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商标注册 >

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法ppt(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法ppt课件)


这是 2021“元宇宙元年”的代表性 VR 设备——Facebook(现在应该叫 Meta 了)出品的 Oculus Quest 2;


这是开启 2016“VR元年”的主流VR设备——Facebook 收购并出品的第一代消费级VR头显套装,Oculus Rift。


总之,整整重复造了 5 年轮子,且 5 年后的主流轮子,还真不一定比 5 年前的主流轮子更出色更好用,这就是承载“元宇宙”入口重任的 VR 产业面临的现状——而对于“元宇宙”来说,这还远远不是麻烦的全部。


ZeroNet 是一个 2015 年上线的泛用型去中心网络,它能够实现去中心的微博、Youtube 和 Facebook,


因为各家差异较大,直接从 Google 搜索选取了第一张的结果


顺带一提,这是本款 Facebook 第一方VR社交应用在官方商店的人气,以及产品现状:


当然,扎克伯格的 VR 社交野心铁定不会浅尝辄止。除了 Venues,Facebook 还推出过 Spaces 这种尬聊式VR应用,同样是扎克伯格本扎亲自站台宣传:


然后这款应用被喷上了天——媒体舆论纷纷表示,套着没有下半截躯干、形似手指布偶的卡通化身,身临其境地钻进全景拍摄的飓风灾害现场,用事不关己的轻佻语气点评灾情并把这一切录下来发到网上炫耀,简直彻底突破了做人的道德底线,自知理亏的扎克伯格乖乖道歉。


已于 2019 年 10 月 25 日下线


和一辈子输出只靠一张嘴的苏格拉底不同,搞学问十项全能的亚里士多德,一辈子留下的典籍数量,用“著作等身,且不止一身”来形容丝毫不为过。不难想象,面对茫茫多的学术遗产,亚里士多德的后继者,着实为归档问题纠结了好久:


《火车上的乔安娜》,卡琳·谢尔勒


《千万不要打开这本书》,亚当·赖豪普特&马修·福赛思


注意红框里的“back of the CD case”,真相是这个:


就在《潜龙谍影》的实体游戏光盘包装盒背面,一张不起眼的游戏截图上,攸关情节推进的无线电通讯频率清晰可见。


就这?


既没有实现大统一理论,也无法证明暗物质存在,就连地外生命存在与否都没有结论,从形式到实质上没有任何颠覆,就凭一个画地为牢继续把我们囚禁在社交网络里的数字监狱,也敢大言不惭地自称“元宇宙”?


就这,也配叫“meta”?


所以回到主题,我想说的也就很简单了:


首先,我看不到目前的“元宇宙”到底在哪里超越了“宇宙”,对“宇宙”的哪些存在和规则做了深入挖掘和利用,看到的只是一些使用粗糙的表现手法复制真实宇宙规则的低劣尝试。


诚然,metaverse 也是“宇宙之后的宇宙”,但这不是脱了裤子放屁么?无论元数据、元游戏还是元小说,都是对“前者”存在的归纳、总结和升华,元宇宙到底升华在了哪里?


其次,我也看不到“元宇宙”的自反性,看不到载体和内容在元宇宙中的对立统一,只看到元宇宙把玩家从真实宇宙中割裂出来的孤独感。


我并不反对任何人在虚拟世界里构建自己的小世界,这其实还蛮好玩的——但您愣要说这个东西和真实世界是互动、互补乃至超越的,恐怕嘴有点太大了吧?



2. 元宇宙到底“meta”在何处

按照因罗永浩转发而在中文互联网流行的最新一个版本来说(由投资 KOL Shaan Puri 发布于 Twitter),“元宇宙是一个时间”,元宇宙是如技术奇点一样,是大多数“人们发现生活在数字世界比生活在现实世界更有意义的那一刻”。


因此,元宇宙就是我们沉迷抖音与王者荣耀的当下,是我们默许了刷健康码才能出行的当下,是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无法完全被区分对待的当下,是芯片缺货导致手机和汽车涨价的当下,是 VR 设备永远不能小型化,是分布式互联网永远无法落地的当下。


照此说来,元宇宙就是基底宇宙,你我已在元宇宙之中。


那么,何谈未来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