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商标注册 >

中国农业银行宁夏分行开户行号(中国农业银行宁夏分行营业部行号)


2020年,“苦瘠甲天下”的宁夏西海固地区,历尽艰辛终于翻越脱贫路上的六盘山,迎来了全面脱贫。脱贫攻坚,金融先行。




“农”情厚意暖人心 携手相伴助脱贫


农业银行宁夏分行助力全区打赢脱贫攻坚战




宁夏是全国集中连片扶贫开发的重点省份之一,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多,脱贫攻坚任务重。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中国农业银行宁夏分行(以下简称“农行宁夏分行”)将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乡村振兴宏伟蓝图,紧扣产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贫困户增收脱贫全面持续发力,不断完善金融服务体制机制,大力创新金融扶贫方式方法,帮助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2016年以来,农行宁夏分行累计发放涉农贷款680亿元,其中精准扶贫贷款96亿元,帮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贷款13.8万户次、金额63.7亿元,带动产业链上5万余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切实做到了真扶贫、扶真贫,为贫困县(区)脱贫攻坚增添了动力。




立足实际 夯实脱贫攻坚基础




“以前家里连一头牛也养不起,现在我都买了播种机,是农行的‘脱贫致富贷’给我帮了大忙。”家住海原县郑旗乡撒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马明祥,指着自家的播种机激动地说。


2016年来,为确保有限的信贷资源集中到脱贫攻坚的刀刃上,农行宁夏分行开发了脱贫致富专属产品——“脱贫致富贷”,即在农户小额贷款项下,精准对接区内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现实条件和普遍性需求,从“客户准入、贷款定价、担保方式”等贷款核心要素寻找突破口,切实提高贫困户的贷款可得性,着力发挥信贷造血功能,精准助力脱贫攻坚,帮扶一村一户斩断穷根。





农行西吉县支行网点主任来永宏在玉丰村农户牛棚查看草料情况




西海固是宁夏金融扶贫的重中之重,西吉县贫困人口占比更是达到全区的18.3%。“吃水没有源,走路很艰难,三年两头旱,口袋没有钱。”这是宁夏西海固的真实写照。


一直以来,农行宁夏分行努力用金融“活水”冲开西海固贫瘠的“干涸之地”。该行争取当地政府支持,打折收购农户历史欠款,实现不良记录清零,创造性地提出了“农行 政府风险补偿基金 建档立卡贫困户”政府增信金融扶贫模式,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为2128户贫困户发放贷款9486万元。


西吉县兴平乡建档立卡贫困户张大姐,一家4口人。丈夫外出打工受伤,落下了终身残疾。“既要照顾丈夫,还要管两个娃娃上学,我一个农村女人家又能做个啥?”一家子的生活重担压在张大姐身上,一度让她失去生活的信心。


农行宁夏分行驻村扶贫工作人员得知此事,查到张大姐的信用记录一直保持良好,面对这个不幸的家庭,农行的“脱贫致富贷”帮助张大姐获得基准利率贷款5万元,全部投入到当地的养殖基地。基地统一饲养、统一经营、统一回购,张大姐每年可获得2000元的分红,贷款还本付息后,她还可以得到一定比例的差价补助。一年下来,张大姐收入1.7万元。“政府帮忙,农行贷款,只要能吃苦,这个家还能缓过劲来。”张大姐激动地说。


2016年以来,农行宁夏分行聚焦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动员该行辖属的103个基层机构、400余名员工,走村入户对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了全面调查,详细了解每户的致贫原因,为每户建立金融扶贫信息档案,全力满足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信贷需求,累计为近4.3万贫困户给予信贷支持,且“脱贫致富贷”已成为建档立卡户迈向致富大道的“通行证”。




产业帮扶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产业扶贫是带动农户脱贫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农行宁夏分行结合各地资源禀赋,依托“银行让利、企业或大户带动、贫困户受益”的联结机制,创新产业项目扶贫模式,大力支持贫困地区主导产业、重点客户和骨干项目,真正把当地的“好产业”转变成农民的“好日子”,走出了一条支持宁夏依托特色产业实现农民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在盐池县青山乡古峰庄村,养羊大户吴鹏家后院,一排标准化的羊舍一字排开,毛色雪白的盐池滩羊羔双蹄搭在圈墙上。“农行为我提供了40万元‘滩羊e贷’服务,解决了资金短缺的燃眉之急。这两年虽然羊肉价格不高,但每年入秋都会接到大量订单,加上我在县城里经营特色餐厅,现在养羊处于保本微利状态。”吴鹏坚信滩羊产业前景广阔,能坚持下来就是最后的赢家。



西吉县恒盛工贸有限公司加工生产的西吉红军粉在农行扶贫商城供不应求




家住中宁县舟塔乡做枸杞经销商的张大哥,目前已从农行宁夏分行贷款百万用于枸杞经销中转。“以前,每到枸杞集中采购囤货时间,资金周转就成了最头疼的问题。直到农业银行中宁支行的工作人员了解到此情况,提供了专属的“枸杞e贷”服务,实现了贷款‘即申请即到帐’,不仅解决了我们枸杞贩卖商的资金周转问题,还稳定了交易市场枸杞的价格波动。”


泾源县大湾乡杨岭村萧关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的马克明,曾经是村里出了名的“小老板”,跑运输、包工程、贩树苗,日子过得红红火火。2012年,他怀着浓浓的乡情和对泾源当地发展草畜产业独特优势的认识回到了杨岭村,带头成立了萧关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之初,资金短缺,农行泾源支行实地考察后为他贷款70万元。随着养殖规模的逐步扩大,信贷资金追加到150万元。如今合作社已经发展壮大到占地20亩,牛棚11座,育肥牛近千头。这个昔日的“小老板”,摇身一变成了村里的“大牛倌”。


农行宁夏分行紧紧围绕自治区九大重点产业布局,持续创新担保模式,重点支持枸杞、林果、蔬菜等特色种植以及奶牛、肉牛、肉羊、生猪等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先后与自治区扶贫办、农牧厅等7个厅局、13个市县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了“政府 农户”“公司 农户”“合作社 农户”“农户联保 风险保证金”等20余种担保模式,有效解决广大贫困养殖户贷款难、担保难、准入难的问题。


截至2020年末,农行宁夏分行累计发放特色产业贷款295亿元,支持带动产业链上5万余人实现脱贫。






消费扶贫 汇聚合力助力增收




农行宁夏分行在加大产业信贷支持力度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农业银行掌银扶贫商城、益农融商等平台,积极开展消费扶贫工作,拓宽宁夏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助力宁夏特色产业发展和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


“您好!粉条纯手工制作,筋道爽口。细粉炒菜、宽粉涮火锅都是不错的选择……”来自农行西吉县支行客户部刘经理,现已成为农行扶贫商城的营销达人,每天要接听并回复将近200个关于扶贫商城农产品的问询电话。彼时,在西吉县吉强镇芦子村宁夏兴鲜杂粮开发有限公司的仓库里,工人们正在打包当天要发往外地的小米、绿豆、玉米粉等杂粮,快递盒子已堆成了小山。


通过持续开发扶贫产品、创新带动模式,农行宁夏分行在掌上银行开辟扶贫商城“宁夏专区”,支持一批扶贫企业入驻商城,举办20余场宁夏专场活动,培育了“盐池滩羊肉”“西吉红军粉”“泾源悬崖蜜”等“网红”产品,促进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走出大山、迈向全国。对贫困户而言,实现了销售便利化、利益最大化,对消费者而言,则是直接参与到扶贫过程中,也是难得的经历。


“农行可是帮了我们的大忙!”原州区彭堡镇硝沟村村民何玉安说。这里是依托产业化养鸡走上脱贫之路的,以前都是鸡蛋贩子上门收购,价格压得比较低。现在农行直接收购,而且给的是市场批发价,省去中间商,利润都让给农民了。



农行贺兰县支行客户经理在贺兰县稻渔空间作贷后检查




2019年,由于鸡蛋农副产品市场价格下降,导致鸡蛋出现滞销,部分贫困户为此失去养殖信心。农行宁夏分行为让农户进一步增强发展信心,协调分行农银大学、分行机关食堂统一采购该村鸡蛋,并动员员工个人积极消费认购。在此基础上,分行三农金融部紧锣密鼓出台消费扶贫相关倾斜政策,要求辖属各级行职工餐厅优先采购贫困县(村、农户)粮油、蔬菜、鸡蛋、肉等农副产品,通过打开产品销路,助力贫困户增收脱贫。


农行宁夏分行在全区还开展西吉黄牛肉团购活动,高效承办了中国商飞“牵手西吉﹒商飞暖心购”专场活动,帮助销售西吉县农特产品1629万元。盐池滩羊肉、彭阳枸杞蜜以及泾源黄牛肉等在内的40余种特色农产品,也已入驻农业银行线上扶贫商城,实现了线上销售,西吉县消费扶贫案例被入选全国农行系统50大扶贫案例。通过加大全国农行系统宣传推介力度,利用抖音带货直播、赴农总行现场展销、向客户推介、区分行联动、行内专场促销、辖内职工食堂直接采购等方式,累计销售贫困县(区)农特产品3263万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