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商标注册 >

抖音里音乐工作室打鼓(抖音上那个打鼓的音乐)

非洲小伙Daouda表演非洲鼓


6月1日晚上7点左右,成都锦江区锦华万达一号门外广场上的街头集市上传来一阵轻快的鼓声,不时有路人放慢了脚步,随着鼓点轻轻点头。“感觉来了就打一段鼓。”一头小辫子的非洲小哥Daouda将一个鼓夹在腿间,伴随着共享单车铃铛声,不远处公交车进站刹车声,即兴来了一段非洲鼓表演。


今年3月,成都出台包括允许临时占道经营等“五允许一坚持”措施后,越来越多的集市出现,3.6万个流动摊贩摊位摆上街头。一位有着3年赶集摆摊经验的摊主以前基本只有周末在固定地点赶集,现在几乎天天都有摆摊的机会。摊主们还都提到了一点,就是成都街头的风味和转角就能遇到的故事。


来成都6年,练摊还是“新手上路”


“我的中文名叫‘大伟’。”记者在纸上写下其名字,Daouda笑了,他只认识“大”字。三十多岁,身穿深蓝色短袖、墨绿色工装长裤,腰间一个挎包,脖子上挂着一串油亮珠子的大伟,用基本中文口语交流没有任何问题。常有市民经过,问起大伟是不是经常赶集摆摊?其实,大伟大约一个月前才第一次开始摆摊。


大伟来自非洲马里,在成都已有6年,之前开了一个音乐工作室教人打鼓。今年因为疫情,工作室还没有开课,除了在家练练鼓,他的事情并不多。


“我的女朋友告诉我可以摆摊,比起整天在家,出门有事做当然很好。”大伟说,刚听到这个消息,他有两个没想到,“没想到可以在街边摆摊挣钱,更没想到外国人也可以。”


“这些都是手工制作的,木头都是马里的。”大伟一边说,一边拿起了鼓面巴掌大小的手鼓,将底部翻转朝上,展示其纹理。除了非洲鼓,大伟的摊位上还有梳子、手链、扇子等木制品,“多的时候能卖五百元左右,少的时候大概一百元”。


“主办方对有特别、个性化商品的摊主有优惠,我的摊位费每天大概50元左右,这对我帮助很大。”大伟表示,目前摆摊的收入基本可以满足他的生活支出。


“大家下班从这里路过去赶公交车,匆忙中无意之间看到我的产品,或者听我打鼓都会有点小惊喜。”大伟一边说,一边张圆了嘴模仿路人听到鼓声的表情。对于集市最大的感受,大伟觉得氛围很好,大家在这里很自由。


一边卖东西,一边让更多人了解非洲鼓


“听到鼓声的时候确实还是有点惊讶。”一位逛集市的市民表示,集市本来就让人很放松,再来一点音乐就更舒服了。外号“贵妃”的一位90后年轻女摊主表示,相比商场集市有更多个性定制化的产品。摆摊空闲的时候,她也会去逛其他的摊位,听非洲小哥哥打段鼓当然也不能错过。


就像一位摊主说的,你永远都不知道在下一个集市,你会遇到什么摊主。集市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都不知道下一块会是什么滋味。大伟表示,工作室恢复前,他会继续摆下去。而工作室恢复后,晚上如果他有空,也会练练摊。


对于我们来说,大伟的鼓声是个惊喜;对于大伟而言,集市是融入成都生活的一座桥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