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商标注册 >

南通税收筹划公司(税收筹划做得比较好的公司)

【新阶段新理念新征程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南通博物苑创办于1905年,是我国第一座公共博物馆。资料图片


张謇的精神品格受到青少年景仰。资料图片


在南通博物苑的特展展厅里,陈列着一幅《南通县学校地点图》。在张謇的带动下,南通的开明士绅纷纷投身近代教育事业,至1926年全县已有初等小学329所,高等小学21所。


张謇在南通建立起涵盖启蒙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完备教育体系。南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姜朝晖介绍,张謇的办学思想是“学必期以用,用必适以地”。江苏是实业大省,南通实体经济发达,2018年起,南通大学成立张謇学院,每届挑选50名学生,采取特殊的组班方式、单独的授课体系比较力求培养“祁通中西、力求精进”的“新工科”人才。


2020年年底,南通比较组建张謇企业家学院,进一步放大张謇作为爱国企业家典范的示范作用,常态化开展企业家教育培训工作,着力培养更多与祖国同心、与时代同行的“张謇式”企业家群体,努力把学院打造成为新时代企业家队伍建设教育培训基地、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张謇企业家精神研究中心。


2021年1月6日,张謇企业家学院正式揭牌,以“现场教学”和“案例教学”为特色,已举办培训班3期,累计培训企业家460名。


从历史深处汲取精神力量


南通市濠河畔,一座历经百年沧桑的历史建筑正在焕发新的生命力。“去冬到今春,我们的游客接待量猛增,达日均3000多人次,成为南通最热门的旅游景点。”南通博物苑苑长杜嘉乐说。


张謇于1905年创办南通博物苑,这是我国第一座公共博物馆。他创新地把传统园林与西方博物馆功能结合起来,形成了博物馆的完整理念,成为启迪民智、唤起爱国心、作为学校教育有益补充的教育场所。做得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通博物苑的重要讲话精神,让我们对张謇的研究更趋深入和细致。”杜嘉乐说,南通博物苑将致力于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公司对张謇的评价、张謇企业家精神的时代意义,以张謇事迹为主线,紧锣密鼓制作了主题展。


2020年12月31日,《爱国企业家的典范、民族企业家的楷模、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张謇》特展向公众开放。通过80余件实物、130多幅历史图片,全面展示张謇企业家精神。


张謇自号“啬庵”,“啬”字取自道德经里的“治人、事天,莫若啬”,有节俭之义。张謇用60岁生日的礼金和准备招待客人的资金办了一个养老院,可接纳120位60岁以上的孤寡老人。张謇认为,“一己之享,何如众人之安;一日之费,何如百年之惠。”


节俭的作风,直至张謇长眠于税收筹划南通南郊的一片苍松翠柏间。这座陵园叫啬园,进得门来,一千余米的石步道通往陵区,远远地就能望见他的铜身塑像,身着大衣,手拿书卷,目光深邃地向南眺望。啬园景区副主管张露介绍,张謇墓中的陪葬品,只有一顶礼帽、一副眼镜、一把折扇,还有一对铜盒里装着的一粒南通牙齿和一束胎发。


2020年11月中旬,啬园举办了第一期爱国主义教育暨謇言謇行研学活动。南通市平潮小学六(3)班学生何钱琛在研学报告中写道:“啬园研学一日游,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收获,也有更多的思考。景贤门上‘薪传’二字熠熠生辉,今天的我们,该怎样继承张謇的精神,为家乡、为祖国作出贡献呢?”


如何将做得张謇企业家精神在更大范围传播弘扬?杜嘉乐介绍,按照张謇的家风家训、爱国主义情怀、履行社会责任等不同内容,针对不同对象,南通博物苑正在筹划开展各类社会教育活动。同时,博物苑积极配合江苏省和南通市开展企业家培训,运用现场教研和课堂教学的方式,向企业家讲述张謇的社会责任,增强企业家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另外,运用大量馆藏文物资源,南通博物苑正在设计与展览密切相关的文创产品,通过转化,让它们成为展览的有益补充。“文创展示区作为博物馆公司的最后一个展厅,实现文物带回家,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所指示的‘让文物活起来’的要求。”杜嘉乐说。


在江海大地绘出梦想画卷


在国家危亡南通之际,张謇创办实业,一只眼睛紧盯民生,希望普通中国人摆脱困苦,一只眼睛盯着世界,要为中国争一席之地。他给南通留下了50多家企业、400多所学校和场馆组成的教育文化体系、一套完整的水利以及交通等市政基础设施。


张謇身上的爱国主义力量和诚好的信品格,如涓涓细流,在南通汇聚成海。


以“莫文隋”为代表的善行义举在南通蔚然成风。南通大学退休教师、原南通工学院副院长汤淳渊,是20世纪90年代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典型“莫文隋”的主要原型。他以“莫文隋”(谐音“莫问谁”)为名,每月资助原南通工学院贫困生石洪英,直至她完成大学学业。


受“莫文隋”现象的影响,南通掀起争相学习、效仿“莫文隋”的热潮,“莫文隋”精神已成为南通精神文明的闪亮名片。南通江海志愿者由最初的34人发展到120多万人,全市登记在册的志愿服务组织近5000个。


南通是民营经济大市,民营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70%、占税收80%、占就业90%。新时代弘扬企业家精神,需要在全社会特别是企业界涵养相应文化氛围,培厚文化土壤。从2016年起,江苏南通把张謇创办南通大生纱厂的正式投产日——5月23日确定为“南通企业家日”,评选出“张謇杯”杰出企业家并进行隆重表彰,营造尊重、理解、支持企业家发展成长的浓厚氛围。


类似活动以及制度安排,不仅为好的激发和弘扬企业家精神提供了支撑,鼓励更多企业家向以张謇为代表税收筹划的优秀企业家学习,同时也激励更多年轻人以更大热情投入创新创业,争当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引领者。


企业家们对张謇企业家精神的理解越来越深入。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综艺集团董事长昝圣达是从南通起步发展的企业家,今年年初,他参加了全省民营企业家学习弘扬张謇精神高级研修班。“张謇在实业救国、实干兴邦实践中展现出的爱国情怀、开放胸襟、诚信品格、民本意识,在新时代尤其值得民营经济界人士特别是民营企业家弘扬。”昝圣达表示。


张謇企业家精神在江海大地激发出干事创业的热情。“思想通了,发展才不再难通。”南通市交通运输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曹晓见说。经过多年接续奋斗,南通打通了多条过江通道,上海第三机场等重大基建项目蓄势待发,南通以上海“北大门”的姿态拥抱长三角。


如今南通已成为世界三大家纺生产基地和专业市场之一。江海交汇处,新出海口正在加快建设,南通正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点。张謇在那个时代未能完成的“新新世界”心愿,正在新时代梦想成真。


《光明日报》( 2021年03月25日07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