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公司注册 >

吉它商标转让平台(吉他代理商批发)


此Saga,非彼Saga。


美国Saga Music 是一家国际知名的乐器公司,他们在乐器行业里几乎无人不知,但中国琴友对这家公司知之甚少。这是因为美国Saga Music 从来没把Saga作为一个吉他品牌来使用过,而只是把它作为了公司名。


美国Saga Music的创始人Richard Keldsen,是世界乐器行业的“大人物”之一。他年轻时曾是一名对人生感到迷茫的班卓琴手,偶然的机会开始收徒授课。随着学生越来越多,他于1973年在旧金山开了家小琴行。结果生意越做越大,后来转型做乐器制造经销商,成立了Saga Music。现在他的产品遍布全球50多个主要国家——除了中国。



Richard Keldsen


事实上,美国Saga Music是最早跟中国做生意的外国乐器公司之一。1981,Richard Keldsen就来到了中国,开始在中国的乐器工厂下订单。直到今天,他每年都要来中国好几趟。


三十多年来,他在中国结交下了不少好朋友,也经历了人情冷暖。他的旧部——刘祥德(Alan Liu),利用在美国Saga Music积累的资源和经验,创立了AXL(超音)公司,并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乐器市场(吉它详见:超音陨商标转让落) 。此外,中国现在有一家吉他公司也以Saga为品牌名,正在生产着Saga牌吉他。



左图美国Saga Music的商标局部,右图中国Saga吉他的商标


不过,70多岁的Richard Keldsen依然保持着音乐家的随性豁达,在中国人看来也许是件烦心事,但Richard把它们当成段子讲。2018年,Richard Keldsen终于把自己的产品带到了中国市场——Blueridge吉他。



Blueridge在国内只有部分吉他发烧友知晓,但在国外却是一个知名的吉他品牌。Richard Keldsen在跟吉他世界网对话的过程中,介绍了Blueridge的理念、特点,还有为什么选择在今年进入中国市场。


无论最近是不是要买新琴,了解一下这个品牌,对琴友们明辨身处的吉他市场环境,都会有所帮助。




从小琴行到跨国公司


吉他世界网:中国琴友对“Saga Music”品牌了解得并不多,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美国Saga乐器公司的发展史吗?


Richard Keldsen:就我个人而言, 我是从“后门”进入的乐器行业,没有走 ”正门“。


当我大学毕业后,我在菲律宾做了将近3年的数学老师。


当我回到美国后,我跟着哥哥在一个乐队里表演,我们表演的是蓝草音乐。有一个人一直跟随着我们的乐队,他想让我教他弹班卓琴,我当时是乐队的班卓琴手。 我告诉他,如果只有一个学生,我很难准备教程,这件事很难进行,我告诉他我得先在报纸上登个广告。六个月后,我有了80个学生。


那时候,是在我妈妈家里,每天晚上这些学生都会过来,我就教他们弹班卓琴。然后我想,既然他们来到我家,也许我应该顺便卖些产品给他们,反正我可以教他们弹班卓琴。我就是这样开始做起了乐器生意。


我在旧金山开第一家琴行是在1973年。五六年后,我们在那个区域有了三家琴行。70年代末,我卖掉了所有的琴行。我把他们卖给了一位从密歇根州来的朋友,这样我就可以专心做经销商生意了。


我想这是很多人都梦寐以求的,把自己的兴趣变成了自己的事业。当我每天开始工作的时候,我会感觉到,哇! 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


当我开始做班卓琴和曼陀林的乐器套装生意的时候,我就去参加了法兰克福的乐器展。那次参展,我们找到了德国的代理商,然后我公司的业务量开始增长了。我们的班卓琴和套装乐器卖到了德国,接着卖到了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瑞典、丹麦,甚至英国。


也就是说从一开始,我们的业务就跟国际接轨了,所以我们公司在国际乐器界还是有相当的知名度的。我们的产品销往全世界50多个国家,几乎世界上每一个主要的国家都能找到我们的产品,但有一个例外,那就是中国,直到现在。


第一次来到中国


吉他世界网:Saga Music是什么时候开始跟中国的供应商有交集的?


Richard Keldsen:1981年。1981年我又去了法兰克福乐器展。那时我们已经自己参展了,我们有自己的展台。我在展馆里走着,展厅角落里的一个展台引起了我的注意。那是一家中国的公司。


吉他世界网:这家公司叫什么名字?


Richard Keldsen: “中国轻工业品进出口公司”这是这家公司的名字。于是,我走进了这家展台,看到里面摆放着小提琴,还有一些别的乐器。我发现有一把小提琴看上去挺有趣的。


后来我意识到,这个展台不仅仅是一家公司,并不是来自江苏省或者是别的什么地方的一家工厂,那是整个中国乐器产业,整个中国乐器产业都陈列在那个小小的展台里。


于是我跟他们聊上了。“我对这把小提琴好像有点感兴趣”我说,“但是根据我们公司的规定,我一定要先看到工厂才能跟你们合作”。他说,哦,没问题。


什么?吉他没问题?我能去中国了?当时我心里是这样想的。吉它我商标转让问他,我可以去中国参观你们工厂吗?他说:“是的,我可以帮你拿到签证”。


三个月之后,我乘坐飞机来到了中国。1981年,我就是这样来到了中国,并开始了跟中国工厂的合作。


吉他世界网:当时跟中国工厂合作是什么样的状况?


Richard Keldsen:那是一个非常有趣吉他的时期。首先,当时中国国企的大多数员工对工作并没有多大的热情。他们薪水很低,开发新的客户对他们来说并没有多大的意义,因为新的客户就意味着更多的工作,所以他们对此并不感兴趣。


但是他们当中有一部分人是不一样的。随着我来中国的次数越来越多,我认识的人也越来越多,他们来自中国不同的地方。大多数是些年轻人,刚从大学毕业,刚刚来到进出口公司工作。他们跟那些整天坐在桌旁喝茶看报的人是不同的。后来他们就跟我成为了好朋友。


这些人中,第一,大多数人至今还从事着乐器行业;第二,我们还是很好的朋友,我们依然保持着那段特殊时期培养的感情。


与超音创始人刘祥德的渊源


吉他世界网: 中国有一家非常有影响力的公司叫做AXL公司(超音),创始人名叫刘祥德(Alan Liu),我们得知他年轻时曾经为您工作过。


Richard Keldsen:是的,他来到我们公司,但是那个时候,他的英文还平台不太好,他无法单独应对面试,所以面试时有一个中国人过来帮忙翻译。


他一开始在我们公司干的是仓库打包的工作,对于英语不太好的人来说这是份不错的工作,他就是这样开始的。


吉他世界网:他的工作表现怎样?


Richard Keldsen: 他是一个很好的包装工人,他干的很好。开始的几个月,他在仓库里很安静,因为很少跟别人说话,后来他就越来越活跃了。


吉他世界网:当他创办了他自己的公司时,您是什么感受?


Richard Keldsen: 当然,这确实出乎我意料之外。进公司一段时间后,他就升职了。他先是成了仓库的主管,接着我开始让他做采购工作。


我把他带到中国,并且把他介绍给我的供应商和我在中国的伙伴们,把我在中国建立的人脉都一一介绍给他。我们曾多次一起来到中国。


他是在我的公司,甚至在我的职业生涯里,遇到过的5个顶级的销售员之一,他们具有极高的销售天赋。


吉他世界网: 您是否觉得为中国乐器市场培养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


Richard Keldsen:是的,他后来在中国确实有一番作为。不论是当他在我们公司的时候,还是后来在中国,他的工作能力都是非常强的。他当时是我们公司的一个重要成员。


怎么看待中国Saga吉他?


吉他世界网: 中国也有一个乐器品牌叫Saga, 您知道这件事吗?


Richard Keldsen:是的,这事我也有听说过!


类似的事发生过几次了,大概15-20年前,有一家韩国公司也做过同样的事情。他们没有用我们的公司名字。你知道我们公司的Logo里有一个维京海盗船标志,就像这样的。这家公司用了我们这个海盗船Logo,而且连字体和颜色都是一样的。


我在法兰克福展会看到了他们。我看着他们的Logo想,这是什么?于是我去跟这家公司说,你看,你们的Logo怎么跟我们公司的这么像呢?这是我们的Logo呀!


不管怎样,后来他们把Logo改掉了,这家韩国公司最终改了名字。


我不明白为什么他们要这样做,所以我想中国这家公司,也许他们将来也会做跟这家韩国公司一样的改变。


因为据我所知,他们吉他做的很好,应该生意也做的很好,他们并不需要跟别人用一样的名字。如果他们生意做的很好,用什么名字其实是并不重要的。所以我认为他们并不一定要使用我们的名字,但是如果他们一定要用……


吉他世界网:您相信这纯属偶然吗?


Richard Keldsen: 不,我不认为这是偶然。有时,当一个人刚刚成立自己的公司,他们也许对自己的业务能力还没有足够的信心。所以他们认为这样做会简单一些,尤其是对于一个特别想成功的人,他会认为这样做能给他带来捷径,但这样做将来会有麻烦。


不管怎么样,我相信这个人一定是个聪明人,他应该知道该怎么做,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这一点上,也许使用别人的名字给他带来的麻烦比利益更多。


因为除了要卖吉他,他还要向别人解释为什么要使用这个名字,这应该还挺难解释的。也许这一开始就是一个错误的选择。不管怎么说,我想他一定会为这个问题找到正确的答案。


吉他世界网:但后来你们都为此做了些什么吗?


Richard Keldsen: 没什么,我们并没有做太多的抗议。其实这种事情在我公司刚刚起步的时候也有发生过。


加拿大有一家公司当时也出现了一个Saga牌的班卓琴。于是我给这个人写了一封信,告诉他Saga是我们公司的名字,为什么你在销售Saga牌的班卓琴?我没有收到任何的回复。


后来我找律师给他发了一封信。他代理商回复说,美国是美国,加拿大是加拿大,我是加拿大的Saga。如果你想要挑战,那就来吧。


我又转念一想……首先,如果我要起诉他,肯定要浪费钱。所以我决定让他去吧。等着瞧,等着好了。后来大约五年后,这家加拿大公司倒闭了。


我不清楚同样的事情是不是在中国也会发生。但是当我思考这种事情的时候,我觉得这其实对我们并没有什么影响,但会成为他的难题。


最终,这会成为他的难题。他并不需要这样做,他完全可以给他的产品选一个更好的名字。


但是他决定用我们的名字,当他的公司有点名气后,他要不断的为他自己做解释,告诉别人为什么他要这样做,对吗?但是我就没有这样的烦恼,因为Saga本来就是我们自己的名字。当然,这仅仅是我个人的观点。


吉他世界网:您认为你们两家公司有合作的可能性吗?


Richard Keldsen: 我不知道怎么合作。我其实并不是一个好胜心很强的人,但我们跟工厂的合作关系并不仅仅是简单的买卖关系。我不确定,但是也不能说一定不会。


我们公司的经历和经营理念跟乐器界大多数同行是不一样的。有些公司的产品可能就像一袋糖那么普通,这些产品跟别家的产品基本是一样的批发,可能仅仅就是上面打印的商标不一样。但我们从来不那样做。我们所有的产品都有它的特别之处。


Saga在中国的机会


吉他世界网: 跟中国打了这么多年交到,但你们从来没有涉足中国市场,是哪些因素阻止了你们?


Richard Keldsen: 这完全是因为时机的缘故,过去我们一直觉得时机不对,也许是太早了,或者我们在做什么别的什么事,但目前的情况似乎是,选择现在进入对我们来说是最好的时机,所以我们拭目以待。


吉他世界网:为什么您认为现在是最好的时机?


Richard Keldsen: 现在的中国市场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成熟阶段。在乐器市场发展的前期,它受到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这锅“汤”在酝酿中,对吗?


伴随着它不断的发展和变化,这个市场变得更加有见识了。当然,中国现在各方面的发展水平和速度都比别的国家要快。


你走进如今中国的琴行,你会发现很多琴行的配置和设施都是具有国际水准的。有些琴行的层次、设计和产品甚至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的都要好,特别是对于新产品的展示。但市场还是在继续发展,继续以很快的步伐前进。


中国市场上的乐器新品大多注重于新颖设计,不断求新。但对于乐器而言,随着乐手们的知识面越来越广,他们会意识到,潮流和新颖固然重要,但有时乐器的年龄越久远,越能让我们找到设计灵感。


即便对于声音而言,一把古老而成熟的乐器,也许它的外观并不是很耀眼,也不华丽,但当你扫批发下G和弦,它就爆发了,对吗?


这是中国的市场正在发生的一个变化。当这种变化在某个地方发生了,就意味着那里的市场开始召唤Saga了,因为我们的产品正好迎合了这种市场需求。


我们实现了一种平衡,传统乐器的制作(工艺),与现代乐器相融合,并用传统的制作工艺来打造,这使得每一款我们的产品都更加出色,所以我认为现在才是一个正确的时机。


吉他世界网:您认为,什么才是中国的消费者需要的产品?


Richard Keldsen: 实际上,我认为他们需要的是班卓琴,这是我希望看到的,而且也有些迹象了。


我们首推到中国市场的是我们的主打产品,Blueridge吉他。我们目前在全球销售的有72个型号,但我们在中国首推的只是其中核心的10款。我希望,也期待中国的琴友们能够认同我们用心打造的这些产品的质量和音色。


吉他世界网:能给我们介绍一下Blueridge吉他的特别之处吗?


Richard Keldsen: 当我们开发Blueridge吉他的时候,我们回顾了历史上民谣吉他制作的经典时期——1920和1930年代。这段鼎盛的时期在二战时中止了,因为很多吉他厂都关门了。


二战结束后,当新的吉他厂重新开始生产的时候,他们忘记了鼎盛时期的吉他制造者们所积累的那些经验。


高水平的乐手们当时并不会选择那些新的吉他,他们仍然抱着1920和1930年代生产的吉他。1970到1980年,日本市场也经历了同样的事情。


顾客们来到我们旧金山的琴行,他们要买的不是新款的吉他,而是想要买一把更老的吉他。


Blueridge吉他的精华就在于,我们从一开始就一直在寻找着有关音色的奥秘, 有了这个奥秘才能打造出非同凡响的吉他。


接着,我们还想着要让这把吉他看上去与众不同。当人们一看到这把吉他,马上就能认出这是一把Blueridge吉他、这是一把马丁,这是一把泰勒,但这真的很难做到。


吉他世界网: Saga Music 的部分产品是在中国生产的,当前中国制造的吉他产品在全球市场的表现好吗?


Richard Keldsen:当我们首次把(中国产)Blueridge吉他推到美国市场的时候,人们感到很震惊,非常的震惊。


美国有一个乐器展会叫NAMM Show。它类似于法兰克福乐器展和上海乐器展,但它主要是美国国内的一个展会。


有一年,展会的主办方召集了一个会议,吉普森、马丁以及泰勒的总裁都参加了,他们也邀请了我。我觉得召开这个会议的目的,是想看看这款Blueridge吉他是在哪里生产的。什么样的产地能如此迅速地制造出如此高质量的吉他?


这是他们想知道的,但我其实并不想告诉他们。


中国也不是随便找些什么人,他们就能开始做吉他,并且能学会如何快速制作吉他。


这些人就是刚才我提到过的,我在中国不同的城市遇到的那些朋友。他们跟我一样干劲十足,跟我一起攻破了一个个难题。这才是Blueridge能够迅速崛起的原因,才是一款像Blueridge这样的吉他能够突然在市场上出现的原因。


这些吉他是从哪里来的?这简直不可能!他们争着购买我们的吉他,弹着我们的吉他,并感到代理商十分的惊讶。


吉他世界网:您对中国市场有什么打算呢?


Richard Ke平台ldsen:我们也很期待,把一个全新的产品推向中国市场,一个已经证明了自己的产品。


我们确信当今的中国市场已经达到了一个成熟阶段,乐手们对产品有了更高的期待。他们需要的是更高质量的产品,而不仅仅是一个吉他形状的东西,他们更看重吉他的表现力。


我们相信,当市场发展到这样的水平,乐手们对吉他的音色、品质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要求,这才是我们进入这个市场的最好时机,因为我们知道他们需要什么。


Blueridge中文官网:www.blueridge.asia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