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商标注册 >

工业设计大赛优秀作品家具(家具设计大赛)

“技”海拾贝——首届全国工业设计职业技能大赛系列报道



比赛现场,纪玉川正认真制作家具


投身鲁作家具源于热爱


本次大赛中,纪玉川抽到的赛题是餐边柜。“这大赛对所设计家具的功能性有较高要求。当时备赛我准备了几个方案,从正面造型上来说分别是梯形和六边形等,梯形设计寓意‘五岳之稳工业设计’,六边形设计则寓意了‘吉祥蝴蝶’。”纪玉川对记者说,“在拿到餐边柜这个赛题后,我觉得‘吉祥蝴蝶’是与之非常契合的,它因箱体展开后如蝴蝶翅膀般优美而得名。蝴蝶本身就有美好、富贵的寓意,结合富有层次感的木皮设计与对称线条,摆在餐厅对房间整体氛围都有一个提升。”


纪玉川始终追求家具的设计感,选择做“吉祥蝴蝶”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其造型新颖。“在赛后,我看到有近九成的作品都是方方正正的。”纪玉川谈道,“我想在实用的基础上,给使用者更完美的体验。”



家具作品《吉祥蝴蝶》


在相同制作时间内,新颖的造型意味着更高的设计和制作难度。“吉祥蝴蝶”以鲁作工艺为基础,脚架采用传统贯通榫和现代多米诺榫相结合的工艺。


“鲁作家具是明式家具的一个分支,但明清家具多以苏作、京作著称于世,鲁作家具由于种种原因,发展相对迟缓。其实鲁作家具融各家所长,形成了‘形制上高古淳朴、沉稳大气,工艺上严谨扎实’的美学特色。”纪玉川言语间透露出对鲁作家具文化的爱,“这次的作品‘吉祥蝴蝶’是鲁作家具文化与时代的完美融合。对我来说,大赛让我有机会亲手给鲁作家具‘插上翅膀’。”


事实上,纪玉川和鲁作家具早已结下不解之缘。


2005年前后,纪玉川带着对鲁作家具的满腔热情走出大学校园,进入企业锻炼,一边上班一边学习,不断积累家具制作经验。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知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正在招聘有企业工作经验的从业者,在通过层层考核后,他抱着培养更多有鲁作情怀的高技能人才的梦想,投身于教师岗位,在课堂上除了向学生传授家具制作技艺,还注重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家具文化的兴趣,一干就是15年。


12小时背后的600小时


“家具赛项很少有设置职工组的,因此去年九月收到参赛通知的时候我挺激动的,”纪玉川对记者说,“我大赛培养的家具制作方向的学生作为国家队选手参加过两次世界技能大赛,但我几次都是以指导教师的身份参加,一直没有机会作为选手参与赛事,因为世赛是有严格年龄限制的,选手不能超过22周岁。因此我一直在找这样一次机会。”


拿到大赛要求后,纪玉川得知家具制作时间必须严格限制在12小时以内,这让他激动之余又有些紧张。


12小时内制作完成,对于所有参赛选手来说都是一个考验。“你要知道并准确把握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每一个节点所花费的时间。如果中途任意一步出现错误,都会影响制作进度。小则影响作品质量,大到出现完不成作品的情况。”纪玉川谈道。


那么如此紧张的制作时间,纪玉川是如何做到步步为营、稳中求胜的呢?


纪玉川认为,本次获奖离不开他的学生吕皓。“这是我和吕皓无间配合的成果,”纪玉川说,“在备赛期间我们共同设计方案,因为我是老师,经验相对更多一些,因此设计方案时我会给他很多指导意见。而比赛较为紧张的时间限制要求我们每个方家具案都要打样制作,在实际测试方面吕皓出力更多,因为实际上他比我时间更充裕,练习次数也就更多。”


他们把一个家具的制作流程拆成多个环节,再细分到每个工序的具体节点,掐着秒表计算时间,把精度精确到分秒。这样一遍遍打样、试验,哪道工艺选得不合适就改哪道,哪里工序还能简化就再简化。“光是这个作品脚架上的一个榫结构,从它的大小到形状我们就修改了不下四次。”纪玉川回忆道,“每次试验的过程都是按比赛过程来的,因此一次完整的试验就需要近12小时的高强度工作。”


家具制作并非易事,大赛实际上也考验了选手是否拥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几百小时的反复打样、修改,体现的是选手拼搏到底的态度,这是普通家具设计从业者与工匠之间的区别。


如前面所说,纪玉川的本职工作是一位老师,那么他是如何挤出这些时间的?有没有影响正常教学呢?


“我备赛的时间基本是每天中午的午休和下班后。”聊起备赛过程时,纪玉川谈道,“首先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不能因为要参赛就耽误了日常工作。” 为了不耽误工作,纪玉川最大程家具度利用起自己课余时间,一到午休就往实训室跑。每天五点下班,他和吕皓通常要奋战到夜里两点,周末也不闲着,平均一天能挤出十多个小时来备赛,这一干就是两个多月。


“备赛这段时间,学校给我们提供了宿舍,我跟吕皓同吃同住,有的时候实在困得不行了,我们搭几块板子,在实训室里打地铺。”纪玉川说,“一块板子白天是材料,晚上就是临时床。”


除了学校的支持与吕皓的配合,家人的支持与理解更是纪玉川一路走来的动力。纪玉川的孩子还在上小学,日常家具设计起居、课业辅导都需要大人照顾,而纪玉川的父母远在老家,这副重担便落在了妻子一个人肩上。


“这次我能参工业设计加比赛并有机会获奖,少不了爱人对我的支持,这两个月我很少回家,偶尔回家到家也是凌晨了。”纪玉川对记者说,“备赛期间孩子生病了,妻子怕影响我的优秀作品心态,没敢告诉我,自己一个人撑住了整个家。她为了我能参加这次比赛付出了太多。”


家具行业需要高技能人才注入活力


对于参赛选手来说,比赛已经落下帷幕,但对于一名教育工作者而言,培养更多大国工匠的任务才刚刚开始。


作为一名教师,纪玉川一直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传播推广鲁作家具文化。“我希望通过大赛让世界看到,中国家具匠人在与时俱进,把代代薪火相传的手艺融合时代特色进行创新。本次大赛是助力传统非遗文化融入人们现代生活的又一个绝佳契机。”


显然,传统鲁作家具想要融入现代生活,定制化升级是必经之路。“家具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是高端定制,目前我国不同地区定制化发展程度不一,普遍来说南方发展速度会较快一些。”纪玉川谈道,“目前家具定制基本处于被板材家具行业垄断的情况。”


目前,我国家具市场发展已经呈现定制化、个性化雏形。“一个设计样式,只改变尺寸大小,那也算定制,但我提到的高端定制,是要求设计师能根据家居环境,房间细节结合主人喜好做到个性化设计,这就需要大量的优秀设计师为市场注入活力,对高技能人才培养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纪玉川对记者说。


纪玉川在本次大赛家具赛项中荣获职工组二等奖,既是对学院以世界技能大赛为引领、卓越技师培养为载体的德技双优“齐鲁工匠”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情况的验收,也是学院推动三教改革落地落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论证。

优秀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