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商标注册 >

河北省非税收入是什么意思(河北省非税收入管理局怎么样)


标题:推进河北省高质量财源建设研究——基于“十三五”期间河北省全口径财政收入的分析


单位:河北省财政政策信息中心


刊期:《财政科学》2021年第12期


内容提要

“十三五”期间,河北省全口径财政收入呈稳定增长态势,有力支撑了高质量财源建设和经济社会平稳发展,但存在“四低两高”问题,即财政收入实力低、一般预算中的税收收入占比低、税收收入中的高技术产业贡献低、国有资本经营收入中的利润股息占比低,政府性基金收入中土地出让收入和社保基金中的财政补贴占比均较高。根据“产业是经济增长基础、要素是产业发展条件、城镇是要素聚集载体、环境是经济运行保障”原理,影响财源质量的主要因素概括为产业层次低、先进要素少、城镇发展慢、营商环境差。立足新发展阶段,推动河北省高质量财源建设,就需要构建现代产业链条、优化生产要素供给、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改善发展环境、积极争取各类资金和加强财政资源统筹。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财源 全口径财政收入 新型城镇化




文章结构框架

点击看大图



精彩内容摘编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报告提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高质量财源是高质量发展的结果反映,同样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财力基础。“十三五”期间,河北省财政收入的“质量”问题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状况,需要立足新发展阶段,做好新时期的“生财”“引财”和“聚财”,推动全省高质量财源建设。


影响河北省财源质量的主要原因


按照“产业是经济增长基础、要素是产业发展条件、城镇是要素聚集载体、环境是经济运行保障”原理,影响河北省财源质量的主要因素可概括为“低”(产业层次)、“少”(先进要素)、“慢”(城镇发展)、“差”(营商环境)等四个方面。


(一)从经济基础看,产业层次不高,影响财政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产业发展的层次和结构不仅直接影响税收收入的增长质量,也关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从而影响居民对社保基金的缴费意愿和力度,还影响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益和上缴利润。一方面,高技术产业发展滞后,影响高质量财源培育壮大。从第二产业看,河北省医药制造、汽车制造、电气机械、计算机通信等高技术行业发展滞后,2019年其营业收入占全部规上工业营业收入的15.1%,不足全国平均占比(35.0%)的一半,与北京、上海、广东(均接近50%)差距更大。从第三产业看,河北省信息技术服务、科学研究服务、商务服务、金融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2019年其增加值占三产增加值的23.1%,不到全国平均占比(30.5%)的八成,更低于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省市(均超过1/3)比重。另一方面,资源型产业占主导,影响财税收入稳定增长。2019年河北省采矿、钢铁、石化、建材等资源型行业的营业收入占全部规上工业营业收入的47.6%,远高于31.7%的全国水平,更高于江苏、浙江、广东(均不到1/5)比重。不仅导致产业单一、结构失衡,还易使经济运行和税收深受国际市场价格和中央环保政策等因素影响。2013年至今,国际铁矿石价格呈“V”型变动,导致2016年河北省铁矿开采业税收收入不足2013年的1/4,2020年税收收入又比2016年翻了一番。根据碳达峰及降碳行动要求,河北省钢铁、纺织、建材等传统支柱行业都将受到较大冲击。近年来,省内唐山、邯郸等主要产钢市限产政策频繁发布,目前全省72家钢厂高炉开工率已跌至50%以下,甚至低于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的最低水平,极大影响了行业经营及税收贡献。


(二)从发展条件看,生产要素紧缺,影响主导财源产业培育壮大


新发展阶段,生产要素特别是技术、人才等先进生产要素日益成为河北省产业转型升级和财源培育壮大的重要瓶颈。一是劳动力和人才缺口较大。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2020年河北省常住人口占全国的5.28%,比2010年(六普)的5.36%下降了0.08个百分点,是东部10省中唯一的占比下降省份。2019年河北省就业人员中大学本科以上人员占比为7.9%,明显低于10.8%的全国平均水平,居第25位。二是土地约束普遍存在。近年来,一些发展较快地区建设用地供给与空间保障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除渤海新区、曹妃甸等少数沿海县区外,其他地区广泛存在产业发展用地指标严重不足的问题,即便是省级重点项目也难以获取相应的土地指标,即便采用地区间占补平衡措施也不够使用,而且成本较高,直接影响到重大项目的落户实施。三是企业融资困难凸显。近年来,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大宗原材料成本上升及疫情等影响,实体经济普遍存在资金短缺现象。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小企业平均生存年限为2.9年,平均获得贷款年限为6年,即多数企业未获批贷款既已消亡。自2020年河北冀中能源出现债券违约后,受增信担保、违约串联、市场恐慌等影响,河北省的河钢、开滦等国有企业也呈现债券发行难、兑付压力大现象。四是技术创新能力较低。从投入看,2020年河北省R&D经费投入强度为1.7%,比2015年的1.2%已有大幅提升,但仍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2.4%)的七成,居各省份第16位。从产出看,2020年河北省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为6365件,仅为广东的1/10、浙江的1/8、江苏的1/7,甚至不足安徽、湖北、四川等中西部省份的一半。


(三)从要素载体看,城镇发展滞后,影响先进生产要素吸引集聚


近年来,城镇及符合城市规划功能的园区已成为各类要素特别是先进要素的主要载体,但河北省的这些载体发展层次相对滞后、承载功能尚未充分发挥。一是城镇化水平较低。河北省的常住人口城镇化水平一直偏低,2020年为60.1%,比全国平均水平(63.9%)低了3.8个百分点,居全国第21位。而且,“人的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若计算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还不到50%。二是城镇布局不合理。河北省城镇体系存在金字塔“塔尖”城市稀缺、中等城市发展不足、小城市分布不广的布局问题①,影响了先进要素集聚和高技术产业壮大。如,设区市数量少,在全国人口最多的10个省份中排名最末,且没有人口超过500万的特大城市;县级单元数量仅少于四川,但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市辖区和县级市数量较少,市辖区数量占县级单元比重为29.3%,位居10个人口大省的末位;乡级单元数量仅少于四川、河南,但其中的街道和镇等城镇化区域数量较少,占乡级单元比重为68.3%,同样位居10个人口大省末位,广东、山东、江苏、浙江等省份占比均在95%以上(见表7)。三是园区实力较弱。河北省虽拥有190多家省级以上园区,园区数量居全国前列,但综合实力较弱。全省11家国家级开发区中,2019年没有1家进入全国综合实力30强,甚至没有1家达到沿海地区园区的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平均标准。多数省级开发区的产业特色不突出、企业关联不明显、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招商引资质效不高,不少开发区的亩均税收不足10万元,而许多发达省份的开发区亩均税收都超过20万元,其中苏州达到43万元。



(四)从环境保障看,营商环境欠优,影响市场经济发展动力活力


环境是吸引各类资源要素、提升城镇化水平的重要条件,长期以来,河北省的营商环境不容乐观。一方面,政策环境存在“最后一公里”落实问题。近年来,按照中央要求,多个地区和部门都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放管服、减税降费等文件,但如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2020年“企业成本”调研报告》显示,由于文件频繁出台和修订,导致政策缺乏连续性,还有一些涉及多个部门的政策,各部门相关措施存在“政策不一致”“政出多门”的现象,无论对基层部门的政策执行,还是企业的政策理解都形成一定干扰,影响了政策的最终效果。这不仅影响了优质企业的引入,一些本土企业也将总部搬离河北省,如新兴铸管、京华焊管、今麦郎等发源于河北省的大型企业,相继将总部或功能性总部迁出。另一方面,生态环境制约了经济平稳发展。作为京畿大省,维持良好的大气、水、土壤等生态环境是河北省做好首都“政治护城河”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河北省大力加强生态环境治理,虽然取得了明显效果,但仍不乐观。2020年河北省优良天数比率为69.9%、水质优良断面比例为66.2%,均分别明显低于87.0%、84.6%的全国平均水平,每年都有多个城市位居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大气污染指数后10位、地表水环境质量后20位。此外,河北省的自然资源严重短缺,人均水资源量、林地面积分别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1/3,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日益突出,逐渐累积的生态风险不容忽视。



全文刊于《财政科学》2021年第12期,欢迎订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