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移民投资 >

金牛区花牌坊街城北工商局地址(成都市金牛区)


金牛区花牌坊的悠悠往事


文|温志航


花牌坊街是成都市金牛区的重要街道,它在西一环路之内,东联西大街,西联营门口路,北联一环路北一段,南联一环路西三段。


这条街是老成都的西大门,宽阔的马路上车水马龙,如蚁的汽车穿梭来往,像一条彩色的河流在流动,整齐高大的梧桐树枝叶相交,覆盖着美丽的林荫道。这里有朱元璋钦点花状元、陈毅就读“甲工”学校、邓小平喜欢穿三江布鞋、廖学秋初登蓉城舞台,群生川剧唱响草堂剧场的故事……老成都熟悉它,常常怀念它的昨天,多少往事一下涌上心来——


一 朱元璋钦点花状元


相传明朝朱元璋为振邦兴国开科取士罗职人才,居住在成都市西门一条街上的秀才花如春上县府应考,均名落孙山,便灰心丧气。一天他闷闷不乐地在茶铺谈“三花”,见一叫花婆伸手行乞,心生怜悯之心,遂将身上仅有的五文钱送与她买馒头。叫花婆随即谢过他,并对他说:“你是将相之才,可要努力读书,考取功名啊!”花如春受到叫花婆的点拨,连连点头,便重拾书卷,日夜发奋攻读。一天夜里,他读书困倦,在几案上趴着睡着了,梦里见叫花婆再次指点迷津,上京考试,花如春一看试卷,试题果然在《春秋》范围之内,便提笔一挥而就,一篇恤民安国的锦绣文章,由于政论类性强,深得主考官大悦,呈上朱元璋看后叫绝,钦点花如春状元,并批示花如春打马游街,以显示皇恩浩荡。花如春在省亲期间,深入百姓之中,了解百姓疾苦,上奏减轻赋税徭役,劝导农耕惜民等治国安邦之策,深得朱元璋嘉许并施行之,取得非凡效绩。于是花如春功劳赫然,成都府尹上奏朱元璋修建一花姓牌坊,彰显花如春。朱元璋准奏,因而得名。至民国后期,这颂扬功德的牌坊却未能阻止世风日下,这里办了多家娼寮,成了众多“花街”之一。一位故老告诉我,在抗战时,倭寇狂炸成都,为“跑警报”,有时一天数次,最多时九次,城门洞窄,出城路少,由于拥挤踩死了人,于是,拆除了城门洞,挖开几处城墙缺口,矗立街心的花牌坊也被拆除,以至小辈的成都人就耳闻未能目睹。还有另一种版本的说法,当年打下的日本飞机要从街上拉过,石牌坊挡在街中间碍事才被拆除。多年后,我在大慈寺的博物馆玻柜中看见一幅清代地图,图上西门外街中有四柱石牌坊,这也许就是它的遗迹吧。街名因此沿袭至今未改。可见日本侵华的罪恶破坏了花牌坊的历史文物。


另有一种说法,花牌坊成花街之后,相传这里“大爷来玩会儿呗”的行业也一度不景气,一个叫牡丹的女子一不小心就怀了孩子,所以就有了很多很多的奶水,当时正是四川饥荒的时候,牡丹就用自己的奶水解救了不少快饿死的人,后来为纪念她,就给她立一个牌坊来瞻仰其功德,因为牡丹为花中之王,所以叫花牌坊。



二 陈毅元帅就读于“甲工”


花牌坊2号现在是成都工业学院,其前身是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成都无线电机械学校,1913年秋创建之初的本名为四川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简称“甲工”,是陈毅元帅的母校,学校大门口现在竖有陈毅元帅胸像雕塑。


1963年10月5日,陈毅元帅从北京向成都无线电机械学校发来建校50周年贺电说:“得知母校建校50周年,特来电祝贺,希望全体师生员工,今后在党的领导下继续努力,为国家培养出又红又专的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人才。”这份电报至今仍然陈列在该校的“校史陈列馆”内,成为鼓舞全体师生员工的励志教材。陈毅于1916年2月14日入学,学名陈允明,年仅15岁,他刻苦用功,成绩优异,关心天下大事,对中国文学包括古文、诗词、联语均有浓厚兴趣,更喜眉山三苏,尤其苏老泉的文章,还爱好体育运动,是个足球健将,常踢中锋,在比赛中攻防有方,勇猛顽强,所向无敌,把足球技术演绎得酷毙了,显露出惊人的组织才能和军事才能!陈毅在1942年3月8日给罗特生的一封信中说:“我在成都上过几年小学(笔者注:大田坎小学),后来跨进了一所甲种工业学校学习工科,但那时我实在的兴趣是集中在政治和文学方面。辛亥革命以后四川连续不断的军阀内战,引起我对政治和社会的注意,而我少年时代的家庭教育和我在成都遇见的几个精通中国文学的教师以及成都四周富于文学艺术史籍的环境又把我推上倾心于文学的道路。”他还吐槽国文教师徐子休:“老师,现在是民国时代,为什么四川要多出皇帝?多出几个科学家、军事家不好吗?”奇葩的谈吐敢于问鼎成都五老之一的大学问家,引爆出思想的火花,老先生断言这学生是一条“重磅大鱼”!他喜欢陈毅的作文,认为颇有新意,气势雄伟,常贴出公布,作为范文。此后还常在课外作重点辅导和交流,可见陈毅在少年时代已经才华出众,崭露头角,他才思敏捷,心中以天下为己任,一个革命者的“雏形”已在成长之中。



三 群生川剧唱响草堂剧场


在原石灰街与花牌坊汇合处,有一家已经歇业的“好又多”超市,这里就是草堂剧场,剧场的前生是群生川剧团,原名是群生川剧社,1951年5月24日在皇城内成立,由当时一个叫张玉泉的商人约集一些人员在内搭了一个棚,也就是前台,场内摆竹椅,十分简陋。1953年,市文化局拨款和加上剧团内部积累,在花牌坊14号修建自己的剧场,同时更名为群生川剧团。剧团经过不断发展到1959年时演职员总人数已经达88人,演出剧目有现代戏《丁佑君》、《红色种子》、《姑娘心里不平静》等19个,发掘和移植传统剧目有《斩彭越》、《红楼梦》、《阿秀》、《香莲串》等。为了提高演出质量,每天早上坚持基本功锻炼,演员练腰腿、台步、把子、唱腔等,乐队练曲牌。从1953年到1959年,先后收徒10人,重点培养赖华芬、刘玉秀、高瑞平、吕伯康等人,后来他们成了“名角”、“台柱”,其中的青年演员赖华芬进团时不满10岁,经过培养后主演难度较大的《放裴》、《贵妃醉酒》、《阿秀》等剧目,因为有了这些“顶梁柱”,剧团蒸蒸日上,也一度辉煌,然而上世纪中期一场政治灾难使剧团奄奄一息。雨过天晴,这里新修草堂剧场,也反映电影。遗憾的是:随着文艺演出的每况愈下,西门百姓喜欢的群生川剧随着日趋的衰落,最终谢幕!在我的记忆中,我曾经在1977年在这里观看成都市话剧团演出的五场讽刺喜剧《枫叶红了的时候》,当时名噪一时,那些曾经的当权者成为剧中被讽刺鞭笞的丑角,久经压抑的老百姓终于可以开怀大笑了。由于时代气息强,愤怒声讨四人帮,引起观众的共鸣,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四 廖学秋初登蓉城舞台


在花牌坊中段的右边是如今的少城文化宫,是西门老百姓休闲的娱乐场所,它的原名是西城区职工俱乐部。现在,这里有鳞次栉比的楼房,繁华的街道代替了旧日的萧条。这里卡拉OK厅里内歌舞升平、茶园内打牌下棋的休闲娱乐一扫过去那黑漆门道儿、青砖瓦房的陈迹。


令我终身难忘的是:就在刚刚粉碎四人帮以后,我在这里破天荒地看到了我心中崇拜的戏剧大师曹禺的力作《雷雨》。那天晚上,我正在上中班,我的好友、著名作家车辐之子车新民打来电话说:“花牌坊那边正在演《雷雨》!我有票……”,我喜出望外,不管三七二十一地丢下手中的工作,骑着“洋马”朝花牌坊飞奔而去。走拢一看手表已经八点,开演好久啦!大门外的黑板上,我看见“粉牌”上写着:“曹禺创作的大型话剧《雷雨》,由双流文工团演出”,走进深宅大院,进入剧场,我一下进入剧情。《雷雨》的戏剧冲突,包含许多事件,但中心事件是侍萍的悲惨遭遇,它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呈一条纵线,贯穿全剧。四凤是侍萍的女儿,她是母亲的影子。四凤的遭遇,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母亲三十年前的遭遇的重复。这是一个悲剧人物,我在演员表上看见四凤的扮演者正是廖学秋(她的母亲是川剧表演艺术家廖静秋,主演川剧拍摄成电影戏剧片的《杜十娘》,巴金先生曾经写过《忆静秋》),当时廖学秋初出茅庐,没有人会想到她是未来大名鼎鼎的影视明星!但是初登舞台的她,一看就有“文艺范儿”,一位颜值颇高的萌妹子一上场就把四凤那悲悲切切、惧恨交集、悲喜交加的性格演绎得十分到位,当时的她仅有23岁,从知青进入文工团,却以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登上舞台,她1.65米的个子,身材高挑、风姿绰约,明眸皓齿,才华横溢,她那激动人心的嗓音和忧郁,催人泪下的念白震撼全场,那双富有感情的眼睛、那右嘴角上的大黑痣久久留在观众心中,受到观众的热捧。难怪她能在以后的《苍天在上》、《梦断情楼》、《冬天不冷》、《潘金莲新传》等40多部影视剧中担任主角,成了家喻户晓的影视明星。


星移斗转,20年后,我在四川电视台采访遇见廖大明星,后来我在双流又巧遇他的“恋人”“周萍”(文工团撤销,他已经转业成了工商局的干部),谈起舞台的往事,当年帅酷的“当红小生”不禁感慨万千……


五 秀丽如画的协和村


在今天一环路内的花牌坊,上世纪还有“城中村”,穿过左边一条小巷,就是一片广袤的农田。协和村掩映在浓密的树林中,远远望去,仿佛一块碧玉镶嵌在城市里,几间灰瓦房沿河耸立,作为城里人,我的姑妈就住在这里,今天看来是融入城乡一体化的元素。这里瓜田李下,葡萄架将小院遮盖着,院子里花木繁茂,蝉声聒耳。春天,麦苗像一片海,整齐的农田像不沉的舟,夏天稻田闪金,谷穗摇摆,鸡鸭成群,一派川西风情。我和表哥带着一群孩子们在坟坝头打游击、逮藏藏猫、粘蝉子、逮丁丁猫、在河沟放鸭子、抠螃蟹、捞鱼虾,在葡萄下跳拱、跳房、打洋画、赢纸烟盒、别弹子……调皮的孩子其乐融融,“城中村”一派生机!晚上,夜幕降临,一抹烟霭,一缕炊烟,一轮弯月,我们围坐在姑妈面前,听她讲朱元璋与花牌坊的故事,小伙伴听得如痴如醉,久久不愿离去。初中时期读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联想到自己熟悉的协和村,才懂得他的笔下为什么有百草园满眼的浓绿、满庭的花卉、满目的生机、少年的童真……


1962年困难年代,成都人“瓜菜半年粮”,我的父母都是干部,每月21斤粮食,还要为国家节约2斤,仅有19斤,我刚上中学,每月30斤,弟妹还小,也是低定量,全家人经常“饥肠响如鼓”,我班上的赵同学经常一下课就津津有味地唱道:“干饭香又香!红萝卜香又香……”可见那年月是“饿”字当头,年少的我经常背着背篓去这里的农民家买红苕、红萝卜、洋芋、南瓜、厚皮菜等充饥之物,花牌坊的农田救了我全家。


六 邓小平穿起三江布鞋走天下


我曾经于1998年在总府街18号的成都市群众艺术馆小剧场观看过成都市曲艺团王淑宜、隋涤新主演的独幕话剧《布鞋情》,该剧以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喜欢穿成都三江布鞋为线索,描写了邓小平穿着三江布鞋行走在祖国大地,为中国革命操劳,歌颂领袖与人民的血肉联系,表达人民群众对领袖的深切怀念之情。全剧在高潮处,演员用浓浓的深情、准确的形体动作、激荡人心的对白催人泪下,溅起了观众心灵上的层层浪花!


国营成都三江布鞋厂的前身是一个手工作坊,随着市场的发展和为了解决就业问题,1971年工厂从三多里搬迁到花牌坊街40号,低矮的平房,简陋的车间,斑驳的墙面,开始了规模的生产,渐渐为成都市民熟知,最红火的是上世纪80年代,厂里有了300多人,每月生产量达到近万双布鞋,市场上供不应求。三江布鞋坚持用传统工艺精工细作,制作有三十多道工艺,一丝不苟,男鞋鞋底的布料厚达28层,用的布达到1·6米长,纳好的鞋底要放到热水浸泡,用棉被包严热闷后,再用锤锤平整、晒干。顾客反映:“三江布鞋好,穿几年鞋底不变形,而且吸汗、柔软、舒适!”由于质量高、信誉好,三江布鞋享誉国内外。厂里一位技术权威、承包人黄先德曾经多次为党和国家领导人量身定做布鞋,深受好评。


我的一位老邻居邓师傅曾经是该厂的机修人员,谈到过去的一切,他也魂牵梦绕地怀念,他深情地对我说:“过去毛主席、周总理、邓小平都穿过三江布鞋,如今工厂不存在,老一辈师傅那样的手艺快失传……”话语中有几分无奈、几分遗憾。


是啊!如今三江布鞋早已经谢幕,它仍然久久地留在老成都心中!



作者简介


温志航


温志航还是“成都故事百家谈”的演讲人,曾讲述《成都的总府街》《趣谈成都的曲艺名家》《从巴蜀走向全国的艺术明星》《川剧表演艺术家张光茹和电影表演艺术家冯喆的艺术人生》《谐剧大师王永梭和他的弟子们》《声乐大师郎毓秀教授》等专题,深受蓉城新老听众的喜爱,《成都日报》、《四川广播电视报》及时作了报道。


【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