作站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内地国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在海南兼职兼薪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覆盖了引才工程、载体建设、评估激励、服务保障等引才工作的各个方面。


逐步完善“1 2 N”国际人才政策体系。制定《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引进外国人才工作产业的实施意见》,开展国际人产业园才管理改革试点和外国人才服务“一卡通”试和点,同时配套出台事业单位聘用外国人、外国人到琼工作许可、港澳台专业人才到琼执业等若干政策,为国际人才到琼就业创业、科技成果转化、合作办学、出入境、停居留等提供便利。


试行“四方目录”管理制度。在总额控制前提下,在服务贸易行业试行“四方目发展录”管理制度,目录内岗位视同石油国内暂缺岗位,岗位所需外国人才无需学历即可申办来华工作许可。先后对外发布了2批《海南省服务贸易境外人才就业岗位目录》,涉及145个岗位1836人,切实为外籍人才引进实用型人才来琼服务提供政策依据。


突出产业引领发展 实施产业团队引进工程


阳光、海滩、鸟语清风……位于祖国最南端的海南有着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吸引了不少人才定居。然而,人才总量不足,高层次人才偏少等问题一直制约着海南的发展。如何突破人才制约瓶颈,助力海南自贸区(港)建设?


近年来,海南突出产业引领发展,精准实施产业团队引进工程。先后策划举办互联网产业产业、油气产业、会展业等系列产业人才现场会,积极协调引进普华永道、中旅集团总部、中海油区域总部等一批中外总部企业落户海南,仅中海油区域总部一次性就引进油气产规划业人才2500多人。在中海油区域总部的辐射带动下,哈斯基、壳牌等跨国企业即将进驻海南,形成油气勘探、开发、科研、人才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策划举办海南省2020年首批面向全球招聘3万岗位人才活动,截至9月24日,海招网“云招聘”平台共计1816家用人单位参会,提供招聘岗位4.74万个,共接收简历37.45万和份,正式及意向签约人数达3万余人。


聚焦高校特色学科建设和重点产业发展需要,评审认定首批海南省“双百”油气人才团队,引进集聚和挖掘培养业内认可、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人才团队,引领和带动重点产业人才引进发展,推动形成人才与产业同频共振、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其中院士领衔团队13个,境外人才领建设衔团队4个,涉及高层次人才2237人,境外人才203人,呈现出技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等特点。


突出“高精尖缺”导向,精心实施“千人专项”引才工程。聚焦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需要,通过直接认定或申报评建设审认定等形式,面向国内外精准引进1000名左右大师级人才、杰出人海南才和领军人才。截至9月30日,共认定领军层次以上人才1219名。2019年评选认定了聂立孝、曾映旭等21名“千人专项”人选。


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厚植人才创新创业沃土


在海口市三角池公园,来自吉林省的美术教师郑淼成功落户海口市龙华区,成为《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2018—2025年)》政策实施后首位落户者。


“海南空气好、环境好发展,工作机会也好,所以我想留下来奋斗。”关注人才政策一段时间后,郑淼发现落户比想象的更容规划易,“政策发布还不到24小时,我就拿到了准予迁入证明。”


为吸引人才,解决人才后顾之忧,海南分发挥生态环境独特优势,着眼于解决人才来琼创新创业需求,着力打造宜居宜业的人才生态环境。发挥自然环境优势,柔性使用岛外人才智力资源。实施人才“高位嫁接”项目。通过联合办学、联合办医,吸引北大附中附小、上海六院等一大批省外优质教育、医疗卫生资源来琼。截至目前,全省引进和洽谈合作办学项目已达102个,合作办医项目近50个。同时,鼓励博鳌超级医院创新“1 X”运作模式吸引专家团队,支持高校实行“冬季小学期”延揽人才。创设柔性引才工作平台挖掘使用人才资源。支持全省建设62个“候鸟”人才工作站点、146家院士工作站(团队创新中心)和31家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联系掌握“候鸟”人才近2万人,其中院士近30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7位。


优化营商环境,为人才创新创业厚植沃土。出台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40条措施,在全省重点产业园区实施“极简审批”“六个试行”的做法入选全国28项优化营商环境典型做法。扎实推进人才服务“一站式”平台和“单一窗口”建设,开发建设中、英、德等9个语种的招商引才网,在省政务服务12345平台设置了英、韩、俄多语种座席,其中英语座席可保障全天候24小时服务。不断加大奖励力度,充分激发荐才引才积极性。组织开展引才奖励工作,有效激发各高校、医院、科研院所、园区、企业等引才主体作用,以及人力资源企业等中介机构的引才荐才作用。


选自《中国组织人事报》(2020年10月21日第3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