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商标注册 >

个人银行开户记录(如何查询银行开户记录)

很多人都知道,我们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会有医保个人账户,这个个人账户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又有什么作用呢?


其实在2020年以前,一些地方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也有医保个人账户,但说实话个人账户额度不多,还要分出职能进行账户管理,降低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使用效率,国家要求2020年以后全面取消。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是1998年开始全国各地陆续建立起来的。根据1998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建立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制度。职工本人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用人单位缴纳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建立统筹基金,一部分划入个人账户。



但问题在于,基本医疗保险原则上是以地址及上行政区为统筹单位建立的,个别地方还可以以县级为统筹单位。不过,2020年医保已经全面实现了地级统筹。但是,全国还有几百个这样的统筹地区,各地的政策差距确实很大。


比如说青岛市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记入比例是,35岁以下是缴费基数的2%,35岁以上45岁以下是2.2%,45岁以上没有退休的职工是3%,退休职工是本人基本养老金的4.5%,70岁以下不低于80元,70岁以上不低于90元。


深圳市社会医疗保险(一档医保)的记入比例是45岁以下为缴费基数的5%,45岁以上为5.6%。退休职工按照社平缴费基数60%的8.05%记入。



各个地方确实差距很大。北京市的70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记入个人账户钱数是110元(不过还要扣除大病医疗保险费3元,实际进入账户107元);70岁以下老人是每月100元。北京市的老人,还可以通过办理医保存折的方式进行取现。


通过上述情况来看,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余额随着近年来社保缴费基数的不断提高,积累额度也越来越多。截至2020年末,我国医保个人账户的累计结余已经达到了10,096亿元,占到了医保基金全部结余的40%左右。为了解决医保个人账户的问题。



2021年4月,国家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医保个人账户的记入比例要求更改为职工本人个人缴费基数的2%全部计入个人账户,而单位缴纳的部分不再记入个人账户了,要全部进入。退休人员的记录比例按照改革当年的平均养老金水平的2%核定,以后不变。统筹基金同时建立起门诊共济机制,对于符合规定范围的门诊疾病予以报销。


这一改革,像极了2005年我国完善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做法。职工本人的个人缴费比例由过去的3%~4%提升至8%,计入个人账户的比例由11%降为8%,相当于职工本人缴纳的部分全部进入个人账户。用人单位缴纳的部分全部进入统筹账户,建立养老保险全国正常增长机制。


实施共济制度以后,医保个人账户可以给家庭成员共用,这样就不会出现子女为父母买药而被保险公司拒赔了。而且,越来越多的地方允许职工医保个人账户为家庭成员购买当地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城市特色补充医疗保险(比如说杭州市的西湖益联保)。


总体来说,职工基本医保个人账户是不会被完全取消的,不过有关的使用范围将会不断扩大,以消除个人账户的累计结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