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公司注册 >

医养结合健康管理公司的经营范围(健康管理服务产业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


雷冬竹代表。受访者供图


雷冬竹以湖南郴州市的情况为例介绍,该市养老需求不断攀升,但养老床位空置率高,原因之一是老年人基础疾病多,普通养老机构无法解决就医问题。大部分养老机构建成后产业,主要靠收住兜底保障老人、争取奖补优惠政策来维系机构生存。政府奖补政策主要用于扶持民办养老机构,但民办机构往往受过公司于计较成本、医疗资源欠缺、服务水平偏低。公办养老产业机构是以追求最大化的社会结合效益和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为目标,但无法享受运营补贴等优惠政策,服务成本居高不下。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作为易感人群的老年人健康带来巨大影响。而部分一定规模的公立医院也出现了医疗资源闲置情况。尽管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投入逐年在增加,但大部分资源被用在了治病上,而非疾病的预防上。


对此,郴州市委、市政府探索“医疗 养老 健康”养老模式,委托市第一人民医院建设了管理服务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郴州市康养中心。该中心总投资1.6亿元,床位500张,2021年7月已投入试营业。在这里,小病可以及早发现、及医养时介入治疗,大病可以在院内急救或者快速转诊,收获了越来经营范围越多老人及其家属的肯定与好评。


基于“郴州经验”,雷冬竹提出六条建议。


第一、明确政策导向。由政府主导,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文件,鼓励公立医院举办养老机构,明确推行“医养一张床”的建设目标和重点工作任务。指定卫生健康部门作为医养结合类机构的主管部门,统筹整合区域内的优质医疗资健康管理源和养老资结合源,明确各部门在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供给中的权责,加强协调互动。通过规划引领、纳入民生实事项目范围、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推进公立医院开展养老服务。


第二、加大扶持力度。政府加大对公立医院举办养老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投入,卫健、民政、财政、健康管理发改、人社、住建、国土资源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通力合作,整合部门资源支持公立医院举办养老机构。综合运用规划、土地、住房、财政、投资、融资、人才等支持举措,建设一批由公立医院举办具有示范性、引领性、带动性的优质养老服务机构,支持公立医院举办的公益养老机构同等享受民政部门奖补优惠政策,确保养老机构正常公司运营,更好地完成公益保障医养性任务。


第三、转换管理模式的。根据老人实际情况,在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设置两种管理模式:即养老模式和住院模式。这两种模式均能够在“一张床”上实现转换,平时为养老床位,病时为治病床位。一是当老人身体健康时,对老人进行普通照护管理,医生每天定期巡诊,对老人进行血压、血糖等基本生命体征的检测,指导老人按时服药,对老人的基础疾病和慢性疾病进行管理。发生的医疗服务费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目录和医疗服务设施范围。该模式的优势在于不仅能够及时监测老人身体状况,预防疾病突发,的还能减轻老人及家属的经济、生活负担。二是当老人病情发生变化时,将老人的普通照护模式转变为住院模式,及时、有效的采取救治措施,实现医疗救治零时间差。转换过程中,打破原有的病人跟着医生跑的局面,养老、医疗服务在一张床上全部实现。


第四、健全保障制度。一是将医养结合床位费纳入医疗保健康险保障范围。将公立医院举办的养老机构纳入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有限公司疗定点范围,实行协议管理。同时,医养结合型床位纳入医保定点管理,在定点机构入住的符合规定条件的参保管理服务人员,发生的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内费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由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定点机构根据医保每日定额包干或核定健康项目标准据实结算,减少医保基金医疗支出。二是加快探索建立长期照护保障制度有限公司,建立基本照护保险基金,重点为失能失智老年人的长期医疗护理与长期生活照护提供稳定可持续的费用保障。三是按照适度普惠型福利政策要求,选择适合本区域实际的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模式,扩大政府购买养老服务范围,优先保障高龄、贫困、独居、失能老人享受机构服务。


第六、构建标准体系。成立经营范围相关专业委员会,制定医养结合行业标准,积极推进改革试点,逐步扩大标准化试点城市范围,推进标准规范的研制、实施和修订工作。强化标准执行,推进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中各环节标准化工作,形成标准统一、条款简化、多方协调、高效优质的医养结合服务标准化体系。


校对:张亮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