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移民投资 >

兰州市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至5000元)


这是个税法自1980年出台以来的第七次修订,也是改动幅度最大的一次。《草案》将起征点由3500元/月提高至5000元/月(6万元/年),同时调整了税率结构,扩大了3%、10%、20%三档低税率,尤其是中低税率级距。



此次《草案》一出,除了直接提意见的民众,网上留言的网友、开会研讨的专家更是不少:起征点还能提更高吗?起征点是否可以各地不同?“单身税”和专项扣除是什么情况?大家这段时间关注的这些问题,一起来看看吧……



起征点还能提更高吗?


在大家热议的问题中,“个税起征点应该提多少”是被讨论的最多的!其中不少观点都认为,个税的起征点还应该提的更高一点——


据报道,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尹中卿审议草案时表示:通过提高居民收入比重来扩大消费,可以把个税起征点提高到6000元或者7000元;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个税法修正案讨论小组建言称,切实增加居民收入的获得感,将个税免征额提至每月8000元;甚至有一些有影响人士成,就应该按照10000元乃至30000元来提……不过,还是有网友留言表示,起征点无论定多少,都应该是平均工资以上才合理。


对此,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贾康表示,起征点并不是抬得越高越好,它的覆盖人群不能过小,不能把这个税种过于边缘化


上一轮起征点从2000到3500的调整,一开始个人所得税超额累进税率只覆盖3000万人左右,我们将近14亿人口也就是2%出头的社会成员受到税率的调节,表现了这个税有边缘化的特征。后来随着居民收入提高,覆盖面实际对应的人群又在扩大。这一次如果一下提高到8千,甚至有人提到10000元、30000元,它实际覆盖的人群无疑会大大缩小。我个人认为,如果一下子要抬到10000元是不合适的。


事实上,也有业内人士表示,一般征求意见之后,微调的可能性存在,大调的可能性较小调。5000元


起征点如公众所愿调高至8000-10000元,基本上是个小概率事件。但社会心理普遍得陇望蜀,这无可厚非,因为个税跟公众的收入直接挂钩,增减之毫厘,立竿见影。在经个人所得税济增长在L型底部徘徊的时候,公众的税感可能更强烈。



草案中的个税税率表



起征点是否可以各至地不同?


在这次征集意见中,据5000元称有不少网友提出各地起征点应该不同,因为各地物价和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差异较大。


对至此,各路专家也是各有各的说法:


有观点认为,个税算是所有税中里相对公平的税种,因为它是根据劳动所得来的,但是全国统一成5000元起征是否公平,比如说住在上海和兰州的人,相对来讲收入完全不一样,所以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应该考虑到每一个人收入的水平不一样,而不应该是全国统一的。


有观点却表示,各个城市的物价、平均收入水平不一样,如果按照行政区划来做区别对待,它会产生一个问题,比如北上广深这样的城市抬高了,大家都会涌入这些城市。但如果对人力资本、劳动力的流动,按区域划分来区别对待调节,这等于给劳动力这个生产要素流动设置了特定的壁垒,这种壁垒不利于市场经济实际的绩效水平的提高,而且它会带来副作用,就是妨碍了人才流动。


随后有观点反驳称,一个人去不去一个地方工作,肯定不光考虑税收的起征点,因为国家的税收低,我们劳动力的成本低,还有其他一些条件,我们才有机会成为全世界来投资的热土。


不过仍有观点表示,想各地采用不同起征点,还是存在一个难度的问题,真正施行起来不仅难度较大,也难以保证不会出现其他方面不公平的问题,因此近期要实现还是不太现实。



专项附加扣除=“单身税”?


这次《草案》的一大亮点,就是增加了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5项“专项附加扣除”,包含了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换言之,以后纳税时,除减去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起征点保险、住房公积金等专项扣除,还要减去专项附加扣除,再计算你要纳税的金额。


然而,能享受到这些优惠的基本都是已婚人士,因此单身群体无疑会相对多缴个税,因此这也有了“单身税”的说法。


对此,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认为,对于养育子女的家庭,因为负担重,对产生的支出适当给予扣除,是合理和个人所得税应当的。此外,一些其他的专项附加项目并没有区分单身还是已婚已育,像继续教育支出、大病支出、住房贷款、租房租金等项目,是每个纳税人都可能享受到的。


首都经贸大学财税学院的丁芸教授分析,专项附加扣除可以反映不同纳税人生活支出的差异性。草案中提到的5项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尤其像住房租金、子女教育等项目,对很多有住房压力、抚养子女压力的已婚人群更有利,也是一项合理的设置。


事实上,还有许多准备生二胎的家庭对专项扣除有着较高的期待。有已婚人士认兰州市为,相比单身群体和丁克家庭,生儿育女对社会的贡献度更高,应该享受更多个税优惠。


对于专项附加扣除的具体实施,专家也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贾康兰州市认为,专项扣除,发展方向应该是家庭综合申报,家庭几个人挣工资,家庭成员里面所有的收入合在一起,工资之外也要合进来,然后再做这方面比较合理的所谓专项扣除。


财经评论员章弘表示自己主张家庭为主,如果把老年人赡养的费用也放进来不征税,也会起到鼓励人们赡养老人的作用。



还有哪些观点?


不少观点表示,个税起征点应随着生活基本费用及物价和消费结构的变化逐年调整,而法律很难达到一年一修,建议在增加“生活基本费用的动态调整机制”的条款。每年年初,调由国务院根据物价水平、收入水平等,确定每一年的减除费用标准,在“两会”期间,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


同时,个税改革应该让分配机制更加公平,让每一个家庭的生活更加的美好。在目前个人收入、经营收入、资本收入这三者中,个人税收的税率可以最高达到45%,经营收入是35%,资本收入是20%。有观点就表示,更合理的税率应该是个人所得收入最高税率偏低一些,资本收入应该再高一些。


对于个税改革,综合与分类税制是最终目的,是结构性减税的坚实抓手。正因为重要,牵一发动全身,所以改革可以不徐不疾,综合考虑各个维度、各个阶层的利益,慎重出台,但必须有所突破。有观点称,未来降低最高边际税率,平衡工薪和资本化收入的税收,都是无法绕过的问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