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移民投资 >

上海徐汇区人力资源许可证办理(上海人力资源中介证流程)


为充上海分发挥博士后制度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和企业技术创新中的独特作用,加快本区科研人才的引入和培养,提升科技型企业的科技研发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促进产学研结合和科技成果转化,经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批准,正式建立“徐汇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为进一步提高本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服务管理工作水平,根据《上海市博士后管理工证作实施办法》(沪人社专[2020]379号)的有关规定及本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


  二、机制保障


  徐汇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区人社局”)作为本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管理工作的中介职能部门,下设办公室,负责全面推进落实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规划,主要负责与上海市博士后工作办公室、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及基地入驻单位的沟通上海、协调,监督博士后对接项目的实施、核拨配套支持经费、为博士后人员提供各类人才服务等。


  徐汇区委员会组织部(以下简称区委组织部)、徐汇区商务委员(以下简称区商务委)、徐汇区科学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区科办理委)等部门组成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联合工作小组,共同研究博士后科研项目立项、基地管理制度、科研项目资助等重大事项及问题。


  三、资格条件


  符合以下标准,且在徐汇区注册、纳税的企业可申请入驻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一)具备独立法人资格,主营业务符合区域产业发展方向,且未设立工作站;


  (二)具有较强技术实力,能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提出具有较好市场前景和较高学术技术水平的研究项目。所提出的研究项目有利于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也有利于培养和造就高层次的科技和管理人才;


  (三)具有一定的生产经营规模,经营管理状况良好,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能为博士后人员提供必要的科研、生活条件及其它后勤保障;


  (四徐汇区)拥有高水平的研究开徐汇区发团队,能提出理论创新、技术先进的博士后科研项目,研发能力在业内具有较高水平。许可证专职研发人员数量一般在20人以上。


  建有国家科研创新平台的企业、经本市相关部门批准的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中介、承担区级以上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研项目的企业、荣获区级以上荣誉及奖励情况的企业等,可优先申请入驻基地。


  四、操作流程


  (一)企业申报。企业需填写《徐汇区创新实践基地博士后研究项目立项表》报区人社局,经评估、择优,并经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联合工作小组对研究项目进行审定后,由区人社局汇总拟入驻基地单位,报市博管办备案。


  (二)信息发布。区人社局向本市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科研院所、高校(以本区为主)发布年度博士后对接项目,公开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员。


  (三)博士后接洽。由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推荐或根据办理基地入驻单位项目需求招收博士后人选,区人社局组织基地入驻单位与博士后人选双向见面会,接洽成功后由基地入驻单位与博士后拟定博士后科研合作意向。


  (四)专家评定。区人社局组织第三方机构或聘请专家对博士后申请者的科研能力、学术水平和取得的科研成果进行严格的评估、考核,同时对其个人品质、职业道德进行考察,并出具评定意见。申请者符合条件的,由区人社局汇总后报送市博管办核定,并按规定办理进站手续。


  (五)签署协议。博士后人员进驻基地单位工作时间的期限一般为2年,博士后人员根据研究项目期限和参与研发方式不同,分为全职研发型和在站研发型。基地入驻单位、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博士后人员应当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以及工作目标、课题要求、合作期限、知识产权及科研成果归属、人事管理责任、违约责任及其他未尽事项。在此基础上,基地应与流动站设站单位、基地入驻企业签订三方合作协议。


  (六)考核管理。基地招收的博士后人员由参与合作的流动站设站单位办理进、出站手续,并委派合作导师作好项目研发的指导和考评工作。区人社局协助入驻单位作好全职研发型博士后人员人事管理和配套服务工作,对基地入驻单位实行动态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合作项目推进情况、博士后人员支持情况及核心研发团队建设情况等。对经考核评估不合格的企业,追回资助经费、责令其退出创新实践基地并报市博管办备案,3年内不得再次申报入驻基地。基地入驻单位应配合或联合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对博士后人员进行中期考核和出站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博士后人员学术水平、科研能力、研究成果等。对出站考核合格的博士后人员,准予出站,并根据本人申请及其在站期间科研能力、学术水平、工作成果,对其提出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意见或建议证。对考核不合格的博士后人员,予以劝退或解约。


  五、配套扶持


  (一)流程项目研发资助


  徐汇区对研发项目与博士后人员对接成功,并经市博管办核准的基地入驻单位许可证,提供15万元一次性项目资助,用于博士后开展项目研发。


  (二)日常经费资助


  市博管办对进入创新实践基地工作的博士后人员,根据当年博士后经费安排,提供人力资源部分日常经费资助。全职研发型博士后每位资助1-3万元,在站研发型博士后每位资助1万元。徐汇区对成功流程对接基地企业从事技术研发工作的人力资源博士后,通过中期考核和出站考核的,给予日常经费资助配套,其中全职研发型博士后给予每年10万元最高20万元日常经费资助配套,在站研发型博士后给予每年5万元最高10万元日常经费资助配套。区配套资助经费拨付至基地入驻单位(日常经费中含导师带教津贴,津贴额度可在博士后科研合作三方协议中约定)。


  (三)出站留企博士后科研资助


  为鼓励出站博士后留在原对接基地入驻单位继续从事项目研发工作,徐汇区对与原对接单位双方签订三年以上劳动(聘用)合同的出站博士后人员,给予15万元科研资助,资助经费按劳动(聘用)合同履行情况(基地入驻单位需对留企博士后人员出具贡献评估报告)拨付。


  (四)独立设站企业资助


  徐汇区对成功申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本区企业提供30万元一次性项目资助。对原为基地入驻单位并已享受一次性项目研发资助的,补足差额部分。


  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科技金融重点产业领域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入站博士后人员,工作站可按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项目申报程序,申请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入驻企业同等标准的日常经费资助配套。


  (五)其它扶持政策


  1、对成功对接本区基地入驻单位或科研工作站从事技术研发工作的博士后可在徐汇区各类人才评选、资助项目中获得优先推荐和重点支持。


  2、住房安置:对成功对接本区基地入驻单位或科研工作站从事技术研发工作且符合入驻徐汇区人才公寓条件的博士后,参照区级人才标准,可优先申请入住本区人才公寓。


  3、博士后人员在站期间,按国家和本市规定,可申请其子女在博士后人员户口所在地就近入学、入托。


  六、实施期限


  本操作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行,有效期3年。


   附表:《徐汇区创新实践基地博士后研究项目立项表》


  


上海市徐汇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1年6月3日


以上内容由上海济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整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