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移民投资 >

苏州市工商局 地址(苏州市姑苏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我就是一个普通人。”


城市风口


前排右一为谢善鸿


右二为谢善鸿


沪苏同城


今年6月,谢善鸿参加了“上海—苏州推动金融创新协同专题研讨班”,这是近年来沪苏两地组织部门联办的首个“金融班”。上海开班,苏州结业;46苏州市名学员,一半是正处级干部,上海21人、市场苏州25人,州市沪苏同城苏区化的概念也被再次凸显。


在培训班上,谢善鸿是代表苏州的学员,监督在上海参观培训时,他颇为感慨。“我在苏州认识了很多原来在上海不认识的(人。”谢善鸿说,以前他做处长时,不太会主动和局级领导交换名片,但这次,他代表的是苏州市金融局,为了做好沪苏对接工作姑苏,他频频主动与上海的领导握手州市、加微信。


前几年,在上海市金融办工作时,谢善监督管理鸿曾负责接市场待过监督苏州金融系统的代表团,介绍上海的经验、做法。但当时有人曾提出,上海的一些经验、做法恐怕很难直接复制到苏州。“沪苏之间的合作,可以是先互相加深了解、加强沟通,然后再谈资源对接,这样可能更顺理成章一些。”换了一个视苏区角,谢善苏州市鸿在观察中推演着沪苏合作的最佳方式。


在年初的长三角一体化干部交流合作座谈会上,谢善苏鸿苏曾建言,苏州要用好姑苏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功能,借助上海优势,积极发展先进制造地址业;同时,苏州要更好地发挥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腹地支撑)作(用,加强两地资源共享)和金融交流合作,助力上海监督管理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从而推动长三角管理局建设全球地址能级最强的城市群。


上周六,谢善鸿和几位好友从杨浦滨江出发,沿着黄浦江一路骑行、走路,经过东工商局方渔人码头、北外滩世界会客管理局厅、中国证券博物馆,直至外白渡桥,一抬眼,江对岸已是陆家嘴金融中心。这让他想起几天前在苏州古城的那次骑行。“上海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而苏州拥有蓬勃的发展空间和潜工商局力。”谢善鸿感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