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商标注册 >

经济学是什么观后感(经济学中t是什么意思)

笔者看到襄阳日报社党办董涵写的关于《人人都爱经济学》的书评文章后,对这本书产生了兴趣,就找来读了一遍。看完书后,我觉得如果要给这本书另外起一个名字,可以叫做《通俗版经济学导论》。看完这本书后,本人受益颇多,对不少地方也产生了一些思考。本人之前对经济学几乎一窍不通,所以读后产生的一些感想,肯定是非常肤浅的,也很可能是错误的。不过,无知者无畏,笔者就从一个门外汉的角度,谈下对这本书的看法。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只谈谈对“剩余价值理论”以及“企业家利润”的看法。


按照政治课本中剩余价值理论,一个工人如果劳动六小时产生的劳动价值就够工人生活必需了,那么资本家就会强迫工人劳动八小时乃至更长时间,工人超出六小时之外的时间所产生的价值就叫“剩余价值”。这一种方法产生的“剩余价值”,叫“绝对剩余价值”。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工人六小时劳动时间不变,资本家可以使用机器和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劳动价值,增加的部分,也叫“剩余价值”,这叫“相对剩余价值”。资本家就是靠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来赚钱的。也就是说,资本家和工人之间形成了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意思。


而在《人人都爱经济学》的《厂商理论》一章中,则写道:“对生产有直接贡献的人有:工人、资本所有者(即资本家)、中土地所有者、企业家。企业的总收益被分成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工资,属于工人。第二部分属于出资的资本家所有。资本家得到的报酬是利息。第三部分t,属于土地的所有者获得,这一部分叫地租。第四部门是正常利润。正常利润是指:企业的总收益减去工资、地租、利息之后的余额。正常利润归企业家所有。”


该书指出,企业家能获得正常利润,是因为他投入了生产的重要要素,即企业家才能,也就是组织、管理和创新的智能。


对比政治课本中“剩余价值理论”的内容和《人人都爱经济学》中《厂商理论》的内容可以发现:两者的理论有一个重大分歧:前者认为,资本家和工人之间形成了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而后者则认为,无论是企业家,还是资本家,都没有剥削工人。


那么,到底资本家(以及企业家)有没有剥削工人呢?


从表面上看,《厂商理论》的内容更容易让人信服。因为“剩余价值理论”观后感,好像完全忽略了资本家、企业家等人的劳动。


“剩余价值理论”给人的感觉是,资本家和企业家天天在家里睡大觉,完全不劳动,只等着工人创造出财富后,去榨取工人的劳动果实。而大家都能感受到的现实情况是,企业家也要每天付出劳动,要对企业进行组织、管理、创新等。他们的劳动比起大多数工人来说,难度是更大的,需要经济学的智能是更高的。


还有一点就是,企业家是需要承担市场风险的,而工人相对来说,所要承担的风险要小得多。举例来说,如果一个企业一个月的总收益是10是什么0万元,支付工人工资、交房租、交贷款资金等共花去105万元,那么工人照样可观后感以拿工资经济学,企业家却需要倒贴5万元,尽管企业家这个月也付出了劳动。


那么,是不是企业家对工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存在剥削呢?我思考了一下之后认为,也不是,有时,企业家和工人之间是存在剥削的。


拿我前几天看到的一个新闻为例。一个少女在外面被几个流氓掳走并轮奸,然后又强迫少女卖淫。流氓把少女卖淫的钱拿走,只给少女很少的钱让她维持基本的生存。


在这个例子中,如果卖淫集团算一个企业的话,流氓就是企业家,少女就是工人。显然,流氓拿走了少女卖淫的绝大部分钱。流氓和少女之间是存在剥削关系的。


那么,为什么这个“企业”中,存在剥削关系呢?笔者认为,原因是,这里流氓和少女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流氓拥有权力,他可以强迫少女卖淫。少女没有选择的自由,她能通过卖淫获得多少利润,自己能从中获得多少“工资”,完全是流氓决定的。也就是说,一方拥有权力,另一方需要被迫服务,双方的关系是不平t等、不自由的,剥削就会产生。


中国古代,皇帝和官员对老百姓当然也存在剥削,原因就是双方的地位不平等。皇帝和官员可以要求老百姓做苦役,而完全不给老百姓工资,或者只给非常少的工资。


而在现代法治比较健全的国家,则不是这样。在这种国家,企业家、资本家和工人的地位是平等的。工人可以联合起来,通过工会和企业家谈工资,双方通过协商一致,确定工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工人的工资是自己付出的劳动所应有的价值的真实体现。企业家在这种情况下,当然还有可能获得高额利润,或者也可能亏本。但无论是获得高额利润,还是亏本,都是企业家才能所应该获得的报酬的真实体现。这种情况下, 企业家和工人之间不存在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


而在法治不健全的国家,尽管企业家和工人签订了劳动合同,约定了双方都能接受的工资;但是企业家却经常拖欠工人工资,或者以违法的方式扣罚工人工资等。这种情况下,企业家和工人之间就仍然存在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消除剥削的方法是营造平等、自由的社是什么会环境。完善的市场经济必须以法治社会为基中础。


市场有风险,也就是说市场很多时候是难以琢磨的,企业能不能盈利,有时就得靠运气。一个企业家不可能光凭运气来运作好企业,但是如果运气好,他确实更有可能获得高额利润。这也就是商人尤其喜欢求神拜佛的原因:试图给自己增加点好运气。


襄阳晚报出意思版部 郑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