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商标注册 >

宁波自然人电子税务局扣缴客户端(自然人税收管理系统扣缴客户端和自然人电子税务局)

2019年1月1日就是新个税法正式实施的日子,居民个人在5000元的基本减除费用和“三险一金”专项扣除外,还可以依条件享受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6项专项附加扣除。


由于不少单位选择让员工在个税APP上填写抵扣项,一些有“个性化问题”的朋友犯了难,这种情况怎么填,那种情况怎么选?宁波晚报邀请税务部门的专业人士来帮忙解答。



APP如何注册

目前个税APP支持以下两种注册模式,一种为人脸识别认证注册模式(此模式只支持中国大陆居民),即通过输入居民身份证号码和姓名,然后与公安系统动态人脸识别,验证通过后再填写账号和手机号码,短信验证通过后完成注册。另一种为大厅注册码注册模式,即纳税人到任一办税服务大厅,经办税服务厅人员验证人证一致后,登记个人证件信息并派发注册码。纳税人再进行注册。


所以,如果你在单位办公室或者家里注册,还是选择人脸认证吧,记者尝试了一下,挺方便的。


注意选择申报方式

每一项扣除的填报第一步为基本信息(手机号码、电子邮箱和联系地址)的确认,最后一步填写申报方式,申报方式分为单位代扣和综合所得年度自行申报两种方式,中间步骤依据具体的扣除项而变化。


填报中的“通过扣缴义务人申报”即通过单位按月扣缴,“综合所得年度自行申报”就是自己年终一次汇算。


绝大部分工薪族平时由单位代扣个税的,应该选前者哦。


涉及人员的身份证号码等一些基本资料填表前请备齐

如果不想填写中途屡屡被找各种资料而打断,还是提前做点功课把填写要用到的资料备齐哦。记者根据自己填报的情况来作一些提醒。


填报“子女教育”时需用到子女教育信息,子女、配偶身份证号码,填写完毕后需要设置扣除比例。


填报“住房租金”时需用到住房租赁信息、工作城市信息等。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住房租金与房贷利息只能选择一项进行扣除,填报时系统提示“若您已填报住房贷款利息,请勿填写本表”。


填报“住房贷款利息”时需用到产权证明,贷款合同等信息。同时,系统也提示“若已填报住房租金信息,请勿填写本表”。


填报“赡养老人”时需用到被赡养人信息如身份证信息,共同赡养人信息(独生子女无需填写);非独生子女还需填写分摊方式。


填报“继续教育”时需用到继续教育信息:若是学历(学位)继续教育,需填写教育阶段、入学时间、毕业时间;若为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则填写教育类型、证书取得时间、证书名称、证书编号、发证机关。


是不是首套房贷,请看贷款合同或者咨询贷款银行

有不少朋友来问,怎么样算首套房贷啊,是不是只能是第一次买房才算啊。不是哦,这是以银行发放贷款时,认定是否是首套房贷为准。你可以看下你的贷款合同,或者咨询一下你的贷款银行确认一下。


只能是尚在还贷中,有利息支出的才可以抵扣,如果你的首套房贷已经还清,目前无首套房贷利息支出,则不用再填写此项。


为啥爸妈都需赡养,APP只让我填一个?

“我在APP添加被赡养人信息的时候,把我爸和我妈都添加上去了,可是到选择赡养人这个环节,只能选择其中一个,这是为什么?”有朋友抛出这个问题。


据市税务局个人所得税处相关人士解答,这个问题后期会改进,但是填写一个不会影响扣除情况。


有个问题需要明确一下,有父母要赡养的,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抵扣的上限均为2000元。如果你是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非独生子女需要填写共同赡养人,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可以由赡养人均摊或约定分摊,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


有网友问宁波晚报,有兄弟姐妹,但是只是自己需要享受这个扣除,别的兄弟姐妹不去扣除,那么自己可不可以扣除2000元。市税务部门的答复是,不可以,这种情况最多也只能抵扣1000元。


还有网友问,有兄弟姐妹的,协商分摊赡养老人,需要有什么证明文件吗?比如兄弟姐妹之间的协议复印件?市税务部门的答复是,APP上需要如实填写,比如兄弟姐妹三个,分摊的抵扣数额加起来不能超过2000元。协议可以留存备查。


还有网友问,姐弟三个,大姐不需抵扣,二姐和弟弟需要抵扣,各抵1000元,这种情况填写共同赡养人信息的时候,要不要把不需抵扣的大姐的信息也填进去?市税务部门的答复是需要填,具体分摊的情况可以以协议的形式留存备查。


填报人要对信息真实性负责

填报的信息一定要真实,准确。作为纳税人,我们需要对自己提交的信息的真实性负责。


新个税法的实施条例和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都明确,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都要按规定保存与专项附加扣除相关的资料,以备税务机关事后抽查。这意味着,如果出现纳税人造假,“无中生有”提供虚报信息等严重情况的,有关部门将依法处理,纳入信用信息系统并实施联合惩戒。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