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移民投资 >

呼市金税盘客服电话(呼市地税服务大厅电话)


呼和浩特是这样一座城市,她像许许多多的城市一样有着城市化进程中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她是一座比任何城市都努力的城市,她用行动书写着“似水流年并非最终的结局,只要善用时间就一定会淘出‘黄金’”。于是这座城与城里的人一路一起,书写下了2016让城里人感慨“我在呼和浩特挺好的”那些足迹——


呼和浩特足迹:全面释放市场活力 呼和浩特商事制度改革不断前行



为经营者颁发“五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


商事制度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当头炮”,内蒙古自治区自改革启动以来,市场主体保持旺盛增长势头,社会创业创新日渐活跃。


同时,商事制度改革是呼和浩特市全面深化改革各项部署中启动早、成效显著的改革,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以来,呼和浩特市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促进了就业增长,为经济结构调整注入了新活力。新增市场主体中第三产业占92%,形成了以服务业为主导,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产业格局。


呼和浩特足迹:八项工程都与你有关 春华水务交出成绩单



大黑河


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打造“天蓝、水清、空气清新的首府”,是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次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呼和浩特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中对呼和浩特的要求,2016年春华水务集团公司从年初开始便重点部署市委、市政府委托的各类民生工程,扎实开展工作,全力推进水源建设、老旧小区供排水管网及二次加压设施改造、供排水管网建设、污水处理厂建设、分质分类供水等八项重点项目建设;自治区及呼和浩特市两次重要会议召开后,春华水务集团公司更是积极学习贯彻落实两次会议精神,自加压力,攻坚克难,取得1-11月份各项民生工程进展顺利的好成绩。


在此记者为您盘点八大重点项目具体进展。


水源建设


为进一步保障我市供水能力,确保供水安全,引黄二期续建工程经过调试,实现了40万吨/日引黄供水能力。同时,总投资2.52亿元的金河净水厂深度处理工程将于年内完工。


老旧小区供排水管网及二次加压设施改造


2016年春华水务集团公司实施75个片区老旧小区供排水管网及二次加压设施改造。目前,正在进行通水调试,年内全部完工。


供排水管网建设


结合打通断头路、棚户区改造、新建改建道路工程和供排水管网建设需求,2016年春华水务集团公司进一步加大管网建设力度。截至目前,完成给水管网47公里,雨水管网38公里,污水管网47公里。


污水处理厂建设


春华水务集团公司实施的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和提标扩建工程,目前,辛辛板、章盖营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工程、班定营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建工程,已通水试运行;金桥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建工程计划年内通水调试;公主府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工程,计划2017年建成。工程全部完工后,我市污水处理能力将达到52万吨/日,出水水质全部优于一级A。


分质分类供水


再生水配水工程:


大黑河河道再生水管网已铺设16.6公里,建设完成18个注水点和24个绿化取水点。累计为大黑河注水约350万立方米,实现景观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结合。


西二环园林绿化再生水管网已铺设4.9公里,剩余1.1公里12月初铺设完成;呼伦路、前达门路园林绿化再生水管网已铺设5公里,已建设完成再生水取水点108个,并已投入使用。


直饮水工程:目前已投放自助水屋205台,年内完成300台投放任务。


黑臭水体治理


为切实完成黑臭水体治理任务,春华水务集团公司对小黑河、红山口沟、乌里沙河、霍寨沟、大黑河、乌素图沟、扎达盖河、什拉乌素河等河道入河排污口进行全面排查,已将排查出的42处入河排污口全部治理完成。同时,改造完成市区35处雨污混流点;金桥区域7处雨污混流点改造完成6处,1处正在施工,年内完成。


万通路建设


万通路分为上、下两层,双向四车道,全长1505米,目前地下通道、地上道路及两侧人非通道已建成通车。


内蒙古少数民族群众文化体育运动中心给排水设施建设工程


内蒙古少数民族群众文化体育活动中心是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典主会场,是自治区和我市的重点工程。春华水务集团公司负责实施文体中心配套供排水管网建设,计划铺设雨水管网1.5公里,给水管网12公里,污水管网13.6公里。目前,雨水、给水管网已铺设完成,两座给水泵站正在施工,计划年内完成。污水管网已铺设8.1公里,剩余部分正在协调征拆问题。


呼和浩特足迹:呼和浩特向公交都市大步迈进



车厢内部被装饰的既美观又具有青城特色


城市公共交通是一个城市的重要市政基础设施,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都离不开城市公共交通。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相对于私人交通工具,具有运量大、效率高、耗能少、污染小、占道面积少等优点,因而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自从2013年11月底,呼和浩特市被交通部确定为“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第二批创建城市以来,呼和浩特正在向着“公交都市”大步迈进。


呼和浩特足迹:以人为本生态优先 呼和浩特诠释绿色之城



城市内的公园


绿色是内蒙古的底色和价值,生态是内蒙古的责任和潜力。作为内蒙古的首府,呼和浩特市更是绿色的代表,多年来,呼和浩特市始终坚持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截止2015年底,呼和浩特市建成区绿地面积达到8841.87公顷、绿地率34%、绿化覆盖率3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7.32平方米。目前呼和浩特市分布于市四区的各类公园、绿地风格迥异、各具特色,各个区已平均拥有10公顷以上的公园5—8处,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就是市民最直接的感受!


呼和浩特足迹:民生工作为人民铺就走向幸福的康庄大道



老年人日间照料室


截至2016年11月,呼和浩特市已建成各级各类养老服务场所377所,总床位数达到26882张。其中包括公立养老机构、社会办养老机构以及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养老机构,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老年人的顾虑,而社区居家养老的新模式同样解决了不少子女的难题。


细心的市民不难发现,近几年在一些社区内除了老年活动中心外,新增了老年人日间照料室,室内配有床铺、电视还提供简单的午餐,社区养老是一种介于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之间的新型养老模式。社区主要提供包括日间照料服务,为老年人建立跟踪提醒档案、定期体检,组织健康讲座、成立老年大学、进行心理咨询等服务,开展文体活动以及敬老爱老活动。


2016年,呼和浩特市累计新建、改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87个,建筑面积2.53万平方米。同时,服务场所面积达到3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居委会都设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或老年活动中心。


呼和浩特足迹:荟萃文艺精品 弘扬民族文化



大型民族舞台剧《马可•波罗传奇》


深入实施文艺精品创作工程、提升民族文化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围绕这一发展战略,呼和浩特市民族文化舞台熠熠生辉,先后涌现出大型民族舞台剧《马可•波罗传奇》,二人台现代戏《花落花开》、《万家灯火》,舞蹈《戈壁沙丘》、《蹄印》、《斗熊》,大型历史晋剧《一钱太守》、《巡城记》、《麒麟剑》、《满都海》、《谢瑶环》等众多优秀的文艺精品剧目,各类文艺精品屡次斩获国际、国内和内蒙古自治区各大奖项,充分展示了呼和浩特市民族文化创作的实力。


呼和浩特足迹:文化惠民让群众唱主角



文化名人进乡村


群众文化是呼和浩特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让群众唱主角,最大限度地激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和创造活力,形成了人人共建共享文化的新格局。


呼和浩特足迹:意气风发 呼和浩特全城携手打造文明城



第五届最美青城人暨呼和浩特市道德模范颁奖典礼现场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让市民群众满意为最高标准,坚持“创建为民、创建利民、创建惠民”,着力创建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从城市人居环境持续优化到政务服务水平的提升,从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到在全社会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市民素质和文明程度在不断上升,如今的呼和浩特,正日益成为市民安居乐业、充满自豪感和幸福感的美好家园。面对2017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总目标,为了我们的美好生活,我们义不容辞。


呼和浩特足迹:一大批重点工程持续增进人民福祉



儿童探索博物馆效果图


让覆盖城乡、趋于均等的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下大气力抓好金融、物流、文化、商务会展、健康养老等产业发展,尽快把服务业这块“短板”补起来;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红十字事业、慈善事业和老龄事业……这些都是“持续增进人民福祉”的具体体现。为此,呼和浩特规划并正在建设着一大批“重点项目”。


内蒙古少数民族群众文化体育运动中心明年5月竣工


作为呼和浩特市的重点建设项目,内蒙古少数民族群众文化体育运动中心建成后,不仅可以作为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典活动的主会场,而且还是呼和浩特市重要的公益性民生基础设施,未来将成为首府文化旅游的新亮点、市民休闲度假的新场所、展示民族特色和社会进步的新窗口。


目前,内蒙古少数民族群众文化体育运动中心已完成标准赛道、马厩和看台主建筑的施工,进入了室内装修阶段。按照施工计划,该项目将于2016年年底完成70%以上的工程量,2017年5月底竣工验收。


市残疾人托养康复综合服务中心主体已封顶


呼和浩特市残疾人托养康复就业综合服务中心项目是全市民生工程和自治区成立70周年迎庆项目,总用地面积10188.10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7608.92平方米,包括康复中心、托养服务中心、就业培训中心和文体活动中心等,总投资7528.56万元。2016年3月开工建设,2016年11月底主体顺利封顶。预计2017年6月将全部建成。


市儿童探索博物馆明年6月试运行


儿童探索博物馆是学习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引进美国教育方式,建立一所创新型、公益性、示范性、互动式的儿童探索博物馆。儿童探索博物馆选址在原市少年宫旧址建设,工程造型新颖独特、时尚现代,总投资4.69亿元,总建筑面积7.3万平方米,包含儿童探索博物馆、附属实验幼儿园、公益广场。目前钢结构和混凝土主体工程全部封顶,土建工程、供热工程和防火工程建设全部完工,现已全面启动内部装修。计划2017年6月开馆试运行。


国家足球北方训练基地项目打造足球生态圈


国家足球北方训练基地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足球运动改革试点工作的重点项目。项目位于新城区规划二街以南、东河以西、G6高速以北、呼哈路以东。该基地一期工程建设包括一座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可容纳2万人的主体育场,一座11人制足球比赛训练馆和20片室外训练场,总占地面积近463亩,总投资约5.8亿元。计划形成以国家北方足球训练基地为核心,草原非物质文化遗产园为互补,集足球赛事、体育训练、运动医学保健、教育培训、商务会展、休闲观光为一体的足球产业生态圈。训练基地建成后将发挥示范聚集作用,成为自治区体育中心,成为展示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新成就的亮丽“名片”


示范性老年公寓即将投入使用


呼和浩特市示范性老年公寓位于赛罕区金桥开发区民政福利园区内,该项目用地总面积4311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0710平方米,设置床位703张,项目建筑风格融合了欧蒙元素,是一所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环境优雅、服务一流的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养老、康复、护理、医药保健、健身、娱乐等多层次服务,在机构养老方面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助推全市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项目总投资1.94亿元,总建筑面积5.07万平方米,设置床位数703张。


目前,该项目已经进入工程的扫尾阶段,计划年底前全部完成,服务于老人指日可待。


呼和浩特足迹:物流业全副武装 发展劲头直上云霄



金桥电子商务产业园


作为国家一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和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呼和浩特市按照“两港、四区、两园、一带”物流总体布局,以错位发展、资源整合、有序经营、产业集聚为目标,紧紧把握物流和电子商务发展趋势,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物流电商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电子商务引发的物流仓储和配送需求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呼和浩特足迹:河道综治工程让呼和浩特成为江南水乡



呼和浩特市地处中国西部地区,与江南水乡不同,呼和浩特市的水资源没有那么丰富。2016年,呼和浩特市多条河道综合治理工程的启动,将为呼和浩特市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北有绿树成荫的大山,南有清澈见底的河流,这样一座城市,就像画家笔下美丽的油画,美不胜收!


呼和浩特足迹:服务做加法 流程做减法 营改增试点工作落地



2016年5月1日零时开出的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张生活服务类增值税发票


2016年5月1日零时,内蒙古宾悦大酒店财务会计登录税控发票开票软件(金税盘版),填写好相关资料,一分钟后,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张生活服务类增值税发票成功开具,拉开了呼和浩特市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工作的序幕。


据统计,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呼和浩特市共接收营改增纳税人2.8万户,累计培训营改增纳税人3.1万户次,1月-11月,全市营改增企业入库增值税34.65亿元,同比增收25.42亿元,增幅275.11%,新营改增四大行业累计入库24.46亿元,其中金融服务业入库9.68亿元,建筑服务业入库6.41亿元,房地产业入库4.98亿元,生活服务业入库3.39亿元。


呼和浩特足迹:少数民族特色村镇 生活别样幸福



新农村风貌


呼和浩特市共有125个少数民族聚居村。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把发展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第一要务来抓,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制宜、因村制宜,从财政、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开发、资源开发等方面,加大了对少数民族聚居村和散杂居村的扶持。在呼和浩特市各级、各部门密切协作下,全市先后建成了以蔬菜种植为特色的土左旗兵州亥村,以养殖业为特色的赛罕区前尔什村,以养殖、观光、农家乐旅游为特色的回民区东、西乌素图村和玉泉区西地村等一大批少数民族特色乡村。这些特色乡村的建设,有力地引领着呼和浩特市农村产业的发展,也大幅度提高了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的收入和生产生活水平。


呼和浩特足迹:蒙汉文并用让首府文化更具魅力



呼和浩特白塔机场内的各类指示牌用蒙汉文双语标识


社会市面蒙汉两种文字并用工作,是蒙古语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入贯彻党的民族平等、语言平等政策的具体体现,关系到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经济社会发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通过突出打造具有蒙古文化元素的成吉思汗蒙元文化一条街、伊斯兰风情通道街,大召宗教文化块区、大盛魁和塞上老街历史文化街区,成功打造了市区“四横四纵”蒙汉文牌匾示范街,所带来的良好效果为其它街道牌匾制作提供了参考样板,以点带面,充分展现了首府魅力和城市文化。



时光犹如白驹过隙,

回首2016,


呼和浩特一步一个脚印稳步前行,


留下了坚实的足迹。


放眼2017,


呼和浩特必将以更加奋进的脚步阔步前进,


让首府市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2017,


值得期待!


每日一条安全知识


要力争把火灾消灭在初起阶段


火灾初起阶段火场面积小、温度低,是便于扑救的最有利时机。在此阶段发现火灾,只要不错过时机,可以用很少的人力和灭火器材,甚至一桶水、一个灭火器,就可以扑灭火灾,这样火灾损失会很小。因此要尽力扑灭初起阶段的火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