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移民投资 >

2019贵州茅台增值税纳税筹划(茅台消费税税务筹划分析案例)

上一篇我们讲到,消费税的开征对中国白酒市场造成了一定冲击,使得五粮液超越山西汾酒成为行业龙头,并且依靠品牌买断和OEM建立了巨大的领先优势。贵州茅台经过产能扩张和渠道市场化,不断向三甲逼近,并首次在1999年实现利税全行业第二,销售收入也排到行业第六。五粮液拥有如此巨大的领先优势,茅台有没有可能实现超越呢?如果有,茅台做对了什么?


一、茅五争霸时代开启


为加强生产许可证统一管理, 提高白酒质量, 有效打击白酒制假售假违法行为,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00年1月3日发出通知,要求企业申请白酒生产许可证,,一律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受理。2000年9月1日新《产品质量法》正式实施,茅台、五粮液等60多家酿酒企业联名发表了质量宣言。


2000年后,川酒大企业集中在央视上展示“名酒话语权”。“五粮液”、“剑南春”、“泸州老窖”、“全兴”、“郎酒”、“沱牌”等“六朵金花”个个挖掘历史文化,诉求传统酿造,展现地理环境,解说科研过程,把广告片拍得美仑美奂,不断向全国人民传播名酒大企业的非凡实力和王者风范。



2000年中国白酒产量为476.11万吨,比上一年稍有下降 (国家统计局统计增长1.09%, 实际是统计企业数量的变化);销售收入为513.25亿元, 比上一年增长1.54%;税金为84.25亿元, 同比减少1.71亿元, 下降了2%;利润总额43.27亿元,比上一年增加2亿元,增长4.8%;利税合计127.25亿元,居全国各酒种之首。50—55度的白酒成为高度酒,40—49度的酒为降度白酒,39度以下的低度白酒已占白酒总产量的40%左右。液态法白酒在白酒销售市场上的份额已超过55%以上,产品也开始向中高档转化。买断经营和OEM品牌(贴牌生产)开始全面活跃于中国白酒市场,白酒企业争相采用赊销方式夺取市场。在这一年,五粮液四面出击,稳居榜首;茅台集团牢牢占据高端白酒市场,销售收入与利税均排白酒行业第二,白酒江湖正式进入茅五争霸时代。销售十强中,仅河南仰韶集团、山东兰陵、湖南湘泉不是名酒;利税十强中,仅湖南湘泉、安徽种子、山东兰陵不是名酒。


由于安徽省内聚集了古井、迎驾、皖酒等众多名酒企业,安徽省内白酒市场开始了恶性竞争。在巩固安徽原有市场的基础之上,口子集团做出了由省内市场向全国市场转移的重大决策,开始强攻南京、西安等重点市场。




五粮液实施制定了“稳价上量、以奖促销、打假保真、服务增效”的总体市场营销思路,实行“质量、效益、服务”三项承诺,以五粮液系列酒的产品质量和优质的服务,以五粮液的品牌优势和公司良好的商业信誉,进一步坚定了经销商与公司长期合作的信心,通过精心发展、培养和筛选,公司已与600多家实力强、信誉好的经销商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对五粮液品牌制定了“稳定出厂价,调控投放量,提高批发价,打假保真,直销到位”的销售原则。着重抓五粮液销售的零售环节和终端消费,减少中间环节,对市场批发价进行严格控制,确保顺价销售,经过精心运作,开创了五粮液酒销售市场的良好销售新局面,价格不断攀升,销售逐步紧俏,从2000年6月份以后就已经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紧缺状况。与经销商采取多种终端促销形式,多次组织五粮液系列酒的宣传促销活动,促进了整个五粮液系列酒产品的销售。对实力强、市场拓展力度大的经销商和新品牌给予大力扶持,进行重点培育,从计划安排、材料供应、包装生产、产品宣传等各个环节给予全力支持。“金六福、浏阳河、五粮春、老作坊、京酒”等新品牌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2000年,五粮液集团销售收入增长30.8%,销售收入额为排名第二的茅台的5.2倍;利税增长14.9%,利税额为排名第二的茅台的2.5倍,维持第一。利税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为32.38%,较1999年的36.87%下降3个百分点。其中,五粮液股份共销售五粮液系列酒15.03万吨,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9.54亿元、净利润7.68亿元,分别比1999年增长25.77%、19.49%和18.35%。吨均收入2.63万元,主营业务利润率(扣除营业税金及附加,不扣三费)为45.74%,预收账款/下一年主营业务收入为19.01%,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总资产为2.03%,存货/总资产为21.13%。2000年股价上涨34.95%至61.39元。


2000年,中国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更名为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国有股权由贵州省财政厅持有。包括一个全资子公司:贵州茅台习酒有限责任公司、2个控股公司(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贵州茅台啤酒有限责任公司),1个参股公司(贵州茅台酒厂技术开发公司)。



茅台决定根据市场需求,决定采用差异化竞争战略:第一,坚守并扩大高档消费市场。以普通型茅台酒作为主导产品,面向主流市场;以15年、30年、50年、80年等陈年茅台酒针对高端(顶级)特殊消费群体;第二,重点推出2-3个中低档酱香型系列产品,以茅台王子酒、茅台迎宾酒抓好中低档市场消费;第三,以习酒、茅台醇等适应浓香型及其他香型白酒市场;第四,以茅台干红、茅台啤酒、茅台不老酒等则满足其他酒类消费的“产品大家族”。2000年,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推出茅台王子酒,被国家经贸委认定为国家级新产品。当年,茅台集团销售收入增长24.7%,利税增长36.1%。收入增速不及五粮液,但利税增速高于五粮液。利税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为66.97%,比五粮液高出一倍,较1999年的61.30%上升5.7个百分点。其中,茅台酒股份共销售茅台系列酒3531.41吨,仅为五粮液的2.35%。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14亿元、净利润2.51亿元,分别比1999年增长25%和16%。吨均收入31.55万元,是五粮液股份的12倍。主营业务利润率(扣除营业税金及附加,不扣三费)为64.55%,高出五粮液近20个百分点;预收账款/下一年主营业务收入为23.81%,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总资产为3.97%,存货总资产为40.37%。存货占比较高是因为茅台酒的特殊工艺要求储藏较长时间。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收入构成为:



2000年,全兴集团在搬迁改造车间时,无意中发现了历史老窖池“水井坊”。借机注册了"水井坊"品牌,开始双品牌策略,布局高端市场。9月8日,“水井坊酒”以其独特精美的包装和500—600元/瓶不等的高价位,带着“中国白酒第一坊”的宏伟旗帜成功登陆和进攻中国高档白酒市场。在包装设计上,“水井坊”突出历史感与文化感的完美结合。在营销传播策略上,突出文化营销、品牌营销与实物营销相结合的整合营销,一方面以文化营销为核心,通过塑造品牌形象,引导消费者认识产品和品牌的物理特性和文化内涵,利用品牌文化的双重效应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另一方面,将“文化营销”、“公共关系”、“事件营销”和“广告行销”等众多传播手段,整合在一起,切实传播“中国白酒第一坊”和“水井坊——真正的酒”一个共同的“声音——水井坊”。上市首年即取得5479万元销售收入的业绩。但是,高端品牌导入和培育期长。而由于资源和资金大部分集中在水井坊,全兴的其他产品遭遇竞品冲击,在上半年销售态势良好的背景下,全年四川全兴销售收入下降17%,跌至第三;利税下降41%,跌至第6。利税额不及茅台的一半(1998年尚且超过茅台)利税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为24.86%,较1999年的34.97%下降了10个百分点。其中,全兴股份酒业销售收入9.46亿,增长9%。主营业务利润率(扣除营业税金及附加,不扣三费)为27.75%,较1999年的28.07%有所下降,部分是因为药业毛利率较低,部分是因为公司白酒产品毛利率不高;预收账款/下一年主营业务收入为2.92%,远低于五粮液和茅台;由于水井坊品牌高端酒扩充营销渠道,增加经销商并采用商业汇票结算,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总资产为25.17%,远高于1999年的5.44%。存货总资产为25.96%,较1999年的29.80%有所下降。2000年,在3月涨至83.78元后,股价开始震荡下跌,全年下跌0.02%至55.05元。


2000年,安徽种子集团在巩固提升“金种子”、“种子”品牌的同时,创造了“大帝”、“醉三秋”、“洪湖”等多个辅助品牌,实施品牌延伸战略,推出了玫瑰系列、特曲系列、大帝御系列,形成了涵盖高中低档的合理的产品结构体系。当年,销售收入增长49.4%,升至第4位,但利税下降40.8%,跌至第11位。利税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为13.34%,较1999年的33.71%下降了20个百分点。上市平台金种子酒(当时名为金牛集团)通过配股融资,整合和完善了黄牛产业链。主营业务收入(业务包括黄牛产业开发、白酒啤酒生产、电子商务、光伏等)5.913亿,同比下降14.52%。主营业务利润率(扣除营业税金及附加,不扣三费)为24.88%,较1999年下降3.4个百分点,部分是因为其他产业毛利率较低,部分是因为公司白酒产品毛利率不高;预收账款/下一年主营业务收入为0.668%,远低于五粮液和茅台,也低于四川全兴;由于关联方金种子集团的应收账款大幅增长,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总资产为17.92%,远高于1999年的0.42%。存货总资产为21.09%,高于1999年的16.84%。2000年,在3月涨至83.78元后,股价开始震荡下跌,全年上涨84.27%至21.19元。


2000年,剑南春狠抓产品质量、新产品开发和成本控制。在河南、湖北、湖南、安徽四省开展“剑南春之旅”获得,请消费者到厂里参观,增强与消费者的沟通,培养用户忠诚度。推出“奖金等级评定”制度,将员工奖金分为三档,分别占人数比例10%、60%、30%,根据员工绩效进行奖惩。当年,剑南春销售收入增长3.2%,跌至第5;但利税增长10%,升至第3。利税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为48.47%,较1999年的45.49%上升3个百分点。


泸州老窖提出了“以人性为基础,以人本精神作规划,以文化资源为素材,为品牌扩充文化价值和魅力的艺术化营销” 的新营销理念,加强了文化营销与社会营销的探索,从营销管理体系变革入手,推出全新的营销管理模式和营销机制。遵循白酒生产“从专家定型向消费者定型转变,从单一品牌型向再造品牌型转变,从作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发展规则,提出了建立技术创新机制,提升科技含量的治企方略。当年,泸州老窖销售收入增长6.7%,位居第6;但利税增长10.4%,升至第4。利税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为49.91%,较1999年的48.25%上升了1.7个百分点。泸州老窖股份收入下降3.9%,但净利润增长35.4%。吨均收入3.14万元.主营业务利润率(扣除营业税金及附加,不扣三费)为52.07%,较1999年提高1.5个百分点。预收账款/下一年主营业务收入为1.49%,远低于五粮液和茅台,表明泸州老窖还没有推广先货后款的商业模式。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总资产为10.1%,远高于1999年的1.67%。存货总资产为27.23%,远高于1999年的13.74%,主要是因为母公司半产品(散酒)产量较上年大幅增长,期末半成品(散酒) 库存量较年初增加15,535.739吨。


2000年,古井贡酒在稳住白酒利润的前提下,尝试涉足高新技术领域,以投资或控股科技含量高的项目或企业的方式,来促进公司的产业转型。当年,古井贡酒集团销售收入下降27%,跌至第8;利税增长3.3%,升至第5位。利税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为44.80%,较1999年的31.65%上升了13.15个百分点。古井贡酒股份销售收入增长2.8%,净利润下降1.3%。古井贡酒股份共生产65度饮料酒54,555.43吨,较上年同期增长32.79%;实现销售收入达 9.1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7%;实现利润2.21亿元, 较上年同期下降4.16%。吨均收入1.68万元。主营业务利润率(扣除营业税金及附加,不扣三费)为38.43%,较1999年的38.88%有所下降。预收账款/下一年主营业务收入为4.0%,远低于五粮液和茅台,略高于泸州老窖;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总资产为8.73%,高于1999年的0.26%。存货总资产为33.33%,较1999年的33.68%有所下降。股价2000年上涨98.02%至30.38元。


1998年兰陵陈香(股票代码:600735)进行资产重组,将旗下的优质资产所属两家全资公司平邑酒厂和郯城酒厂及其控股的兰陵美酒股份公司20.6%的净资产与上市公司环宇股份进行置换,实现借壳上市。2000年,山东兰陵集团销售收入下降12.05%至7.88亿,跌至第9(上年第8);利税下降26.67%,降至第13位(上年第10)。利税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为19.54%,较1999年下降了3.89个百分点。兰陵陈香实现饮料白酒收入22489万元,同比下降1%;实现利润2317万元;实现净利润2044万元,同比下降2.5%。主营业务利润率(扣除营业税金及附加,不扣三费)为18.88%,较1999年提升4.76个百分点。预收账款/下一年主营业务收入为2.08%;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总资产为13.80%。存货总资产为8.49%,较1999年的33.68%有所下降。


1997年酒鬼酒上市、1999年再度配股大力扩张产能,未能加强内部组织建设、营销通路建设和品牌塑造,产品质量开始下降,使得库存逐渐积压。为了稳住公司产品的市场份额和市场占有率,巩固公司的行业地位,湘泉不断增设销售网点,扩大销售范围,并产生了一定数额的赊销业务。2000年,湘泉集团销售收入下降40%,升至第15位;利税下降52.6%,跌至第8位。利税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为38.69%,较1999年的54.51%下降了15.83个百分点。在湘泉集团销售收入、利润均出现较大幅度下滑的同时,应收账款则高达7亿余元,存货达3亿元,公司面临严重困境。酒鬼酒股份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7194.95 万元,较上年同期的49902.03 万元下降25.46 %;实现利润总额11039.97万元,较上年同期的17726.37 万元下降37.72 %;实现净利润 8616.12万元,较上年同期的14642.33 万元下降41.15 %。主营业务利润率(扣除营业税金及附加,不扣三费)为41.42%,较1999年的48.26%有所下降。预收账款/下一年主营业务收入为1.76%,远低于五粮液和茅台,略高于泸州老窖;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总资产为13.40%,高于1999年的1.32%。存货总资产为31.99%,较1999年的29.60%有所上升。股价2000年上涨17.01%至24.04元。


2000年,汾酒集团改变了营销策略和货款结算方式,销售收入增长27.6%,升至第11位;利税增长19.9%,至第9位。利税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为27.33%,较1999年的29.08%下降了1.7个百分点。汾酒股份共销售名酒11520.87千升,较去年同期增长15.79%;实现销售收入37174.96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2.07%;实现利税1728.36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2.93%。吨均收入3.23万元,超过了五粮液(1997年低于五粮液)。主营业务利润率(扣除营业税金及附加,不扣三费)为29.05%,较1999年的27.31%有所上升,但毛利率依然较低。预收账款/下一年主营业务收入为4.01%,远低于五粮液和茅台,略高于泸州老窖;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总资产为18.52%,高于1999年的3.27%。存货总资产为32.11%,较1999年的33.34%有所下降。股价2000年上涨65.05%至12.97元。


沱牌集团将营销重点转向城乡市场,高中低档并举,以开拓中低档产品市场为突破口;稳步调整产品结构,积极开拓沱牌曲酒、特曲等中高档产品销售,大力开发古老松酒、沱牌世纪龙等新产品区域市场销售,提高中高档产品比重,突出“沱牌生态园、绿色环保消费”新理念。2000年沱牌集团销售收入增长22%,利税增长14%,双双升至第7位。利税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为23.74%,较1999年的25.41%下降了1.7个百分点。沱牌股份共生产沱牌系列酒14.6万吨,销售沱牌系列酒14.3万吨,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41亿元、主营业务利润2.50亿元、净利润1.06亿,分别较上年增长12%、15%、11.2%、4.58%和4.78%。主营业务利润率(扣除营业税金及附加,不扣三费)为26.54%,较1999年的28.21%有所下降。预收账款/下一年主营业务收入为2.32%,远低于五粮液和茅台,略高于泸州老窖;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总资产为8.68%,高于1999年的1.07%。存货总资产为28.60%,较1999年的28.70%有所下降。股价2000年上涨75.57%至36.3元。


2000年,“洋河”悄然启动了一项在今天看来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工程:投入大量人、财、物,对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消费口味、生活方式”进行大调查。江苏洋河销售收入增长0.2%,升至第16;利税下降14%,依然位居第17。利税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为25.71%,较1999年的29.96%下降了4.2个百分点。


2000年,新疆伊犁集团利税下降11.05%,但升至第10位。伊力特主营业务收入350,420,202.3 元,比1999 年下降了68,996,106.37 元,下降幅度为16.33%;吨均收入2.84万。主营业务利润149,069,222.33 元,比1999 年下降7,140,073.4 元,下降幅度为4.57%。主营业务利润率(扣除营业税金及附加,不扣三费)为42.18%。


1998年4月21日,宁城集团宁城老窖(股票代码:600159)发行通过国家证券委员会终审,A股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网发行。2000 年,宁城老窖涉足生物工程技术领域,配股用于“进口种畜胚胎移植工程”项目。2000 年5 月20 日,被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为高新技术企业。当年,宁城集团销售收入4.25亿,下降9.0%,位居第19位。宁城老窖产销优质白酒12000 吨,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546 万元,主营业务利润8,036 万元,实现净利润4,372 万元。吨均收入2.21万。主营业务利润149,069,222.33 元,比1999 年下降7,140,073.4 元,下降幅度为4.57%。主营业务利润率(扣除营业税金及附加,不扣三费)为30.28%,较1999年下降5个百分点。


2000年,稻花香集团销售收入升至第12位。郎酒集团销售收入升至第16位;利税下降6.8%,继续位居14位。安徽高炉酒厂销售收入、利税跌出20强。


广东省九江酒厂有限公司创立于1952年,由九江镇十二家私人小作坊联合而成,以主产九江双蒸酒而闻名于世。公司继承和发扬了当地近二百年酿酒工艺,使白酒年产量从原来的几十吨发展到现时近五万吨,成为我国豉香型白酒生产规模最大的国家二级企业和广东省最大的白酒企业。广东九江酒厂以生产中低档产品为主,主导产品价位在4元左右。2000年,九江酒厂产销量4万吨,利税1.3亿元,位列第17位,其中利润为2000万。


2000年皇台酒业上市,募资建设年产1万吨高档葡萄酒技改项目公司和建设年产2万吨DDGS高蛋白饲料综合利用改造项目。皇台酒业具有年产1万吨的白酒生产能力,主要市场在甘肃省,具体地区销售收入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为:兰州占45%,武威占30%,主要客户为甘肃、西安、宁夏、天津、新疆、浙江等地的糖酒经销公司,22个直销点的销售占,销售额的60%以上。2000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841万元,比上一年增长2.6 %,实现主营业务利润5599万元,比上年增长4.62%。虽然多元化是那个时代众多白酒企业的选择。但是,皇台酒业实力尚弱,市场集中在甘肃这一经济并不发达的省份,上市没有发力白酒这一主业,也为其后来没落埋下了伏笔。


二、从量消费税开征,按年论价与国酒商标奠定茅台王者基石,宁城老窖陷入亏损


2001年5月11日,财税[2001]84号文件规定:对粮食白酒、薯类白酒在原按25%、15%征收消费税的同时再按实际销售量每公斤(1000克)征收0.5元的定额消费税,同时停止执行外购或委托加工已税酒和酒精生产的酒抵扣上一生产环节已纳消费税的政策。


从量消费税的开征对白酒市场形成了巨大冲击,行业格局面临重塑。以五粮液为例子, 照2000年利润计算, 新税制将使今年纯利润下降15%, 而从公司公布的2001年中报也可看出, 2002年将新增税赋高达8000万元之巨。泸州老窖因因为收政策的调整, 预计将减少利润4100万元左右。“六朵金花”均首当其冲地受到影响, 其中恐以沱牌受伤最深, 如以新税制征收, 2002年将纳税1.22亿元, 已超过2001年1.06亿元的利润, 公司则可能因此而步入困境。中小企业产品定位本身就低,故利润空间和价格升缩也就很小,将受到致命冲击。复合征税方式使许多企业利润大幅下降;部分企业若继续生产,拼尽全力可以保本,而有些企业则只有亏本直至倒闭。外购散酒勾兑生产酒的企业也面临巨大冲击。


为寻找对策,各产酒大省纷纷召开紧急会议,着力研究如何合理避税、减少损失。受5毛钱消费税等因素影响,白酒行业随后引发“涨价骨牌效应”,当年,涨价热潮一浪高过一浪,“茅、五、剑”等高档白酒的涨幅首当其冲,有的提价比例竟高达40%,“国窖·1573”正式以高贵的身份推向市场,而“全兴”推出了售价高达400元的“水井坊”。红星二锅头、牛栏山二锅头也在北京提价1元左右。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按年论价:2001年元月1日零时之后出厂的所有茅台酒都会在突出位置前所未有地标明出厂年份,以后每年把价格上调10%,赋予茅台酒具备了投资价值。正和房地产投资者相信房价只涨不跌一样,只要经销商、消费者能够相信茅台酒的价格也只涨不跌,白酒也就从纯消费品转变为投资品。不仅贪腐官员囤积茅台、经销商和个人也大量囤积茅台。


2001年11月11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仪式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人们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和世界的眼光走进21世纪,政务、商务精英成为一个越来越庞大的消费群体,品牌意识不断增强,理性消费成为主旋律,名酒的消费环境日趋利好。


2001年,全国白酒产量420.19万吨,较2000年减少55.92万吨,下降11.75%。全国有24个省市自治区同比下降,其中,河北下降23.71%,安徽下降21.76%,河南下降18.06%,山东下降12.31%,广东下降7.86%,四川下降6.66%,仅2个省有所增长,江苏增长2.36%,广西增长3.9%。


2001年,全国白酒税金总额88.2亿元,比2000年增收5.8亿元。其中,四川增收3.81亿元,贵州增收1.79亿元。全国白酒行业重点企业亏损企业超过50%,利润集中在大型集团,20强合计占94%,其中,五粮液占全国利润总额的43.9%,贵州茅台占15.85%。


新税制迫使大中型企业税负上升,不得不调整产品结构,压缩生产规模。四川沱牌集团2001年比2000年减产5.万吨,山东兰陵2001年比2000年减产4.1万吨,古井贡集团2001年比2000年减产2.4万吨,五粮液集团2001年4月至12月比去年同期减产1.9万吨,安徽双轮集团2001年比2000年减产1.6万吨。



2001 年,五粮春、金六福、浏阳河、京酒、老作坊五大重点支持品牌销售量、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五粮神、天地春、蜀粮醇、金火爆等公司十大重点扶持品牌销售量、销售收入也保持了持续增长。新开发的人民大会堂国宴酒、百年老店取得不俗的市场表现。对金龙四海春、海浪四海春、逍遥醉、三杯爽、留君醉、圣酒等近十个销售不力的品牌进行了清理,避免五粮液无形资产的浪费。2001年,五粮液集团销售收入增长20.5%,其中,五粮春的销售收入突破5亿元,金六福年销售量已达4万吨,销售收入7亿元,2001年新品牌的销售量约占五粮液集团总销售量50%,五粮液占三分之一。五粮液批发价超过茅台,利税增长27.62%,维持第一。利税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为34.30%,较2000年有所提高。其中,五粮液股份公司共销售五粮液系列酒13.86 万吨(五粮液仅7000吨)、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7.42 亿元、净利润8.11 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7.78%、 19.94%、 5.64%, 其中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再创历史新高。吨均收入3.42万元,较2000年提升0.79万元。主营业务利润率(扣除营业税金及附加,不扣三费)为34.61%,较2000年下降11.13个百分点。预收账款/下一年主营业务收入为15.67%,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总资产为1.59%,存货/总资产为19.58%。2001年股价下跌7.27%至56.93元。


2001年8月贵州茅台上市,9月13日,贵州茅台开始申请“国酒茅台”商标。“学而优则仕”,官本位思想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官员掌握了大多数资源的分配权力。通过抢占国酒这一地位,使得茅台得以抢占公务消费这一核心市场,并进而影响商务消费。当年,茅台集团销售收入增长33.56%,利税增长46.58%,增速均高于五粮液。利税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为73.50%,比五粮液高出一倍,较2000年上升6.5个百分点。其中,茅台酒股份共生产茅台酒系列产品8610 吨;销售茅台酒系列产品5204.46 吨,增长47.38%;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为161,804.66 万元,净利润32,829.07 万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42%和31%。吨均收入31.09万元。主营业务利润率(扣除营业税金及附加,不扣三费)为66.10%,有所提升;预收账款/下一年主营业务收入为27.45%,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总资产为1.69%,下降2.3个百分点;存货总资产为26.71%,下降17.7个百分点。


2001年,剑南春与五粮液、茅台的差距拉大。当年,剑南春销售收入增长0.25%,升至第4;但利税下降6.13%,依然位居第3。利税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为45.39%,较2000年有所下滑。


泸州老窖把2001 年确定为“国窖酒推广年”,以“国窖1573” 和“百年老窖”的推广来达到提升企业形象和实现公司利润指标上升的双赢目标,赋予名牌战略以有效的载体。加强市场价格调整,使主导产品特曲、头曲系列酒价格大幅度上升,基本实现了良性价格体系。当年,泸州老窖集团销售收入增长26.36%,升至第3位;利税下降21.43%,升至第4位。利税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为31.03%,较2000年下降18.9个百分点。泸州老窖股份共销售泸州老窖系列酒3.75 万吨,较2000 年同比增长24.8%, 增长幅度居全行业首位。实现销售收入9.96 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47%。吨均收入2.66万元,开始低于五粮液。由于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销售利润率下降,产品包装费用大幅上升以及国家消费税政策的调整,致使公司2001 仅实现利润总额12118.12 万元,净利润8509.66万元,分别较2000 年下降44.08% 47.46%。主营业务利润率(扣除营业税金及附加,不扣三费)为46.78%,较2000年下降5.3个百分点。预收账款/下一年主营业务收入为2.26%。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总资产为8.42%,较2000年有所下降。存货总资产为31.01%,较2000年有所上升。


2001年,四川全兴实现销售收入下降6.79%至11.61亿元,跌至第5位;利税下降41.01%至3.15亿,跌至第6位。利税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为27.13%,较2000年有所提升。四川全兴股份2001 年增发实际募集资金总额44527.56 万元。实际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1.44 亿元,主营业务成本6.96亿元,净利润1.73 亿元;分别下降8.17%、4.12%、8.46%。主营业务利润率(扣除营业税金及附加,不扣三费)为33.59%,较2000年提升5.84个百分点。其中,药业营业收入3.69亿,毛利率19.58%;酒类营业收入7.75亿,毛利率48.54%。全兴大曲及其系列酒销售收入5.89亿,水井坊及其系列酒销售收入1.85亿。预收账款/下一年主营业务收入为0.47%;由于总资产规模大幅扩张,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总资产为20.38%,较2000年有所下降。存货总资产为25.65%,较2000年略有下降。


2001年,湘泉集团董事长王锡炳被调回州人大当副主任,为了挽救湘泉集团, 政府派出主要干部田家贵出任董事长。湘泉集团相继推出了“三年陈酿三星湘泉”、“金湘泉”等中高档产品,并与经销商联合开发了“千年古寨酒”、“酒鬼香醇”等新品牌,停止生产经营技术含量、附加值、效益低的品牌,逐步用新中高档品牌替代成本、价格优势不足的老中低档产品,确立了以54°450mL酒鬼酒为代表、保留传统包装和酒体风格、其余各酒鬼酒系列产品一律向 50° “新世纪”酒鬼酒靠拢的全新产品体系。制订了“统一营销政策、统一销售价格、统一供货渠道、统一财务管理、统一营销策划及宣传”的五统一措施,确保各级代理商的经营利益不被损害并谨防串货等不正当竞争现象的发生。对全国市场进行重新合理布局, 实行严格的区域经营代理制, 并在此基础上由厂家协助总代理商逐步发展营建客户网络乃至终端网络,重点搞好终端营销网络的全面营造, 并通过攻关营销、文化营销等有效手段, 充分调动各层次、各方面社会营销资源共同实现酒鬼酒的“大营销”战略;三是坚持一个口子对外,适度控制了市场投放总量,全面推行现款现货,逐步减少赊销业务。2001年,湘泉集团销售收入增长11.38%,升至第12位;利税增长20.59%,升至第7位。利税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为46.65%,较2000年有所提升。酒鬼酒股份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1,806.96 万元,较上年同期的37,194.95万元增长39.28 %; 实现净利润10,187.47 万元,较上年同期的8,616.21 万元(调整前)增长18.24 %。主营业务利润率(扣除营业税金及附加,不扣三费)为37.22%,较2000年有所下降。预收账款/下一年主营业务收入为31.17%,较2000年大幅增加近30个百分点;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总资产为15.96%,略高于2000年。存货总资产为27.59%,较2000年有所下降。其中,高档产品利润率为50.54%,低档产品利润率为-9.82%。药类产品利润率为40.52%。



2001年就在古井多元化10周年之际进行了产业整合, 古井从几十个行业的40多家企业, 整合成20多家, 提出专注四大领域发展, 即酿酒、酒店、房地产、金融。为应对税负上升之影响,公司一方面压缩低档白酒产销量,调整市场销售布局;另一方面在原有中高档白酒销售下降情况下,实施品牌创新战略,加大了高档白酒新品牌的市场开发。但是,由于公司治理不完善,董事长王效金任人唯亲,经理层腐败,在散酒采购、广告承揽、代理销售权等众多业务环节存在行贿受贿现象,把高价酒低价卖给经销商,经理层与经销商瓜分差价部分。导致公司业绩持续下滑。当年,古井贡酒集团销售收入下降8%,依然位居第8;利税下降29.1%,降至第6位。利税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为34.52%,较2000年下降10.28个百分点。全年共销售白酒53,035.01吨,实现销售收入达80,739.29 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1.86%;实现利润6,704.67 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9.68%主营业务利润率(扣除营业税金及附加,不扣三费)为28.78%,较2000年的约下降10个百分点。其中,高档酒、中档酒、低档酒毛利率分别为45.76%、21.11%和11.42%。预收账款/下一年主营业务收入为5.33%;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总资产为11.71%,高于2000年。存货总资产为31.66%,较2000年有所下降。



汾酒集团倡导“面向市场、服务商家”的市场开发原则,导入“双赢”理念,通过厂商联营的方式,汾酒集团内部主要是协调生产以及广告投入等,由品牌运营商开发市场。发挥经销商机制灵活和强大的市场网络优势,与汾酒品牌优势互补,实现共赢。2001年,汾酒集团销售收入增长13.73%,升至第7位;利税增长21.95%,至第8位。利税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为29.31%,较2000年有所提升。汾酒股份实现销售收入43302.18 万元,同比增长16.48%;销售总量完成13134 千升,同比增长14%;实现利润3630 万元,同比增长150.52%。吨均收入3.30万元,有所提升。主营业务利润率(扣除营业税金及附加,不扣三费)为32.04%,较2000年提升3个百分点。其中,汾酒毛利率为64.04%,竹叶青毛利率为14.04%。预收账款/下一年主营业务收入为0.63%;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总资产为19.34%,略有增加。存货总资产为29.84%,较2000年有所下降。



为了应对从量消费税的冲击,沱牌集团开发和增加中高档产品的产销量,压缩低档产品的产销量。但是,由于产品结构调整滞后,中高档产品销售正处于前期开发阶段。2001年,沱牌集团销售收入下降5.23%,升至第6位;利税下降18.37%,降至第9位。利税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为20.45%,较2000年有所下降。沱牌股份2001 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58,281,393.05 元、主营业务利润157,327,970.78 元、净利润30,856,401.13 元,分别较上年减少8.78%、36.99 %和69.89 %。主要原因有:消费税政策调整,本期多计缴税金及附加4,042.92 万元;加大产品包装更新力度,提高产品优质率,致使产品成本上升,影响本期毛利率较上年下降3.09%,减少利润2,652.09 万元;公司调减低档产品产销量,主营业务收入减少8,262.71 万元,下降8.78%,影响利润减少1,514.60 万元。主营业务利润率(扣除营业税金及附加,不扣三费)为18.34%,较2000年下降8.2个百分点。预收账款/下一年主营业务收入为1.18%;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总资产为1.47%,较2000年大幅下降。存货总资产为27.51%,较2000年有所下降。


2001年,新疆伊犁集团利税增长10.65%,但降至第11位。伊力特公司2001 年销售白酒15440 吨,比上年增长24.13%;主营业务收入35164.01 万元,比上年下降0.5%;吨均收入2.28万。利润总额8877.6 万元,比上年下降5.23%;净利润7676.97 万元,比上年下降5.1%。主营业务利润率(扣除营业税金及附加,不扣三费)为28.95%,大幅下降13.24个百分点。


山东兰陵集团2001年销售收入下降26.14%,降至第11位。利税下降18.18%,仍位居第13位。利税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为21.65%,较2000年有所提升。兰陵陈香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407.4万元,较上年下降18.2%,实现主营业务利润3,332.3 万元,较上年下降21.5%。营业收入中饮料酒销售收入10,728 万元,酒精销售收入7,679 万元;饮料酒销售利润2,400 万元,酒精销售利润921 万元;饮料酒销售毛利率22%,酒精销售毛利率12%。主营业务利润率(扣除营业税金及附加,不扣三费)为18.13%,较2000年有所下降。预收账款/下一年主营业务收入为4.02%;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总资产为16.76%。存货总资产为9.08%。


2001年,宁城集团销售收入4.13亿,下降2.8%,位居第19位。宁城老窖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3,446,873.55 元,主营业务利润56,293,802.43 元,净利润-38,440,552.09 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减少23.36%、29.95%和190.87%。主营业务利润率(扣除营业税金及附加,不扣三费)为27.67%,较2000年下降2.6个百分点。虽然酒类业务毛利率为47.89%,但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远高于兰陵陈香营业利润难以覆盖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导致上市公司亏损。


2001年,汉龙系上市公司金路集团的大股东西藏珠峰收购了丰谷酒业99%以上的股权。当年,西藏珠峰就将公司转让给了金路集团。丰谷酒业在解放前叫“天佑烧坊”,解放后更名为国营绵阳市酒厂,1979年10月,以发源地丰谷镇为名注册为“丰谷牌”商标,产品以人们青睐的丰谷特曲等高端产品著称。1994年12月,国营绵阳市酒厂通过股份制改造而组建成绵阳市丰谷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在绵阳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丰谷酒业以抓产品结构和市场投放为突破口。以拳头产品树形象,中档产品创效益,低档产品占市场,淘汰无效益的产品,限制低效益产品,根据不同地区的消费能力与偏好投放产品。1998年完成总产量2.2万余吨,实现工业产值2.1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6亿余元,创利税6515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9%、33%、62.5%和46.69%,被誉为“川酒第七朵金花”。2001年,丰谷酒业实现利税1.16亿,进入20强,位列第18位。


2001年,安徽金种子集团销售收入下降48.34%,降至第10位。利税下降34.78%,跌至第20位。利税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为16.85%。


2001年,北京红星集团销售收入进入20强,位居第13位,利税位居第10位。利税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为38.29%。迎驾酒业销售收入位居第15位,利税位居第17位。利税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为25%。江苏洋河销售收入下降3.3%,降至第18位;利税下降9.4%,降至第19位。利税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为24.09%。江苏凤鸣集团销售收入增长3.78%,升至第9位。稻花香集团销售收入降至第14位。河南仰韶集团销售收入下降45.54%,降至第20位,利税跌出20强。蚌埠皖酒、枝江酒业销售收入进入20强,分别位居第16位、第17位,但利税未能进入20强。郎酒集团、安徽高炉酒厂销售收入、利税跌出20强。双沟酒业销售收入未进入20强,但利税增长5.4%,升至第16位。淄博中轩实业利税升至第12位;广东九江酒厂利税下降0.1%,升至第14位;顺德酒厂利税升至第15位。


2001年,四川宝光药业整体托管郎酒。


2001年,白酒从量消费税征收前国税总局预计将增加税收50亿元,但是实际增收只有5.6亿元。新税制不仅没有限制小企业发展,小企业数反而反降为升,一批大企业受到税收冲击。


三、白酒上市企业陷入亏损,大股东占款现象频发


2002年,中国白酒产量降至378.47万吨,全国白酒销售收入495.88亿元,利税总额126.78亿元,上缴税金94.35亿元。2002年前20位骨干企业白酒销售收入占全行业的49.49%,利税占全行业64.06%,其中利润占全国利润总额的 104.45%,税金占全国税金总额的52.49%。



2002年,国家取消了对白酒上市公司先征后返18%的所得税优惠政策。部分上市白酒企业开始陷入亏损。曾经的标王孔府宴酒厂的全部股权零价转让给山东联大集团;杜康集团破产还债。


2002年,五粮液集团营收突破100亿。五粮液股份共销售五粮液系列酒14.82 万吨、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7.05 亿元 、净利润6.13 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6.93%、 20.31%、 -24.42%。所得税先征后返的优惠政策不再享受导致营业利润上升的情况下净利润反而下降。


2002年,贵州茅台酒厂集团全年生产白酒16000多吨,同比增长18%;销售白酒13600多吨,同比增长13%;销售收入25亿元,同比增长18%;实现利税13亿元,同比增长8%。茅台股份共生产茅台酒及系列产品10,686吨,销售茅台酒及系列产品5,323吨,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为18.35亿元,增长13.4%;净利润3.77亿元,增长14.9%(茅台上市即适用33%的所得税率,没有返还)。其中,高度茅台酒14.34亿,毛利率82.88%;低度茅台酒2.41亿,毛利率79.19%。


泸州老窖实现含税销售收入12.22 亿元,同比增长4.83%;其中白酒10.83亿,酒店服务737万,玻璃制品2402万,房地产2114万。主营业务利润4.61亿,净利润5142万,由于所得税政策变化的影响,实现净利润较去年下降29.68 %。高档白酒销售收入5.52亿,毛利率74.14%,中档白酒1.63亿,买利率48.49%;低档白酒2.25亿,毛利率23.39%。


山西汾酒合资成立了汾酒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并实施大营销策略。一方面加强市场调研,调整市场销售布局, 着力于清理整顿品种结构,另一方面结合产品结构调整,实施品牌创新战略,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2002年,实现销售收入51523.64万元,同比增长18.86%;商品酒生产总量14551千升,饮料酒生产总量7864千升。实现主营业务利润184,594,064.07,同比增长32.94%;营业利润4028.29万元 ,同比增长10.97%。其中,白酒毛利率66.48%,配制酒毛利率44.42%。由于公司不再享受所得税先征后返的优惠政策,净利润1584万,减少40%。


全兴集团以200万元的超低价格转让足球俱乐部,放弃创刊208天的《21世纪体育报》。全兴股份进行国企改制,成都盈盛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全兴股份工会、深圳市矢量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三家与成都市财政局签订了全兴集团国有股权转让协议书,实施管理层收购(MBO)。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投资水井坊研发中心技改、全兴生态酿酒中心技改等项目。全兴股份2002年实际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23,129万元(含税),同比增长7.6%;其中高档酒2.22亿,中低档酒2.25亿,酒业营收下降41.81%。主营业务利润3.03亿,同比下降21.22%;净利润1534万,同比下降90.24%。全兴股份存在管理层为降低收购成本而做低公司业绩的可能性。


多元化一方面导致企业债务剧增,一方面使得湘泉集团没有集中白酒主业,对白酒业压力反应迟钝,改革进展缓慢。湘泉集团很多资金被套牢在湘泉大酒店里,根据2002年湖南证监局确认的数据,湘泉集团占用其上市公司湘酒鬼的资金达4.7亿元。2002年9月,湘泉集团转让酒鬼酒8800万股国有法人股,湖南成功集团入主。湘酒鬼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83,447,838.90元,较上年同期的493,772,136.09元下降22.34%;实现净利润-144,715,002.48元,较上年同期的85,530,847.71元下降269.196%。其中,高档白酒毛利率56.53%,中档白酒毛利率-4.98%。


2002年,由于公司白酒销售市场大幅滑坡,导致流动资金严重不足,宁城老窖难以进行有效的产品结构调整和市场开发,且大量应收款项无法在近期内收回,增加了坏帐准备。持有公司71.1%股份的国家股股东宁城县国有资产管理局于2002年11月12日与 北京鹏泰投资有限公司签署了《内蒙古宁城县国有资产管理局、北京鹏泰投资有限公司关于“内蒙古宁城老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有股份”的转让协议书》及《内蒙古宁城县国有资产管理局、北京鹏泰投资有限公司关于“内蒙古宁城老窖生物科技股 份有限公司国有股份”的托管协议书》,拟将全部国家股股份转让给北京鹏泰投资有 限公司,并于协议书签订后将该部分股份委托给北京鹏泰投资有限公司经营管理。当年,宁城老窖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1,151,831.69元,下降60.11%;主营业务利润-14,877,268.21元,下降126.43%;净利润-681,203,707. 27元,下降1672%。净利润大幅减少是因为对宁城集团占用股份公司4.95亿元全额计提坏帐准备,以及核销无形资产4700万元所致。北京中磊会计师事务所为公司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山东兰陵陈香山东兰陵美酒股份有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2,152.65万元,下降53.11%;经营亏损5,908.19万元。其中,酒精销售实现收入5,123.49万元,占主营业务总收入的59.36%,毛利率9.19%;全年饮料酒销售实现收入3,507.87万元,占主营业务总收入的40.64%,毛利率24.47%;全年美酒销售实现收入47.37万元。年报说明公司与兰陵集团关联交易不规范及关联方占用资金较大,公司已责成财务部认真具体分析各项关联交易解决办法,加大关联方应收款项催收力度,争取尽快将关联交易压缩在合理范围内


2002年,剑南春推出的高端白酒金剑南定价300元,对标茅台、五粮液,在长沙秋季糖酒会一炮打响。


沱牌曲酒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压缩低档 白酒产销量,逐步扩大中高档白酒产销量;二是调整市场销售布局,实施品牌创新战略,着力提升中高档白酒销售量,加大了高档精制白酒新品牌“舍得”、“金酒”、“金 沱牌”等的市场开发与拓展。进一步强化管理,挖掘内部潜力,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和各项费用。2002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48亿元、主营业务利润1.4亿元 、净利润1024万元,分别较上年减少1.22%、10.97%和66.80%。沱牌大曲收入1.62亿,毛利率38.36%,沱牌酒收入4.61亿,毛利率26%,其他酒2.24亿,毛利率30.22%。


古井贡酒2002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26亿元,下降34.8%;实现利润总额8742万元。净利润4704万,下降29.8%。其中,高档酒3.38亿,毛利率64.22%,中档酒3220万,毛利率37.43%;低档酒9739万,毛利率23.31%。


金种子酒调整了产品销售结构,减少低档酒销售比例,2002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11,812,153.96 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9.23%,净利润18, 108,028.28 元,比上年同期减少48.50%。


伊力特投入了大量资金加强营销网络建设,加大产品销售力度,提高了市场覆盖率,从而使公司的产品销量和主营业务收入有所增加。2002年,销售白酒16,019 万吨,比2001 年增加579 吨,增长3.75%;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6,693.23 万元,比2001 年增长4.35%;净利润7,886.43 万元,比2001 年增长2.73%。


皇台酒业2002年主营业务收入1.05亿,下降13.2%;净利润217万,下降12.5%。主要品种精品金皇台实现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2.18%,毛利率为58%;银皇台实现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2.45%,毛利率为55%;葡萄酒实现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33.29%,毛利率38 .5%;食用酒精实现销售收入占营业务收入的27.08%,毛利率为48%。


老白干主营业务收入2.63亿,同比增长15.33%;净利润2175万,同比下降0.35%。其中,白酒年度销售收入15,842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60.33%,毛利率50.07%;种猪及商品猪年度销售收入6,143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23.40%,毛利率32.58%;饲料年度销售收入4,271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16.27%,毛利率14.92%。



2002年,稻花香集团兼并收购当阳关公酒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