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商标注册 >

中原银行开户手续费(中原银行开通电话银行业务收费吗)

2018年上半年的半年报,中原银行净利等多项指标都显著增长。中原银行方面也表示,其发放贷款及存款余额增幅十分明显。然而在贷款余额显著增加的同时,其信贷业务的隐患却也愈发明显——监管事件不断、对公短贷不良高企,不良偏离度爆棚,似乎都暗示中原银行对贷款业务的审慎性,与其他银行颇为不同。







作为一家2014年末才挂牌成立的城商行,中原银行的发展速度无不让人惊叹,挂牌三年多,却已经在香港上市半年多,成立到挂牌历时2年半。从公开发售阶段的认购不足,再到上市首日的险些破发,好像似乎都在预示着这家发展过快的城商行身上背负的历史包袱,似乎很容易就影响到其今后的发展。


而8月末,中原银行发布的2018年半年报,更是表面看上去业绩向好,但却经不起仔细推敲,除了资本充足率的下降,不良贷款偏离度的走高,而其因为过快发展的信贷业务,也频频显示出疲态,诉讼罚单接连不断。


“徒有其表”的半年报


根据中原银行2018年半年报,报告期内,中原银行的资产总额、负债总额、营业收入及净利润等指标全线提升。然而这些数据上升的背后,却是其逾期贷款金额占总贷款金额不断攀升、资本充足率不断下滑的事实。


根据半年报数据显示,中原银行上半年经营能力提升,报告期内获得净利润18.88亿元,同比增长8.1%;营业收入75.82亿元,同比增长29%。利息净收入64.07亿元,同比增长14.1%;非息收入11.75亿元,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6.43亿元,同比增长132.9%。


经营业绩看上去蒸蒸日上,但是从盈利指标数据看来,却不那么乐观。根据半年报数据显示,中原银行平均资产回报率为0.71%,同比下降0.07个百分点;平均权益回报率为8.27%,同比下降1.36个百分点;净利差为2.48%,同比下降0.15个百分点。


而截至2018年6月末,中原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0.74%、10.75%和11.59%,虽符合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但分别较去年末下降了1.41个百分点、1.41个百分点和1.56个百分点。


而从中报数据来看,中原银行的资产质量也在下降。根据半年报显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中原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为44.14亿元,较上年末的36.43亿元增加7.71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类的不良贷款余额为30.7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87亿元,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上升0.16个百分点至2.45%,而在公司贷款中,短期贷款的不良余额为25.54亿元较2017年年末增长了4.48亿元,不良贷款率更是从2017年年末的2.75%飙升至了3.28%。









中原银行对此的解释为:银行授信客户以中小企业客户为主,受经济下行影响较大,经营困难导致还款能力减弱。而截至2018年6月末,中原银行不良贷款偏离度,即“逾期90天以上贷款金额(89.15亿元)与不良贷款余额(41.14亿元)的比值”为216.70%。如果按照最新的监管要求,将逾期90天以上贷款全部纳入不良贷款,中原银行今年上半年末的不良贷款率或将达到4%以上。



贷款业务作为中原银行的主要利息收入来源,也作为该行的主要业务之一,近年来却屡屡或投诉或被罚,似乎也暴露了其的内控问题。


屡陷泥淖的信贷问题


中原银行成立于2014年12月23日,是由河南的许昌、开封、安阳、新乡等13家城市商业银行合并重组而成。成立之初,就曾被各方质疑,这13家地方城商行发展程度不一,资产质量也良莠不齐,历史遗留下来的旧疾会给中原银行以后的发展带来过多阻碍。


确实,尚未重组的中原银行,就已饱受贷款案件的影响。而中原银行从开业开始,信贷业务更是屡屡出现问题。早在2009年,中原银行新乡分行(原新乡银行)就因组织员工团购房产涉嫌违规贷款而遭举报。


而在2014年5月,原新乡银行中原支行(该支行现更名为中原银行新乡新元支行)行长张立以内部资金周转为由,向新乡籍人士许剑波借款2300万元,并为后者出具借款手续,借条由张立本人书写并加盖该支行公章,约定月息2分。


由于许剑波与新元支行及行长张立存在多年的资金借贷往来,便同意了该银行此次“银行内部资金规划、需要”为理由的为新元支行的企业贷款方“过桥”融资。然而不久之后,这家长期依靠新元支行“输血”苦苦支撑的企业“过桥”失败,宣告破产,数亿元资金因此无法偿还。新元支行随后便不再偿还上述债务。



随后新元支行便以行长突然死亡为理由,不再直接归还本息。直到2017年年底,许剑波等债权人遂向新乡市两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审判决中原银行赔付本息。


而据媒体报道,合并重组前,新乡银行中原支行时期,公章管理的确存在漏洞,此类案件的涉及人数大概40多人,金额大概有两三个亿。


如果说重组前的问题可以归为历史遗留问题,那么重组后的中原银行似乎还是问题重重。根据中原银行2017年的中报显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中原银行尚有作为被起诉方的未决诉讼案件及纠纷,涉及估计总额约6.87亿元;这一数据到了2018年6月30日,更是增加到了7.84亿元。


中原银行商丘分行就曾因涉嫌违反信贷受托支付,导致借款人身背巨额债务,而在河南地区产生了巨大反响。2015年8月31日,当时南华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的刘某以个人身份从中原银行商丘分行贷款200万,用于从飞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购货。该笔货款在经过刘某账户三分钟短暂停留后,并没有打到飞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账户,而是打到另外一个私人账户,刘某与此人素不相识。


然而刘某称,以他名字在中原银行商丘分行开设的账户,他也毫不知情。作为贷款方的中原银行商丘分行已与借款人签订了《支付委托书》,其中明确规定借款人不可撤销委托,但是中原银行商丘分行却没有按规定把这笔贷款作为购货款打到飞扬公司的帐户上,从而导致后来出现种种问题与纠纷。


而在2016年4月,中原银行又因涉嫌违规借贷,而遭曝光。2016年4月,河南意达公司经理张金光到中原镇平支行申请贷款,因为缺乏担保企业未能成功。然而此后,中原银行镇平支行以替企业做代偿为前提,口头承诺为其贷款500万。









也就是说,张金光的意达公司先为鸿泰公司代偿200万,其后由意达公司做借款主体,在原担保企业基础上再引入张金光介绍的昌源公司担保300万,中原银行镇平支行为其授信500万。但是该行因原主贷企业鸿泰公司的账户被法院冻结,只能进账不能出账。镇平支行为了怕日后向鸿泰公司索账无据,就说走腾越公司账户,再转入银行指定临时账户。看似平常的走账流水,却给镇平支行日后的推诿造就了条件。


2016年11月12日,张金光收到了镇平支行的《中原银行审批通知书》,然后凭此向担保融资公司借了200万过桥贷,日息3.75%,期限3天。他本以为几天后,银行的贷款就会下来,但却没想到镇平支行根本没打算贷款给他的企业,镇平支行因为口头协议无证据和账户流水无直接关系原因否认此事。


张金光在2016年11月21日之前拿到中原镇平支行的《中原银行审批通知书》,然后在11月21日下午4-6点将200万通过意达公司账户转至腾越公司账户,再由腾越公司账户转至中原镇平支行临时账户。从时间上看,银行审批通知书在腾越公司归还原贷款200万之前,这也就意味着,银行下达审批书的时候,腾越公司的抵押担保还没有从第一笔释放,银行就将其作为第二笔贷款的抵押担保,涉嫌重复担保。









而类似的贷款案件,在中原银行还是时有发生。1月,中原银行商丘分行因违规办理无真实贸易背景的银行承兑及贴现业务、发放流动资金贷款用于固定资产建设,被河南银监局商丘分局罚款40万元。7月,中原银行新乡分行因办理无真实贸易背景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发放“存贷挂钩”贷款,被河南银监局新乡分局作出罚款人民币50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


截至今年8月底,中原银行已收到河南银监局发出的18份行政处罚,被罚金额近400万。被行政处罚的违法事实包括票据及虚增存贷款、贷款资金违规流向房地产及股市等方面。


如果将中原银行的不良贷款归于历史遗留问题,那么中原银行重组后产生的各种违规信贷问题或许就是内控的缺失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