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公司注册 >

企业社保入税的税务筹划(社保入税企业如何进行缴纳)



责编|徐慧娟


排版|唯石


分享|有技财税测评 有技财税




关注【本头条号】更多纳税筹划内容与你分享!私信“方案”送您分行业税筹方案。




精彩回顾


这个“有技杯”财税实操的战队赛,设大奖,要夺取


签订合同的税务筹划与风险管控(下)



目录


1、非全日制劳动合同关系


2、劳务用工


3、劳务派遣


4、外包


5、平台用工


6、内包




客观地说,社保入税后征管力度大了很多。企业如果完全根据法律规定依法缴纳社保,企业会面临大幅度的成本增加,不堪重负。很多企业抱怨无力承担,如果真的依法缴纳社保,企业就要关门了,员工就要失业了,那还有意义吗?又或者,员工也不愿意缴纳社保,那该怎么办?


想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从源头解决问题。社保入税,说的是社保缴纳的问题。如果根据规定,企业无需缴纳社保或者可以少缴纳社保,这个问题就解决了。而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也是就说,如果双方不再形成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常规劳动关系,就可以不用缴纳社保。这就需要企业对内部用人的机制进行重新设置,构建多种不同的灵活用工模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组织重启”以及“灵活用工”。


1、非全日制劳动合同关系

这种用工模式和劳动关系不同,它也属于劳动关系,所以社保还是要缴纳的,但是可以只缴纳工伤保险,除此之外,它还有明确的特点:


第一,双方可以随时终止合同,不需要支付任何经济补偿;


第二,工作时间每天平均不超过4 小时,每周不超过 24 小时;


第三,不得约定试用期;


第四,工资支付周期不能超过15 天;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小时工资标准。


【小贴士】注意书面约定工作时间。非全日制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工作时间,一旦工作时间没控制好,就会被认定为全日制用工。


2、劳务用工

这种用工模式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不属于劳动者的用工,比如实习生,已经享受养老保险的退休返聘,这种因为身份原因,被认定为劳动关系的可能性较小。


还有一种情形就是身份是劳动者,但是双方是个人劳务承包关系。比如公司找着一个下岗员工承包公司绿化,要求他根据领导要求每天定时浇水施肥。这种情况下,风险较大,一旦没有操作好,符合了劳动关系的三要素,就会被认定为劳动关系。


【小贴士】(1)尽量找非劳动者,比如实习生、已享受养老保险的退休人员;(2)不搞公司员工内部承包;(3)不对其进行管理;(4)购买必要类保险降低工伤风险。


3、劳务派遣

劳务派遣虽然不属于劳动关系,但是由于政策原因,特别是 2012 年之后,不仅成本很高,风险也大。从政策上来讲:


第一,劳务派遣受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三性限制;


第二,比例限制,人数不能超过员工总数的 10%;


第三,连带责任;


虽然法律规定工伤和离职经济补偿金由用人单位(劳务派遣单位)承担,但是实际上,大多还是由实际用工单位承担。


【小贴士】除了上面几点还要注意:(1)需要找有资质的劳务派遣机构;(2)确定具体派遣名单签订劳动合同,避免认定事实劳动关系;(3)尽量与派遣单位约定“任意退回” 的派遣机制。


4、外包

所谓外包是指企业将一部分业务发包给有资质的供应商来提供服务。


这个过程是以供应商提供的服务为导向而不针对具体的个人,比如,客户公司想要一个班车接送服务,那么运输公司就需要提供一辆班车,并配备司机,以保证客户公司的员工上下班有班车可以使用。这与具体安排哪个司机并没有特别大的关系。


自从劳务派遣被限制,外包业务就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了。很多劳务派遣公司更是一转身就成了外包供应商。外包的风险在于如果操作不当,容易变成“假外包真派遣”。承接相应业务的行为,比如滴滴、京东众包等。这种情况下,原则上不会被认定为劳动关系。


【小贴士】(1)寻找有相应资质的外包提供商(关键看经营范围);(2)不对服务人员进行管理;(3)明确提供服务人员,以便被认定事实劳动关系。


5、平台用工

平台用工虽然属于新型用工模式,其实并没有脱离现有的法律框架。它是指企业将业务分派到平台,然后由个人从平台上承接相应业务的行为,比如滴滴、京东众包等。这种情况下,原则上不会被认定为劳动关系。


【小贴士】平台用工的情况下,不要对服务人员进行管理。


6、内包

即公司内部分裂出一部分人员,分别成立小微企业,并以小微企业的名义承接企业分配的业务。员工在小微企业内部可以是缴纳社保发放工资的员工,也可以是享受小微分红的合伙人。目前,全国已有不少园区有政策奖励,既可以帮助企业合法地解决社保问题,又能降低相应税收成本。


【小贴士】这种情况下,由于是公对公的合作,所以原则上不会有事实劳动关系的问题。但是,由于此种情况需要企业内部组织重启,将涉及员工的劳动关系处理、内部业务职能拆分、组织结构优化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进行缜密的筹划和准备方可实施。



近期热文


个税特殊业务梳理及案例解析


个税筹划中:综合所得和全年一次性奖金最佳配置


税收筹划之个人所得税(上)


税收筹划之个人所得税(下)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核心思路


个人所得税您所不知道的秘密


这个“有技杯”财税实操的战队赛,设大奖,要夺取


个人独资企业与合伙企业在税筹中的运用


让老板从企业“安全拿钱少缴税”的税务筹划(上)


让老板从企业“安全拿钱少缴税”的税务筹划(下)


社保入税,企业的应对策略(上)


社保入税,企业的应对策略(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